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解放军报

【网络媒体革命老区行】福建德化:传承红色精神 乡村振兴“加速度”

来源:央视网责任编辑:杨凡凡
2021-06-21 22:07

中共福建省委旧址德化水口坂里陈列馆外景

央视网消息(记者 李文亮):这里不仅是陶瓷之都,还是中国革命的红色老区,在革命先烈艰苦奋斗、奋勇向前的精神激励下,德化正在绘就一幅美丽乡村的“新画卷”。

6月20日,“在这里读懂初心使命——网络媒体革命老区行”网络主题活动(福建站)采访团来到泉州市德化县,近距离了解这片红色土地上加速乡村振兴、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故事。

“闽中屋脊”的红色传承

车辆沿着蜿蜒曲折的山路盘旋而上,穿过一道道绿色的风景,拐过一个山隘口,中共福建省委旧址德化水口坂里陈列馆便映入眼帘。

这里地处“闽中屋脊”的戴云山脉,海拔900多米,四面群山环绕,沟壑纵横,地势险要,是一个地理位置偏僻、生态环境优越的村落。

坂里的中共福建省委旧址

1943年秋,国民党顽固派加紧进攻闽北地区,在闽北的中共福建省委为摆脱困境,遵照党中央关于“隐蔽精干”的重要指示,决定南迁至德化坂里。1944年3月,中共福建省委机关及所属的武装力量从永泰青溪转移到昆坂村坂里牛寮沟,将闽北、闽东北、福州、永泰、大田及闽中地区的莆仙、晋南惠等根据地联结起来,坂里一度成为福建全省的革命活动中心,省委机关在这里召开省委会议,进行整风文件学习,创办《顽强斗争者》刊物,组织开展革命斗争。

走进中共福建省委旧址德化水口坂里陈列馆,大厅里的每一张照片,每一件革命遗物,都记录着当年革命先辈们为革命出生入死、英勇奋斗的血和火的历史。

“这里是泉州唯一一处省委旧址,福建省著名的革命老根据地之一,泉州市第三批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福建省爱国主义和国防教育基地、福建省党史教育基地。”87岁的老游击队员陈存聪向记者讲述了当年自己亲历的斗争故事,不怕困难、艰苦奋斗、奋勇向前的革命精神,是这片红色土地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

产业支撑,为高质量发展提质增效

抓好革命老区精神传承、红色资源开发和红色历史保护利用,为新时代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大动力。

过去的昆坂村虽是抗战时期中共福建省委机关旧址所在地,著名的革命老区基点村,但因位置偏僻,交通不便,经济十分落后。如今,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利用村里的“红色”资源发展旅游和配套产业,村民收入逐年提高。

乡村振兴,产业发展是关键。为此,德化县制定出台了《德化县乡村振兴产业发展项目申报及奖励标准》,从政策和资金支持乡村产业发展。2020年以来,上涌镇列入全国农业产业强镇,汤头乡列入市级产业强镇,福山村获评全省乡村振兴实绩突出村,新增省市级 “一村一品”示范村7个、家庭农场示范场15家、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17家、休闲农业示范点(村)3个;培育发展省市龙头企业20家、泉州市“百千”增产增效行动重点产业、重点企业12家、乡村旅游线路18条。

在水口镇的佰川综合农场,负责人黄建立告诉记者,农场成立于2017年9月,吸引了20户村民参股,引领村民群众发展农场经济,种植日本李、水蜜桃、油茶、生姜等200多亩果林,同时配套养鸡,年收入可达60万元,逐步形成“建基地、带农户”的产业增效之路。

全域旅游,为新发展注入新活力

德化山多、水足、矿富、瓷美,素有“闽中宝库”之称,丰富的人文和生态资源,发展旅游得天独厚。

近年来,德化立足深厚的陶瓷文化、优越的自然生态和独特的山水风光,打造了以县城陶瓷文化为主体,石牛山、九仙山为两翼的“凤凰展翅一体两翼”全域旅游发展格局。

船形主城雕、仿古瓷器、古龙窑模型、现代装饰……沿着省道203线德化段前行,各种陶瓷文化元素点缀两旁。德化把县城作为陶瓷文化景区打造,建设瓷艺城、茶具城、新秀园、红旗坊、月记窑等陶瓷文化展示平台,盘整近千家大师工艺展馆、陶瓷工业展馆,推出“一城瓷器百馆游”。

以石牛山景区为龙头,德化东部的龙门滩水库、焦溪温泉、塔兜温泉、石龙溪漂流、中共省委旧址等资源串联成线,形成“山水、休闲、体验”的旅游精品线。以九仙山景区为核心,立足健康养生、生态观光,重点打造山水观光、养生度假和宗教朝圣三大产品体系,形成环戴云山乡村特色旅游布局。同时,按照“特而精、小而美、活而新”要求,各村融入特色乡村旅游建设,形成一村一品、一镇一特色,织密了德化全域旅游的“发展网”。

目前,德化“城镇村”联动全域提升,已形成了“名在白瓷、美在山水、魂在人文、富在旅游”的全域风采,旅游收入连续多年保持20%以上高增长,真正为村民增收开辟新路。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