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疫”120小时

来源:中国军网综合作者:高立英 于方洲责任编辑:杨晓霖
2020-02-04 07:01

1月28日 武汉

今天的辛苦,值

●医疗队队员 谢韬

在战友们进病房工作两天后,我终于上岗了。

搬运物资、转场、防护培训、熟悉环境、准备病房……深夜到达武汉后,我们医疗队在一天半的时间内完成了这所有的工作。

也许是因为水土不服,也许是因为太过劳累,到达武汉的第二天我开始出现轻微腹泻和头痛。出于职业敏感,我默默把自己和战友们隔离开来。

毛青教授安慰我说:“吃点药好好休息两天,保证你生龙活虎!”

在现今状态下的武汉,在住满患者的病区,休息两天显得那么奢侈!看着战友们一天要轮3个班次,我焦急万分又忐忑不安。

我多想能够早点投入战场,为战友们分担一点,哪怕是一点点。休息这两天来,我不止一次向队领导请示:“如果我的情况不需要隔离观察,就让我上岗吧!”

终于,在专家会诊确认是水土不服后,我在今天正式上岗了!穿上隔离服,走进“红区”的那一刻,几个患者在走廊把目光投向我。不知怎的,我前两天积蓄的雄心壮志,稍稍变得有点底气不足。

“医生,什么时候开饭?”

“医生,给我换个口罩。”

“医生,让我出去拿一下充电器。”

“医生,怎么不给我输点液体治疗啊!”

……

凭着多年在病房和患者沟通的经验,再加上这两天自我隔离的感同身受,我和战友们逐一安慰病人——

“饭要晚点吃,一会儿先给大家发口服药。这个药可以保护大家的胃,要饭前吃才见效。”

“吃完饭,我们会整理收拾垃圾,然后会统一给大家换新的口罩。”

“您的充电器不算急事儿。等我们得空了再处理可以不?您出去,那肯定不行。”

“大爷,您只要好好休息,注意不要摔倒,再保持舒畅的心情,很快就能康复了,不用做其它治疗。您要相信我们解放军啊,是不?”

……

在这场疫情阻击战中,安抚患者们的情绪,做好心理护理,也是我们工作的重点。

长时间穿着防护服高强度工作,我和战友们时常出现头晕、恶心的症状。但我知道,我们多坚持1分钟,就能让后面接班的战友多休息宝贵的1分钟。

“谢谢,你们辛苦啦!”患者口中说出的这7个字,是对我们最大的认可。

脱下防护服,看着镜中的自己,尽管头发全湿,脸上和鼻梁上留着红红的压痕,也要给自己一个微笑:今天的辛苦,值!

1月29日 武汉

这个口罩,是给你的生日礼物

●医疗队队员 李琦

一早,我就赶往病区,与专家们一起参加患者查房会诊。

在病区,64岁的老邓是患者中情绪最不稳定的一个。对病情的恐惧,使得他十分不安。

“听说老年人被病毒感染了很危险,我会不会死?”前几天,每次我查房时,老邓说到激动处,通红的双眼噙满泪水。

为了让患者能够积极配合治疗,他们越是着急,我们越要心平气和。要知道,好的心态也是帮助治疗的重要因素。所以,我们所有医生护士对待患者都像对待自己的亲友一样,一遍遍耐心细致地给他们讲解病情,慢慢安抚他们的心情,帮他们逐渐建立信心。

今天,老邓突然对我说:“你是解放军,我相信你,我听你的!”

我很欣慰!

从病区脱下隔离服出来,已接近中午。回想第一批患者入住病区那天,我们第一时间进入污染区,逐一查房,一干就是5个小时。出来的时候,55岁的我确实筋疲力尽,真是太累了!

但一想到,我掌握到一手资料以后,就可以分享给后面值班的同事,他们就可以尽快掌握情况,方便开展工作,这点累也就不算啥了。

走出污染区,已是中午。一名同事递给我一个新口罩,说了一句:“李教授,生日快乐。这个口罩,是给你的生日礼物!”

在战“疫”中度过的这个生日,我永远难忘。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