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解放军报

为航母培育更多“飞鲨勇士”——记海军航空大学某基地舰载机飞行教官群体

来源:光明日报作者:刘小兵责任编辑:于海洋
2021-12-28 08:47

为航母培育更多“飞鲨勇士”

——记海军航空大学某基地舰载机飞行教官群体

光明日报记者 刘小兵

秋冬之际,迎着凛冽的海风,海军航空大学某基地外场,即将迎来舰载机飞行学员航母资质认证的学员们,在歼-15战机前隆重举行考前誓师大会。随后,学员们驾驶战机飞往“考场”——辽宁舰。在复杂海况和航母不断移动的情况下,学员们在着舰指挥官的引导下,依次驾驶战机顺利着舰,以千钧之势精准挂住航母甲板上的拦阻索,瞬间将拦阻索拉成一个胜利的“V”字。

这批年轻飞行员驾驶“飞鲨”成功降落航母甲板,再次刷新单批次上舰认证人数最多的纪录。海军航空大学某基地的舰载机飞行教官们,打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的舰载机飞行员培养路径,实现从“0”到“1”、从“1”到“多”的量变积累和从“多”到“战”的质变跃升,为航母插上“战斗力”翅膀。

海军航空大学某基地昼间飞行结束后,飞行教官王勇(左二)为学员们讲评着舰动作。新华社发

为了“飞向更远的海”

2012年11月23日,对于航母舰载机事业来说具有里程碑意义。这一天,“航母战斗机英雄试飞员”戴明盟驾驶歼-15战机在辽宁舰上实现首次成功着舰,中国航母舰载机飞行员实现了从“0”到“1”的突破。而这一天,参加航母舰载机飞行员选拔的孙宝嵩、王勇、杨勇正在北京体检,他们谁都没有想到,自己会成为舰载机飞行教官,为航母培育更多的“飞鲨勇士”。

舰载机是航母的核心战斗力,舰载机飞行员就是航母战斗力最锋锐的刀尖。当初得知航母舰载机部队招飞的消息时,孙宝嵩刚刚斩获空军首届“金头盔”桂冠,但他坚持“换一条跑道”,执意当一名舰载机飞行员。

尽管舰载机飞行员的风险系数要比一般战斗机高出很多倍,但当选拔小组征求意见时,王勇坚定地说:“就算是刀山火海,我也要闯一闯!”

像孙宝嵩、王勇一样,杨勇、艾群、曹先建等飞行员,为了“飞向更远的海”,从全国各处来到了基地,开始十分艰辛而又充满挑战的训练。

2016年4月27日,年仅29岁的张超倒在了成为舰载机飞行员的最后一次训练中。但张超的牺牲,没有动摇这群年轻飞行员从事舰载机事业的信念,相反,他们以更大的勇气迎难而上,纷纷表示要以更高强度、更高水平的训练来向烈士张超致敬。不久,孙宝嵩等一批舰载机飞行员转变为飞行教官,勇敢地扛起舰载机飞行人才培养的时代重任。

“这些教官都有着坚定的信念和强烈的使命感,他们对学员倾注了大量心血。”基地政委李明说。去年冬季,教官杨勇与学员驾驶战机进行高空课目训练,当达到万米高空时,战机突发故障。为了民航飞机安全,杨勇没有贸然下降高度。生死关头,指挥塔台立即与民航部门协调,指挥杨勇紧急下降高度。当时,杨勇强忍身体不适,与战友密切协同,成功返场。

“白手起家”闯出新路

“那年,我们成了舰载机飞行教官,但当时面临很多困难。”飞行教官丁阳感慨地说,那时没有现成的教案,大家只能边训练、边总结、边完善,逐渐把只有几页的教材写满写厚。

为了尽快形成舰载机飞行人才培养体系,第一批舰载战斗机飞行员孙政雄带着飞行教官们悉心摸索,加班加点工作。在编写飞行手册时,为确保低空山谷飞行课目相关动作与数据的准确性、安全性,王勇、艾群等教官对桥梁、电线杆等可能危及低空飞行安全的障碍物逐一进行标注,又通过一遍遍的飞行精准验证每个数据,最后形成一条安全科学的低空航线。丁阳、曹先建等教官“客串”训练参谋,从最基础的训练计划开始逐步完善。祝志强、罗胡立丹、杨勇等教官担任课目负责人,逐个专业攻关破难……他们用资料的“厚度”奠基了舰载机飞行人才培养的“高度”。

曾经,“吵架”成了飞行教官们常见的沟通方式。“当时大家都在摸着石头过河,最开始谁也不知道标准是什么,谁也说服不了谁。”基地政委李明说,每一次“吵架”只有一个结果,便是达成共识;而每一次共识的形成,便是又一个探索成果的固化。正是靠着这种较真的精神,他们先后制定了《歼-15飞行训练大纲》《歼-15飞行手册》《教练机飞行手册》等多种教学资料,规范了组训流程,为走出具有中国特色的舰载机飞行员培养新路奠定了基础。

舰载机飞行员的职业生涯是有限的。孙宝嵩认为,只有使飞行学员尽早完成上舰飞行,人才培养使用的效益才能大幅提升。最优的方式是从高中毕业生中招收飞行学员,进入航空大学直接培养。那年,飞行教官期盼的海军首批生长期班学员如期而至。为探索生长期班学员上舰培养之路,教官们边组训边探索,最大限度激发学员潜能。随着首批生长期班学员全部成功着舰,一条以“生长模式”批量培养舰载机飞行员的路径形成。

这群飞行教官经过反复摸索,闯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舰载机飞行员培养新路。由此,我海军形成了“改装模式”和“生长模式”双轨并行的舰载机飞行员培养格局。

打破“保姆式”训练模式

金秋时节,海军航空大学某基地礼堂内气氛热烈,航母飞行资质颁授仪式在此举行。接过航母着舰资质认证的那一刻,飞行员陈亚凡下意识地挺直了胸。

“别得意,飞行员不等于战斗员!”陈亚凡的教官王勇表情严肃地说。“舰载机飞行员在飞行训练之初就必须树立实战意识。”教官罗胡立丹说。

在一次战术训练当中,由于受到逆风影响,一名飞行学员比预定时间晚2分钟到达规定点位,结果受到罗胡立丹的严厉批评。这名学员委屈地说,风力影响不在个人掌控范围之内。罗胡立丹马上指出,信息化战场瞬息万变,贻误战机1秒钟,都可能遭到毁灭性打击,何况是两分钟。

实战不会有预演。教官们在坚持“精准、守纪、零容忍”的舰载机飞行铁律的同时,打破“保姆式”带教训练模式,在各种危情险局中锤炼学员的实战能力。在一次航线课目训练中,一名学员驾驶战机刚起飞不久,海上雾气越来越浓。对此,教官孙宝嵩当即决定改换训练课目,下令这名飞行学员“转入复杂气象训练课目”。

在舰载机飞行教官群体的积极作为下,低空战术机动、对地突击、空战对抗——这些原本只有在作战部队才会开展的实战化课目,相继成为飞行学员的训练内容。

《光明日报》( 2021年12月28日 03版)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