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3位抢险英雄:生命之帆,朝着海风的方向

来源:中国军网综合 作者:魏兵 陈国全 王维伟 发布:2018-09-25 04:09:20

幻灯片 手机看 分享到

10时01分46秒:一排巨浪掀过来,长长的码头瞬间消失,镜头里一片茫茫水雾…… 10时37分01秒:镜头里出现12个身影,迎着暴风雨冲向码头。此时一个巨浪撞在码头上,数十米高的浪花冲天而起,大海咆哮的声音似乎隔着屏幕都能听到…… 这惊心动魄的一幕幕,来自8月20日台风“温比亚”袭击中船重工第七六○研究所作业码头时的监控视频录像。台风中,停泊在码头的国家某重点试验平台在巨浪袭击下出现险情。危急时刻,副所长黄群等12名同志冲向码头抢险。狂风怒号,巨浪排空,先后有6名同志被卷入海中。副所长黄群、试验平台负责人宋月才、机电负责人姜开斌不幸罹难,壮烈捐躯。是什么让他们不顾生命危险,勇敢地冲向惊涛骇浪?他们不是天生的英雄,却是真正的勇士。他们生命的帆,早已朝着海风的方向。

请关注今日《解放军报》的报道——

生命之帆,朝着海风的方向

——追记中船重工第七六○研究所壮烈牺牲的三位勇士黄群、宋月才、姜开斌

■解放军报记者 魏兵 陈国全 通讯员 王维伟

狂风,暴雨,巨浪。

10时01分46秒:一排巨浪掀过来,长长的码头瞬间消失,镜头里一片茫茫水雾……

10时37分01秒:镜头里出现12个身影,迎着暴风雨冲向码头。此时一个巨浪撞在码头上,数十米高的浪花冲天而起,大海咆哮的声音似乎隔着屏幕都能听到……

这惊心动魄的一幕幕,来自8月20日台风“温比亚”袭击中船重工第七六○研究所作业码头时的监控视频录像。

台风中,停泊在码头的国家某重点试验平台在巨浪袭击下出现险情。危急时刻,副所长黄群等12名同志冲向码头抢险。

狂风怒号,巨浪排空,先后有6名同志被卷入海中。副所长黄群、试验平台负责人宋月才、机电负责人姜开斌不幸罹难,壮烈捐躯。

是什么让他们不顾生命危险,勇敢地冲向惊涛骇浪?

他们不是天生的英雄,却是真正的勇士。

他们生命的帆,早已朝着海风的方向。

头一个冲进狂风巨浪的黄群,其实连游泳都不会

推开七六○研究所9号楼519室的房门,坐在黄群的办公桌前,就能看到试验码头。桌上的电脑键盘压着一张旧便签,上面写着两行隽秀小字:“天地生人,一人应有一人之业。人生在世,生一日当尽一日之勤。”

海,就是黄群一生的事业。

1989年,黄群毕业分配到位于家乡武汉的中船重工第七一九研究所。

当时,黄群所在的科室,十几名设计人员挤在一间狭小的办公室。他就利用休息时间,把图纸挂在墙上,趴在墙上修改。“一站就是几个小时,当时大家就觉得这个小伙子,心里有片大海。”所里一位老专家感叹说。

干军工,最怕的不是清苦,而是清闲。那些年,所里没有太多科研任务,船舶工程专业的很多学生出了国,或者离开了这个专业领域。和黄群一起分到这里的15名大学生,先后走了一大半。

黄群留了下来,拿着微薄的工资,默默坚守。遥望沧海的日子里,他伴着母亲、娶了妻子、有了孩子,给自己的儿子取名叫海智。

2017年4月,黄群服从组织安排,告别母亲、妻儿和熟悉的工作环境,来到位于大连的七六○研究所工作。临行前,他在给儿子的一封信中写道:“我想人生就是用不断的挑战证明自己的能力,在挑战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学船舶、干船舶,谁没有海洋强国梦?”他的校友、中船重工首席专家张锦岚动情地说。

从长江之滨,到渤海之畔,黄群来到一抬头就能看到大海的地方。

在这间办公室的480多天,黄群用掉了5个笔记本。七六○研究所工作人员关浩然回忆说,黄副所长加班是常态,晚上经常能看到他的办公室亮着灯。全所列出的任务清单,黄群负责的就有300多项,“开会向他汇报进度,哪怕只有一点没说清,他都能马上纠正,这些任务项目都在他脑子里”。

在这间办公室的最后一天,黄群一宿没合眼。

台风“温比亚”来袭,气象台发布了橙色预警。“从19日晚上开始,他要求保障人员每半小时汇报一次情况,自己还定时登上码头检查。”工作人员曲玲回忆说,到了20日早晨,黄群差不多每隔几分钟就询问一次。

黄群心里比谁都清楚,试验码头上的国家某重点试验平台,是用于科研试验的专用海上试验装备,对提升我国船舶多项核心关键技术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8月20日,就是在这里,他看到了高高的涌浪拍打着码头。也是在这里,连游泳都不会的他带领11名战友,毫不犹豫地冲向风暴的中心,但再也没有回来。

1 2 3 4 5

责任编辑:岳修宇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
数据加载失败,请确保在www.81.cn域名使用侧边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