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网大排查下的武汉社区:重压到极致后的转机

来源:现代快报作者:顾炜 顾闻 侯天卉责任编辑:宋丽丽
2020-02-18 14:40

坐下沙发的那一刻,疲惫到极点的何忠一下子瘫了下来。他已经近十个晚上没有回家睡觉,因为密切接触社区患者," 只能睡在社区。"

58 岁的何忠是武汉市江岸区永清街仁义社区党总支书记,自武汉疫情狙击战打响来,他和 17 名同事,为了完成应收尽收、排查清零工作,24 小时连轴转,对社区 2524 户居民、5080 人的体温进行监测跟踪。

仁义社区所做的工作正是在落实武汉市提出 " 五个百分之百 " 目标:确诊患者百分之百应收尽收、疑似患者百分之百核酸检测、发热病人百分之百进行检测、密切接触者百分之百隔离、小区村庄百分之百实行 24 小时封闭管理。

为了落实四类人群的应收尽收、应治尽治,2 月 17 日起,武汉全市开展了为期 3 天的集中拉网式大排查,希望在 2 月 20 日完成 " 五个百分之百 " 工作目标。

" 终于有了转机 "

最近,何忠的心终于稳了。2 月 13 日,社区一位疑似患者确诊为新冠肺炎。他上报街道后,患者第二日就被安排进了武汉市第六医院。

" 这样的节奏已经持续了数日,居民上报症状后,第二日便能够依据病情得到收治。" 何忠告诉现代快报记者,1 月 20 日,钟南山明确新冠肺炎人传人后,武汉全城的疫情阻击战正式拉响,社区是这场战争防控端的最末梢,他和社区同事经历了疫情发展的全过程。

在一月下旬、二月初的一段时间,何忠的社区工作开展得并不顺利," 当时真的是一床难求,患者找我们,我们只能登记上报街道,但是上报迟迟等不来床位,居民就把气撒在我们头上。" 何忠说。

何忠同事李娟娟在接受现代快报记者采访时,委屈地哭了," 当时很多人不理解我们,说我们不作为、逃避责任。"

何忠说,这一转机出现在 2 月 2 日以后,最初有了集中隔离点,部分患者可以离开家隔离,其次是 2 月 6 日后,方舱医院逐步开始运转,释放了越来越多床位,更多轻症患者可以送到方舱医院,集中收治。

"2 月 6 日往后,我们的压力逐渐小了,前期积压的确诊患者、疑似患者统计上报给街道后,他们陆续得到了床位。" 何忠说,社区居民就不再恐慌了,尤其是轻症患者,他们知道有方舱可以去,有药治疗,心就安定了。

" 社区居民对我们态度也开始缓和了,知道我们在解决问题,在帮助他们。" 李娟娟说。

应收尽收、不漏一人的 " 四集中 "

何忠所说的转折点,与武汉市 2 月初出台的一项政策密切相关:武汉市新冠肺炎防控指挥部要求各区,从 2 月 2 日起,对涉及新冠肺炎的 " 四类人 " 采取集中收治、隔离措施。

所谓 " 四集中 " 是指:对确诊患者无条件集中收治,尽快安排床位;对疑似患者集中隔离,征用一批民营医院,配备必要生活、消毒、医疗设施,最快时间安排检测;对发热患者集中隔离观察;对密切接触者集中隔离。

" 四集中 " 是对前期居家隔离的纠偏,是从根本上控制住感染源的关键举措。现代快报记者 2 月 3 日在武汉一大型社区摸排时了解到,当时大量患者都未能收治,居家隔离患者占到总比例的绝大部分。

对此,中央赴湖北指导组指导督导湖北省、武汉市刻不容缓依法采取果断措施,要不折不扣落实 " 四类人员 " 分类集中管理措施,真正做到应收尽收、不漏一人。

江岸区大智街道党工委书记郭磊对现代快报记者表示," 应收尽收、不漏一人 " 要求提出后,患者集中收治工作得到极速推进," 最直观的感受,就是我管辖社区患者得到了迅速收治,过去郁结的问题得到了解决。"

