正大气象 时代书风

来源:中国军网作者:郑小成、钟海燕、周 辰责任编辑:乔楠楠
2018-09-14 10:22

——反响——

为期26天的展览,观众累计超过25000多人次,《人民日报》《解放军报》新华社《中国文化报》《中国艺术报》《中国美术报》《中国书画报》中国新闻社《美术报》《中国书法》中央电视台军事频道、书画频道、国学频道等媒体均进行了新闻报道,综合中国军网、人民网、新华网、搜狐网、雅昌艺术网等80多个网站的发布、转载、链接,阅读量近60多万人次。四川、甘肃、云南、广东、内蒙等边远地区的书法家和书法爱好者都纷纷电话询问展览情况。目前,已经拟定赴河北省石家庄市美术馆、山东省济南市美术馆进行巡展。

军事频道《军旅文化大视野》栏目,邀请全过程参与这个展览的刘洪彪、胡抗美、刘恒、李刚田、朱培尔、卢中南、龙开胜、张继等老师,进行了“鉴古开今——军旅书法家作品展览”访谈录,在45分钟的节目里,专家学者们不仅从书法本体上进行了学术对话,还从传承、国学、审美、策展、书风、以文化人服务强军等多视角进行了解析。特别是通过电视访谈形式对展览全程回顾、扫描、总结,节目从9月2日至15日,在中央电视台七频道不同时段进行了11次重播,使这个展览又一次得到辐射性的宣传扩散。中央电视台书画频道专门录制了《书道犹兵8人谈》,邀请申万胜、张坤山、杨明臣、王学岭等8位老师,结合展览的4个篇章和127幅作品承上启下、前后开合的展开论述,在展览结束1个月后又在电视频道上6次播出,很好地强化了这个展览的社会效应。

展览间,驻京的陆军、海军、空军、火箭军和武警等单位,利用党团活动和节假日组织部队官兵前来观看,海军某研究所官兵观看后反映,这个展览内容形式结合得非常好,习主席引用的名言警句经这样书法艺术的创作再现,读来又有一番特别的触动,让人思浩荡、神飞扬。北京有90多个干休所闻讯纷纷组织老干部前来观看,著名电影艺术家陶玉玲观看后激动不已,不仅和观众在作品前合影留念,还对新闻媒体发表观看感受。海淀区民政局、朝阳区民政局专门派人到81美术馆取走请柬,下发所属63个军转干休所,把观看展览作为“两学一做”教育的重要内容。北京大学附属中学的学生于月亭和殷大正观展中在卢中南楷书作品前反复观摩,离走时他们跟工作人员说:“卢老师的作品书体极具军人气魄,前一阵在电视里看到他专门在说这个展览,很想见到他。” 北京军区善后办某干休所专门组织老干部前来观看,带队的干休所王庆山所长说:“老干部们知道北京海淀区这边新落成的解放军美术馆有‘鉴古开今—军旅书法家作品展览’,都热烈要求前来观看。他们一进来就激动,看了后都说这样的展览组织得好,这样的内容、这样的文化军队需要、社会需要!”河北省张家口市某学校组织夏令营,把到北京观看“鉴古开今”展览作为一个专程内容,同学们认认真真观看、认认真真笔记,唯恐漏掉一幅作品,遇有看不明白的,他们还请美术馆工作人员给他们讲解。空军指挥学院组织各个系的学员前来观看,把看展览作为学院传统教育内容,院务部姚丛学部长说:“空军指挥员不仅要用现代科技武装头脑,更需增强文化修养,不战而屈人之兵就是传统文化给带来的巨大智慧呈现。”该学院公勤队即将退伍的刘成山观看展览后说:“月底我就要退役,但军人的情怀将永远铭刻我一生,正如展览里一幅作品所书的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那样,我要永葆军人本色,成就自己一番事业。”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