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军队硬气从何而来?“硬骨头六连”给出最燃的答案!

来源:央视网责任编辑:于海洋
2020-07-29 21:38

能战方能止战

六连的硬

是在训练场上拼出来的!

进入新时代,

诞生于战火硝烟、在枪林弹雨中洗礼的

六连官兵深深懂得:

能战方能止战,

准备打才可能不必打!

今天,面对转型的挑战,

六连官兵们更深深明白:

成绩和荣誉属于过去,

唯有苦练打赢本领,才能再次扬威沙场。

在新时代的强军路上,

他们挥洒汗水、砥砺前行!

为的就是兑现立下的铮铮誓言:

头可断,血可流,

也要把人民和国家保护好!

将军金甲夜不脱,

半夜行军戈相拨。

战争时期,六连的硬,

靠真刀真枪打出来、杀出来,

和平年代,六连的硬,

在训练场上练出来!

在比赛场上拼出来!

2017年,在一次比赛中,

五班战士张亚秋,

一口气拉了265个单杠的“卷身上”,

手心磨掉了11块皮,

一直坚持到破了连队纪录!

▲六连战士唐雄

3000米战斗体能比拼,

唐雄为了能解放双手发力,

更快地通过低桩铁丝网,

他硬是用牙咬着步枪的上护盖

匍匐前进,

最终赢得胜利。

战士刘磊带病坚持参加考核,

做单杠时嘴部重重地磕在单杠上,

腥咸的鲜血一下溢满了口腔。

但他始终咬紧牙关,

直到取得优秀成绩

现场考官感慨地说:

“六连的战士真是硬骨头!”

四班班长王冬林,

入伍7年,熟练掌握了20余种武器,

2018年8月,他在国际军事比赛中

不断挑战身体极限,

最终勇夺单项第一、团体第三,

在国际赛场展现硬骨雄风。

还有“硬骨头六连”的

“硬连长”赵松,

2018年,在一次绳索攀爬训练中

他不慎从五米高的绳上跌落

手腕骨折,被植入钢钉。

▲武装越野考核中的赵松 来源:人民陆军

石膏刚拆他就制定科学计划,

开始恢复训练,

在身上挂着哑铃练,

5公斤、10公斤……

直至每天完成100个30公斤杠铃训练,

凭着一股韧劲,

硬是在全旅第一个

通过军事体育“特三级”考核。

他说:“作为主官,只要一马当先,

战士们定会一往无前!”

2017年6月,

连队听令从驻防42年的浙江杭州,

移防千里之外的岭南乡村。

党旗所指,战旗所向。

全连官兵打起背包就出发,

放下背包就训练,

圆满完成移防任务。

“扛着红旗进岭南,

进了岭南扛红旗。”

正是因为六连官兵们发扬

“战斗作风硬、军事技术硬、

战备思想硬、军政纪律硬”的

优良传统作风,

首次参加集团军“岭南尖兵”比武,

“硬骨头六连”就拿到第一。

3年来,他们在集团军以上比武竞赛中

有16人次摘金夺银,

19人次打破旅纪录。

在“硬骨头六连”,

从指导员到每一个战士,

都在以更高更严格的标准要求着自己。

如果说训练就是六连的日常,

战备就是六连的基因,

那么实战演习

就是对训练、对战备最好的检验。

空中战鹰呼啸,

海上战车穿梭,岸上炮火轰鸣……

为适应未来两栖作战需要

这个夏天,第74集团军某旅

“硬骨头六连”

同步展开陆地海上各专业训练!

一个人就是一座山峰,

一支连队就是一道长城。

81年风雨征程,

一代代英雄硬六连官兵赓续接力:

他们从拼刺刀的传统步兵,

向机械化信息化步兵跨越;

从骡马、摩托到

驾驶着新型的两栖步战车劈波斩浪;

从单一的地面作战,

向陆地海上两栖作战跨越,

今天的“硬骨头六连”正与时代接轨。

今天,我们之所以生活在

一个和平的国家,

就是因为这一支支硬骨头连队、

一个个共和国钢铁战士们,

枕戈待旦,

替我们守望和平!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