为了推进落实 " 四集中 ",武汉 " 铆足劲拼命干 ":征用酒店、民营医院、党校、大学宿舍等场所建设隔离点,收治疑似患者和密接者;征用运动场馆,建设方舱医院;以及火神山医院、雷神山医院相继完工与使用。

" 方舱医院建设速度太快了,2 月 3 日晚,市里宣布在江汉区、武昌区、东西湖区建设方舱医院,2 月 5 日夜里 11 点武昌方舱就投入使用了,800 个床位等待患者。" 大智街道铭新社区书记叶德添告诉现代快报记者,正是方舱医院的迅速投入,让他所在社区的轻症确诊患者得到了迅速集中收治。

社区防控的三大工作

在这场防疫战中,有两道防线是阻击疫情的关键:一道是奋战在医院里的医护工作者,他们救死扶伤。另一道是社区工作者、公安民警,他们防控病毒更大范围传播,对于疫情走势来说,后者尤为关键。

" 我的工资 3300 元,社区网格员 2400 元,像我们这样现在还坚守在社区岗位的,都不是为了钱。" 叶德添说,低工资、高风险,很多社区工作者都直接辞职了,现在能够坚守在社区岗位的,都是坚持自己的初心,应该被尊重。

随着医疗资源的逐步释放,社区防控工作也逐步清晰起来,叶德添的铭新社区主要做了三件事。

一是对社区居民体温的监测、排查,通过社区两委成员、网格员、街道干部、市局机关下沉公务员、志愿者等人员力量,全面掌握社区居民发热、肺部感染情况,对社区进行四类人进行 " 清零 "。

刚开始,体温监测工作做得很粗糙、被动,社区和街道只掌握主动找社区上报、医院反馈来的患者信息,进入二月份后,社区逐步通过居民主动申报、上门问询等方式,建立全面监测居民体温的体系,每日摸排。

" 有新增发热病人,先送到隔离点收治,然后我们就申报做核酸检测,确定是否是阳性,确诊病人我们按照重症、轻症标准,送到医院或者方舱。" 叶德添说。

二是对小区进行封闭管理,即把小区所有出口封掉,留一个出口,安排工作人员值守,进入小区测量体温,出入登记,一家三天只允许一人出门购物,早上八点半值守到晚八点半,有工作需要居民,需要单位盖章后才可每天出门。

小区封闭后,患者去医院由街道安排车辆接送。" 每个社区有 4 台的士或者支援滴滴车辆,接送普通病人,如果疑似病例、确诊病例,由三辆专门车辆接送。" 郭磊告诉现代快报记者。

三是帮扶和慰问困难居民。下沉机关干部、社区工作者,对社区困难居民进行帮扶,如无行动能力老人、残疾人,家里没有菜米油盐,由社区提供代购服务。

此外,社区还专门成立消杀组,每日对社区楼栋使用消毒液进行消杀。

" 上面是社区要做的核心工作,对于街道来说,就是送病人,保证四类人的清零,重症的全部向上级反映,得到床位计划,一个不漏送到医院送上病床,轻症病人也要报计划,送到方舱。" 郭磊说。

过去送患者要争名额,现在特别是确诊、临床诊断、疑似的重症病例,社区争取做到应收尽收。" 我每天报的名额都会给我床位,这个我很开心。" 郭磊表示。

但现在床位依然是武汉应对疫情的短板,据了解,武汉计划在 2 月 20 日完成十万张床位储备,其中定点医院床位 1.4 万张,轻症治疗点床位 3 万张,集中隔离点床位 5.6 万张。

现代快报 +/ZAKER 南京 特派记者 熊平平 / 文 顾炜 顾闻 侯天卉 / 摄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