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记者手记(九)|这些村民这些兵在扶贫中艰苦奋斗的故事

来源:中国军网 作者:王品力 李庆桐 发布:2020-09-27 18:35:14

幻灯片 手机看 分享到

记者手记(九)|这些村民这些兵在扶贫中艰苦奋斗的故事

王品力 中国军网记者 李庆桐

驱车进入黔西南州乌沙镇普梯村,村头一块刻有“普梯村”的文化石引人注目,普梯村村支书郭成林告诉记者:“为美化环境、增加韵味,更好地发展乡村旅游,现在村里各个角落摆放有很多类似的文化石。”

普梯村龙泉河边文化石。

郭成林回忆,2017年全村脱贫后,结对帮扶的武警黔西南支队与村民召开共商会,探讨脱贫后如何发展旅游产业走开乡村振兴的路子。有村民指出普梯村有山有水、风景优美,但缺少一点韵味,便有人说到自己刚去了一趟北京香山,景区里摆放了很多文化石,刻上字感觉很不错。于是大家说干就干,由武警黔西南支队协调周边砂石厂提供一批景观石,可石头拉回村里后问题又来了,这字谁来刻呢?请地方专业人员价格太贵,于是支队在官兵中广泛调查,了解到两年前退伍的安顺籍战士小吴具有这方面的经验,便立即与小吴取得联系,小吴一听说是为支队帮扶的普梯村办事,当即同意并表示马上前往村里进行免费服务。来到村里后,小吴根据石头的大小、雕刻的内容,对字体选择和手法运用进行反复论证练习,力求精美。经过一周的精雕细琢,完成了文化石的雕刻,看到村民们站在文化石前驻足欣赏,小吴内心充满了喜悦,能够重回部队为帮扶对象服务,让他感到无比的骄傲和自豪。

2018年,兴义市万峰林景区进行改造,淘汰了一些芭蕉树和小木屋,支队领导无意之中听说这件事后,立即派人驱车前往,协调景区领导将不要的芭蕉树和木条交给他们处理。当时景区领导感到很诧异,这些景区不要了的树和木头,部队拿去干什么?原来他们把这些东西拿到帮扶的普梯村来,将芭蕉树种在他们沿着金丝榔林修建的观景道旁,现在道路两侧热带风情与千年古树遥相呼应,形成了一道别致的风景。那些废旧的木条,他们请部队“四小工”进行刷漆翻新后,在龙泉河边修建了一栋小木屋,开起了农家乐,真正实现了变废为宝。

普梯村佳克小学新貌。

武警官兵与村民投工投劳翻建学校。

记者走进普梯村佳克小学,学生已经放假,仍有几名村民在学校里修剪绿化带。通过与村民交谈了解到,学生放假后,他们自发到学校打扫卫生、修剪绿化带。当时记者就疑惑,这里的村民为何会如此自觉?原来这里面还有很多不为人知的艰辛故事。曾经的佳克学校环境恶劣、条件艰苦,2017年,支队为改善师生教学环境,筹措经费356万元,为佳克学校新建了教学楼、文化活动广场、儿童游乐园和科教活动室等。在修建学校运动场和改造绿化时,地方施工人员报价70万元,支队考虑到经费来之不易且预算稍有不足,便由支队领导带领官兵与村民一起投工投劳,自行拉砂拌浆、硬化路面、铺设草皮,最后仅花费了20万元便完成了运动场和绿化建设。村民们说,武警官兵为了改善村里的教学环境又出钱、又出力,非常辛苦,现在学校里敞亮的教室、规范的操场、优美的环境来之不易,大家都很珍惜,所以常常会自发地到学校维护环境,将武警官兵和村民们的建设成果爱护好、保持住。

黔西南支队援建的引水设施。

据村支书郭成林介绍:“这些年来,武警黔西南支队在帮扶普梯村的过程中始终秉承‘花小钱办大事、不花钱也办事’的思想,一心一意、想方设法地帮助我们,村民们也受到了感染,像这样珍惜和感恩的事情在我们村还有很多。村民张维华家里有一棵大榕树,当时有人出价3万他都没卖,最后却悄悄地把树子移栽到了武警支队帮建的紫薇园前。我们问他为什么?他说‘武警支队为了我们村的建设都能付出那么多,一棵榕树又算得了什么’,这就是在我们村军民团结一家亲的生动体现。”

责任编辑:叶梦圆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
数据加载失败,请确保在www.81.cn域名使用侧边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