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解放军报

“我们的太空”创新实践中心:让思想政治教育更“新潮”

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作者:王天益 安普忠 赵金龙 朱霄雄责任编辑:杨红
2020-12-17 08:21

组织“奔向太空”2020航天城半程马拉松赛。

领 潮

“教育的实力和魅力,在于让每个人跟着发光体一起发光”

面对来自美国、意大利两所高校的全额奖学金留学邀请,22岁的王选达经过一番深思后,决定“留在这里多干两年”。

王选达现在的岗位是戈壁深处航天铁路线上的一个小点号。在那里,他的一项重要工作是和其他3人一起种植26亩菜地。也是在那里,他那曾经拿画笔的手,学会了用锄头、绑苗机等各种农具。

王选达多次想过要离开。然而,当偶然接触“我们的太空”新媒体,看到、听到一个个航天人的故事后,他犹豫了。接着,他拿起画笔加入“我们的太空”创作团队。很快,因旺盛的创作激情和充满想象力的美术作品,他获得“我们的太空”学习培训的机会。

从此,他一发而不可收,创作出一大批鲜活的作品,备受航天人和网友喜欢。他的创意作品上过热搜,获过国际大奖。再后来,重新审视那个偏远的点号,他渐渐有了不一样的认识。

学习音乐创作的杨晓云有着和王选达相似的经历。他曾是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演出队队长。以往,每年除了为大家献上一台满意的大型晚会外,最让他有获得感的就是在过年前坐着小火车、穿着大衣裹着被子去偏远点号慰问演出。在小火车返程时,他流着热泪和点号的同志挥别。

“在宏大的航天事业中,自己的价值到底在哪里?”杨晓云曾多次思考这一问题,直到加入“我们的太空”团队。受团队感染,他紧贴航天重大任务,用音乐讲述航天人的梦想与情怀,创作120多首歌曲。其中一首《问天》,在航天人群体中广为传唱,感染激励了无数人。

与此同时,杨晓云感到,“好像自己整个人都被‘点燃’了”。

来自西安卫星测控中心的助理工程师吕炳宏也有同感。他带领视频团队辗转大半个中国,历时一个月拍摄制作的短片《光荣与梦想》,不仅获得第二届“你好新时代——中国永远在这儿”融媒体作品大赛“最佳短视频作品奖”一等奖,更让他悟到了干航天事业的光荣和坚守梦想的力量。

“教育的实力和魅力,在于让每个人跟着发光体一起发光!”王欣阁说,他们倡导思想政治工作者既要当“播火者”,又要当“点火者”,激发更多人为教育创新“添柴加薪”,推动教育创新从“领创”走向“众创”。

基于这一理念,“我们的太空”创新团队建设得既紧密又松散。这个团队似乎很小,那间被他们称作“太空舱”的椭圆形办公室,仅有10多个工位;这个团队似乎又很大,不少航天员、系统总师、医生、工程师、研究员都是他们的作者、小编,他们建了很多创作群,每个群里都有数十名分布在各行各业、天南海北的人员。

以乔丽江负责的音频平台为例。他们的主播队伍中,年龄最大的60多岁,最小的仅9岁;有航天人的父母,也有航天人的子女,还有航天一线的高工夫妻,丈夫写文章妻子朗读。他们推出的“太小红”和“太小蓝”两个“声偶”形象,配音者一个在山西、一个在海南,网上合作、远程搭档。

平凡的人物最真实,身边的故事最动人。近年来,“我们的太空”先后形成了文学、音乐、美术、影像、播音等创作团队,用互联网将一批有共同爱好的航天人聚集在一起:远望号船的亓创,发射场上的葛利鑫、于吉松……这些被“点燃”的人像一粒粒火种,影响带动着更多人发光发热,也带动着思想政治教育的外延和辐射面不断拓展。

近年来,先后有5所院校在“我们的太空”建立实践教学基地,300多批人员到“我们的太空”打卡交流……

“信息网络时代的思想政治教育,一定要主动走好‘网上群众路线’,画好网上网下‘同心圆’,做到自适应、自协调、自涌现。”展望未来,王欣阁颇有心得地说。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