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绘满“军运绿”

来源:新华社作者:乐文婉 李劲峰 廖君责任编辑:于雅倩
2019-10-24 17:02

江城绘满“军运绿”

新华社记者乐文婉 李劲峰 廖君

绿,是参加军运会不少参赛国飒爽军装的颜色,也是坐落于山水之间场馆的底色;绿,呈现在全民健身的勃勃生机里,更体现在赛事设施可持续利用的发展理念中。

金秋十月,江城武汉因军运会的召开增添了浓浓的“绿意”。

湖光潋滟,日和风清。抱湖环翠的东湖绿道化身军运会自行车赛道上,来自27个国家的147名军人运动员在如画风景中奋力蹬车,一路驰骋。

东湖绿道是中国首条城区内5A级旅游景区绿道,全长约102公里,平均路宽达到6到8米,沿绿道可欣赏到岛、堤、田、湾等不同自然风貌。穿行在湖光山色间,不时有沁人心脾的花香飘来。

“东湖绿道不愧是最美赛道,路面整洁干净,自然风景宜人。”女子个人计时赛铜牌获得者梁洪玉说,“空气也很好。走在路上都有花香,是桂花的香味。”

建设这条绿色“项链”的初衷,是在中心城区为市民开辟亲近自然、享受自然的场所。据统计,东湖绿道现在平均日客流量超过6万人次,其中来锻炼运动的约1.8万人次。

如同东湖绿道一样,绿色也是军运会各大场馆的靓丽“底色”。本届军运会的35个场馆遍布在各大高校或武汉三镇不同的居民生活区内,其中,维修改造场馆17个,新建场馆13处,临时设施5个。

围绕各大场馆,武汉市共新增绿化面积348公顷,让各大场馆坐落在花丛树荫中,让参赛运动员与现场观众畅享绿的生机,感受军运活力。

容纳各国运动员与教练员生活的军运村,“绿色”“环保”体现在各个角落。站在军运村公寓内,推窗见绿,黄家湖秀丽风光尽收眼底,美不胜收。地面铺装透水砖,路边设置生物滞留带,绿地景观内布置了“雨水花园”。

中建三局军运村项目经理章威说,军运村建设中突出海绵城市理念,建成完整生态水循环系统——雨量小时,下渗储存、收集回用;雨量大时,通过地下渗管排入城市雨洪系统,确保不淹水不内涝。

在赛时运营与赛后利用中,绿色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理念也一以贯之。筹备过程中,租用活动板房当办公场所,赛会结束就搬到其他工地继续利用;充分利用现有资源,能租不买,能借不租,比如军运村新闻中心的媒体服务区,所有桌椅、储物柜、充电设备都是租来的,赛后归还,减少浪费。

这些场馆在赛后也将充分应用于全民健身、科研教学。外形酷似一艘航空母舰的军运会主媒体中心,比赛期间是“记者之家”,军运会结束后将改造成一座集室内滑冰场、击剑馆和射箭馆于一体的现代化健身休闲场所,弥补武汉市冰上运动体育场馆设施不足的短板。

武汉军运会执委会副秘书长王沈顺介绍,军运会前期规划中充分考虑了场馆设施资源在各区的均衡布局,满足全民健身的需求,这为场馆的赛后综合利用奠定了基础。

“‘绿色军运’办赛理念的提出,表明中方把生态环境保护放在更加突出位置,我们对此高度赞赏。”国际军事体育理事会主席赫尔维·皮奇里洛如此评价。

“军运绿”也为江城的全民健身注入了无穷生机与活力。以军运会为契机,武汉市在今年下半年举行了史上规模最大的武汉全民健身运动会。这项群众家门口的“运动会”,共设有24个比赛项目,既有篮球、羽毛球等传统运动,又包含轮滑、平衡车等新潮项目。

在前期运动会设置项目意见征集中,11.2万名市民积极参与投票,充分体现出全民参与、运动健身的热情。据估算,持续至年底的这项运动会,市区两级赛事活动直接参赛人数将超过10万人次,辐射人群将超过100万,均创历届武汉全民健身运动会之最。

“军运带给武汉激情,绿色激发江城活力。”武汉市体育局副局长颜璠说,目前,武汉市体育健身场地已达2.2万个,形成了群众身边的“15分钟健身圈”。军运会的举办,必将进一步激活全民健身的热情,让武汉这座城市更加活力四射。

(新华社武汉10月24日电)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