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解放军报

新春走基层丨抬手话丰年

来源:新华社作者:崔翰超、马希平、张睿责任编辑:李佳琦
2021-02-08 18:12

农历北方小年,立春之后的日头温暖了许多。时针慢慢滑向12点的位置,新坪村农贸市场门口车水马龙,后来的电动三轮车、四轮小货车载着还带露水的一箱箱黄瓜,只得在拥挤的人群中寸寸挪移。

集市每天都有,但这春节前的黄瓜集市分外热闹。

“你家黄瓜今天卖多少?”

“600斤,估计2000块钱,看我这‘顶花带刺’,又绿又直。”

“我家的更好,一斤得3块5才成。”

乡亲们你一句我一句讨论着黄瓜价格,拉着家长里短。王学平眉头微皱,看着自家电动三轮车上的1100斤黄瓜,心里激动又忐忑,“过年了市场不错,我这一车怎么也得3000块吧”。

黄瓜收购商掏出记号笔,农户知道,要开市了。

新坪村位于甘肃省白银市靖远县北湾镇,这里黄瓜交易有个不成文的规矩,商量好价格,买方就在卖方手心里写下价格,卖方则把货拉往指定库房。这买卖方式必须讲诚信。

黄瓜收购商多来自本村,也有慕名远道而来的,为的就是这里的“顶花翠如玉”。

好的黄瓜讲究“顶花带刺”。形直色翠、把短花黄的黄瓜不仅新鲜馋人,而且这上佳的品相还能在即将到来的新春讨个好彩头。

收购商们都练就了“火眼金睛”,也掌握当日市场行情,开袋、看货、过手,几秒钟后或附耳交谈或开门见山,买卖双方之间的数字博弈就此开幕。

“3块。”

“我这质量这么好,得3块5。”

“太高了,最多3块1。”

“3块3,我拉过去。”

“那你先等着吧。”

一角两角的价格之争,不论谁人欢喜谁人忧,也不论成交与否,总是围满了人,了解行情的同时,也跟着起起哄,热闹热闹。

“老徐,你这价格可以啊,你一个大棚一年不得赚个四万多?儿子儿媳还在新疆开饭馆,好得很呢。”

“自从咱大棚种上黄瓜,村里哪个日子不比原来山沟沟里面好?”

新坪村是个村龄近6年的小村庄,村民都来自定西市岷县,那里山大沟深,地质灾害频发。2015年一场地震后,村民们被跨地区安置到了白银市靖远县北湾镇,并设立了新坪村,村民就在此安了新家。

转眼半小时过去,已经成交的乡亲们看着掌心的数字,脸上带着喜庆,仿佛那掌心里画着丰收。

看看别人,再看自己的手干干净净,王学平心里打起鼓,但之前几名收购商的出价令他不甘心。

旁边又一车黄瓜成交了,收购商牟天芳拿着记号笔走过来直接上手看货。

29岁的牟天芳也是新坪村人,自从村里开始种黄瓜,他既是农户也是商人,一年365天在这里收购黄瓜,每天都有20吨黄瓜经他手发往乌鲁木齐、西安等地,他也是村里一年收入20万元以上的能人。

“给你这个数,咋样?”

“你再加点。”

“差不多了,要不你再等等?”

眼看牟天芳要走,王学平把手一抬,黑色记号笔随即在他满是老茧的掌心留下痕迹。

王学平瞄了一眼掌心里写下的“3.2”,嘴角渐渐翘了起来。虽说心里还想着能再高些,但其实这个价格他也满意,“过年之前价格应该更好,后天我再拉一车过来。现在日子真的不错,我家3个棚的黄瓜一年收入十几万,比原来在山上种玉米、种药材强很多。”

新坪村党总支书记陈永红介绍,该村曾经贫困发生率高达95.22%,2017年开始发展黄瓜产业,目前村内共有585座日光温室,随着产业蓬勃发展,2020年该村实现整体脱贫。

13时,当天的买卖已成交,市场前的林间小路又是一阵拥堵。来时心中一丝忐忑,归时掌心墨迹留痕,满面春风。农贸市场只剩待装箱的黄瓜,村头的年货市场则慢慢热闹起来。

(新华社兰州2月8日电)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