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解放军报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丨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作者:邢 哲 倪子纯 张 驰责任编辑:刘秋丽
2021-07-01 10:43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陆军工程大学教授钱七虎——

矢志强军,铸就“地下钢铁长城”

■夏 俊 解放军报特约记者 云利孝

“一个人活着是为了什么?”这是60多年前,在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就读的钱七虎接受的第一堂革命人生观教育课。

奋斗一甲子,报国六十年。60多年里,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陆军工程大学教授钱七虎始终坚守爱党、报国、强军的赤子情怀,战斗在大山深处、戈壁荒漠、边防海岛等工程一线。

“为祖国铸就坚不可摧的‘地下钢铁长城’,是我的毕生追求,也是我的事业所在、幸福所在。”钱七虎用实际行动交出了自己的人生答卷。

初心,是时代镌刻在钱七虎心中永恒的烙印。20世纪70年代初,戈壁深处一声巨响,荒漠升起一片蘑菇云……当人们欢呼庆贺时,一群身着防护服的科研人员迅速冲进了核爆中心勘察爆炸现场,钱七虎便是其中一员。

当时,钱七虎受命负责空军飞机洞库门的设计。为实现设计目标,钱七虎多次到核爆试验现场调研。当时,他利用有限单元法进行工程结构计算,成功解决了大型防护门变形控制等设计难题。

“矛”与“盾”总是在攻防对抗的进程中,不断碰撞出新的“火花”。随着各国军队侦察手段不断升级、精确制导武器相继涌现,防护工程在高度透明化的战场上,常常是“藏不了、抗不住”,特别是精确制导钻地弹,给防护工程造成了巨大威胁和挑战。

“防护工程是我们国家的‘地下钢铁长城’,‘矛’升级了,我们的‘盾’就要及时升级。” 钱七虎带领团队开展抗深钻地武器防护的系统研究,并提出了建设深地下防护工程的总体构想。经过数十年的研究,他和团队成员攻克了一个个难关,实现了深地下防护工程抗钻地核爆理论和技术的突破,为首脑指挥中枢、战略武器安上了“金钟罩”。

时代在发展,初心永不变。面对一项项世界级国防工程的防护难题,钱七虎始终保持着那颗爱党报国的初心,带领团队瞄准前沿、迎难而上,一次次科研攻关、一次次破解难题,参与并见证了我国防护工程研究与建设从跟跑到并跑、再到领跑的全过程。他用毕生心血,铸就坚不可摧的共和国“盾牌”,获得我国科技领域的最高奖项——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在党的百年征程中,总有一连串闪耀的名字镌刻在时代丰碑上,使其更加巍峨;总有一个个感人的事迹彰显着推进社会前进的精神力量,使强军音符更加嘹亮。这些名字,这些事迹,钱七虎无疑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个。

“一个人,只有把个人的理想与党和国家的需要、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才能有所成就、彰显价值。”谈及自己的人生历程,钱七虎斩钉截铁地说。

“空军功勋飞行人员金质荣誉奖章”获得者、歼-20首飞试飞员李刚——

加力起飞,只为配得上这个时代

■何丹谭 唐 浚 解放军报记者 李建文

第十二届中国航展,以“新涂装、新编队、新姿态”惊艳亮相的歼-20四机编队,在天幕上留下一道道炫酷的银白色涡流。约8分钟的飞行展示,让国人备感欢欣鼓舞。

作为歼-20的首飞试飞员,李刚是第一位将我国隐身战机飞上蓝天的人。这一飞,开启了中国空军的“20时代”,也宣告了“隐身时代”的到来。

李刚有幸参与并见证了中国航空历史性的一刻——

2011年1月11日,我国新一代隐身战机经过18分钟的空中飞行后平安落地。李刚驾驶歼-20在落地滑行期间举起右手敬礼,在场的空军官兵、航空工业集团的科研人员沸腾了,纷纷鼓掌欢呼、彼此热情拥抱,那抹歼-20亮丽黄色深深地印在每个人的心头。

这一天载入了中国航空史册。经过长达几十年的奋力追赶,我国终于有了比肩世界先进水平的战机。那一刻,刚好是1时11分,是一种巧合,也是一种昭示,在歼-20身上,包含太多“第一”。

对于试飞,李刚有着自己的理解。他常常对年轻战友说,试飞员不仅是飞行员,更是飞行的工程师,不仅需要高超的飞行技能,还要有丰富的知识储备和善于思考的习惯,从基础原理上去理解、思考每一个试飞课目和动作,真正做到融会贯通。

“我们的目标一致,只为打造最好的战机。”回忆起参与飞机设计的日子,李刚每天与航空工业集团的科研人员讨论飞机各个系统、飞行员使用等方面问题。

在设计飞机的座舱布局时,歼-20设计师杨伟给试飞团队成员分发空白的座舱图,大家把开关贴在自己认为合理的位置上,如果都贴在同一个位置上,说明意见一致;不一致,就开会讨论。设计师与试飞员一遍遍对接,对细微之处的精益求精,终于将歼-20座舱打造成“最好的办公室”。

“歼-20的很多新技术,我们国家都是第一次采用。”李刚说,“能够试飞自主研制的先进战机,我感到无比光荣和自豪。感恩党对我的培养,我愿意继续奋斗在祖国航空事业一线,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加力起飞,只为配得上这个时代。”李刚说,相信在党的领导下,空军战略转型将实现由量变积累加速向质变跨越,推动人民空军不断飞向更高更远。

航空航天领域专家、国防科技大学教授易仕和——

自主创新,擦亮高速导弹的“眼睛”

■顾 莹 阳 恒

“学技术为了什么?就是为科技自立自强贡献自己的力量。”30年前,面对人生重要选择的时刻,易仕和立下这样的志向,激励自己不断攻坚克难、永攀高峰。

易仕和研究生毕业那年,海湾战争爆发,远程精确打击武器的强大威力,一时间震惊世界。

当年还是青年学子的他,脑海中画出一个问号:“我们国家何时能自主研制出如此先进的武器装备?”

这个问号如一记重锤,砸在他的心间。

毕业后,易仕和来到国防科技大学,从事科研工作。他将研究方向聚焦在高速导弹相关基础研究上,把高速精确打击面临的难题作为自主创新的课题。

攻坚克难的道路上注定充满荆棘。高速飞行带来的严酷高温辐射和光学畸变,成为易仕和需要攻克的一道难题。

查资料、问专家、做试验……20多年的艰苦攻关,让他取得累累硕果:多次打破传统技术局限,验证了新试验手段的可靠性;自行研制的关键设备,成功应用于武器装备试验;创造性地提出气动力学、激光、纳米等相关技术交叉理论,多项研究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翻过科研领域的“娄山关”“腊子口”,易仕和迎来胜利曙光,他的创新成果为导弹高速精确打击提供了关键技术支撑,擦亮了我国高速导弹的“眼睛”。

毕业那年,留在易仕和脑海中的问号早已拉直。他的研究成果得到应用,为多型武器装备研制作出重要贡献。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责任和使命。面对“卡脖子”技术难题,易仕和始终坚守以身许党、科技报国的信念,以行动践行初心,用热血书写忠诚,把创新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回望党的百年发展历程,易仕和坚定地说:“作为一名党员,我要继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带领团队拧成一股绳,攻克尖端科技领域的下一道难关。”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