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叫李丹妮,是陆军军医大学新桥医院骨科监护室护士,地地道道的湖北女孩。我的爱人张荷连,此时此刻正在武汉泰康同济医院里,穿着防护服,穿梭在患者身边。
“疫情爆发,我们都想去湖北”——
新婚燕尔,我们原本打算春节回湖北老家过年,带他见见我的亲戚朋友,吃遍各种小吃。新冠肺炎疫情席卷而来,我们的计划被打乱了。老家的父母亲戚担忧不已,坚决不允许我们回去。医院紧急抽组医疗队,除夕凌晨5点,荷连接到科室电话,问他愿不愿第一批去武汉。他看了我一眼,我拼命点头,眼泪在眼眶里打转。他打完电话,我眼泪就再也止不住了,我说:“那是我的家乡,有我的亲人朋友,我也要去。”荷连心疼地把我抱在怀里,他说:“你身体这么差,就不要去添乱了,我是呼吸科老护士,我去更合适,你就好好在家等我回来。”
张荷连是监护室骨干护士,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是小组长。除夕那天,他们监护室还有11个危重症患者在院。出于工作需要,医院安排他坚守在监护室。没能参加医疗队,荷连和我心里都特别失落。他每天在医院上完班回家,我俩就不停地翻看疫情进展和医疗队情况,每次看完我都会止不住哭泣。
我想我的家,想我的亲人,想三义街青石板,想旌旗飘扬的古城头,想江汉路步行街的熙熙攘攘……看着百、千、万不断飙升的数字,我的心在滴血。荷连也难受不已,静静地抱着我陪着我。
“包好200个饺子,荷连出征了”——
抽组第二批医疗队的消息传来,张荷连再三请求科室让他去武汉。那时候,监护室里的患者只有5个了,工作压力并不是那么大,医院终于同意了他的申请。
晚上回到家,我呆坐在沙发上。荷连拉着我的手,告诉我他要去武汉了。他担忧地看着我说:“丫头,我走了你吃饭怎么办?”我不争气的眼泪又下来了。我不会做饭,身体也不好,每天荷连下班后都会变着花样给我做好吃的,我已经被他惯得不像样了。
“你必须去,我自己照顾自己肯定是没问题的,我还想跟你一起去呢。”我迫切地告诉了他我的想法。他说:“湖北我们去守护,你把家守好就行。把医院守好,把重庆守好。”我含着泪点头。他接着说:“万一,我要是……”“你闭嘴,我在家等你回来。”我知道他要说什么,赶紧打住了他。怕他看到我的样子会担忧,我起身去给他收拾行李,边收边哭,不知道是不舍还是担忧。
第二天下班,荷连带我去了超市,告诉我平时要买哪些菜,哪些肉。回到家,他把冰箱塞满后,给我包了200个饺子,冻在冰箱里。他说:“我不在的时候,你必须好好吃饭。饺子吃完了,我再想办法。”
第二天凌晨,荷连出发了。我在家煮着他亲手包的饺子,止不住想他。这一切,我们都不敢让父母知道,徒增他们的担忧。
“我已经学会照顾自己,荷连你也要好好的”——
张荷连出征后,我感觉整个世界都是灰色的。电话无人接听,发信息不回。看着网上各种言论,没有他在身边陪伴我,我心情愈发低落,整日窝在床上。
他终于有消息了。他说,面对泰康同济空荡荡的病房,从安装病床开始,医疗队什么都干。没有那么多工具,他们就徒手安装。尽管带着手套,他的手还是被磨得生痛。那天夜里,他们忙到第二天凌晨4点多,回到宿舍已经是5点半,连洗漱的力气都没有了,倒头就睡。10点不到,就又忙碌在病房。他说,我们少睡一分钟,就能早一分钟收治病人。
我听了心里五味杂陈,既心疼又感动,既自豪又自责。说好的他守护湖北我守护家,我连自己都照顾不好,怎么让他安心工作。于是,我打开小红书,照着教程学着做菜。当我把一盘红烧茄子的照片发给他时,他都惊呆了,不敢相信我还有这个本事。我说:“你就安心工作吧,根本不用担心我。”

“等到疫情过去,我要带你回武汉,走遍大街小巷”——
张荷连告诉我,在他们的努力下,病区准备好,开始大批量收患者了,第一天就收了40多个,一直忙到凌晨。第一次穿着防护服戴着护目镜进病房,荷连和其他队员一样,胸闷、恶心,太阳穴胀痛。医院给护士排班时考虑第一天适应期每人只安排3小时,但是荷连在里面足足呆了5个多小时。他说,我是小组长,又是男同志,我多干一点,其他队员就能少干一点。
看着荷连这么拼命,我在家待不住了,向医院申请回去工作,哪个岗位都可以,只要能做点力所能及的事就行。于是,我被安排到门诊接诊的岗位,负责入院患者的初步筛查。
他在前方战斗,我在后方也一样努力。这种感觉让我心安。
如今,冰箱里的饺子还剩下大半,我自己也学会了做一些简单的菜。我很想对我的爱人荷连说:“这场疫情让我成长,更让我学会担当,我会照顾好自己,你也要保重身体。等到疫情过去,我要带你回武汉,走遍大街小巷,认真看一看你战斗过的地方。看看这座我深爱的城市,因为你们的付出而再次展露笑容。我想,我也会因为身边有你而无比自豪。”
(李丹妮讲述 陈晓霞整理 图片由作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