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浩瀚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在巍峨昆仑山北麓,在沙漠腹地,有一座共和国新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四师昆玉市。这里常年风沙、干旱缺雨,一年中浮尘天气多达220余天,虽自然环境十分恶劣,但这里有一位从橄榄绿到藏青蓝,从青葱少年到白发鬓生的中年汉子始终初心不改、忠诚担当,他打击暴恐不惧生死、抗击疫情冲锋在前、为民服务践行宗旨,用热血和汗水守护着这片热土,他就是第十四师昆玉市公安局党委委员、副局长兼和田垦区公安局党委书记、局长罗金荣。

罗金荣,男,汉族,1974年8月出生,甘肃金塔人, 1993年12月入伍,服役于武警新疆和田地区支队,1995年5月入党,1996年12月参加公安工作,因工作成绩突出,先后荣立个人三等功3次、荣记个人嘉奖9次,连续多次被评为“优秀公务员”、“优秀共产党员”和“先进个人”,2020年被评为兵团优秀共产党员、兵团“最美退役军人”。
忠诚在军魂和警魂中接力传承
不同的制服,相同的忠诚,军人与警察血脉相通。1993年12月,刚满19岁的罗金荣从军入伍,三年的军旅生涯磨砺了他坚强的意志、精湛的技能和过硬的作风。因在“7·7”打砸抢事件中处置有力、表现果敢,转干至和田地区公安局,由橄榄绿到藏青蓝,在反恐维稳一线持续打击暴恐犯罪。2018年6月,罗金荣作为优秀人才干部,响应中央和自治区党委号召,交流至有着红色革命历史的兵团第十四师昆玉市,任师公安局党委委员、副局长。到任的第一天他就怀着敬仰之情参观了47团中国人民解放军进军和田纪念馆,瞻仰了进军和田解放纪念碑。老兵们徒步穿越“死亡之海”胜利解放和田,一辈子扎根新疆屯垦戍边的事迹和精神,再一次点燃他心中的那份激情。2019年8月罗金荣兼任和田垦区公安局党委书记、局长,从士兵到警察,从普通民警成长为一名党员领导干部,29年里,忠诚在军魂和警魂中接力传承,就像一棵大漠胡杨,根深而不卑不亢,历苦仍枝叶繁盛。
正是这份忠诚促使着他在南疆之南、反恐一线向前,再向前。面对兵团深化改革的新任务、新挑战,他充分发挥地方工作经验,积极协调地方交警,全面完成兵团辖区1513公里道路管辖权承接和行政职能履行,制定和规范第十四师昆玉市“一分钟、三分钟”快速处置机制,织密“网格化”防控网络,提高社会面见警率、管事率、震慑率。作为和田垦区公安局局长,他坚持“政治建警、从严治警、固化机制、夯实基础”,大力加强队伍“四化”建设,牵头制定系列规章制度,创新性提出单位、家庭“两位一体”监督管理模式,为打造一支“四个铁一般”的公安铁军提供强有力的制度保障和组织保障。

保一方稳定 护一方平安
第十四师昆玉市的战略地位极其重要,是南疆之棋眼,反恐之重点,反恐维稳的最前沿。刚调入第十四师昆玉市公安局的罗金荣,面对新环境、新形势,他踏遍辖区5个团场的沟沟坎坎,仅1个月的时间内,就摸清了辖区敌社情情况。2018年,作为分管治安、消防的师市公安局副局长,他还蹲点负责兵团级维稳重点团场皮山农场的“挖减铲”工作,面对全疆22个月未发生暴力恐怖案件的关键时期,皮山农场宗教极端的“盖子”还未彻底解开,“幕后”还未彻底挖出,涉恐杀人追逃工作未取得新进展,不排除个别人员伺机就地“圣战”和“炸响”的重重压力,他坚持情报先行、紧盯追逃、专案攻坚、震慑犯罪,在挑战中磨砺,在压力下前行,迅速掀起一场铁拳打击阵势。
2018年7月,他掌握到一条关键线索:皮山农场籍“东突厥斯坦真主党”反动组织成员、杀人潜逃26年的马某可能漂白身份还在活动。获此线索后,师市公安局党委高度重视,指定罗金荣主抓此案,他带队秘密进驻皮山农场,迅速制定追逃“路线图”、“时间表”,上下联动、整体作战,充分依托一体化平台等技术手段,查找喀什、阿克苏、巴州等地与皮山农场频繁通联人员,推断其可能藏匿区域和落脚点,初步圈定46人,并将马某家族成员52人的DNA与初步圈定人员DNA进行比对筛选,依然不能准确锁定可疑关联信息,为进一步固定证据,他顶着巨大的压力决定开馆验尸,提取马某已故双亲的DNA,与圈定人员进行比对。200多个日夜里,他几乎不分昼夜,累了就在办公室躺一会,饿了就吃口馕,把“家”安在了追逃一线。
“找到了!就是他!”时间定格在2018年11月24日,这是此次追逃工作转折性的一天。通过多次人像精细比对,一张阿某的照片与在逃人员马某相似度高达86%,这张照片的出现让他大为振奋。“目标锁定,迅速出击!”他连夜带领专案组成员奔赴800多公里外的巴州博湖县博湖镇,在通报当地公安机关后,联合地方公安机关迅速将马某秘密抓捕。经突击审讯,马某对危害国家安全、参加反动组织、暴力杀人并潜逃的犯罪事实供认不讳,孤悬26年的命案终得告破。
他以保一方稳定、护一方平安为己任,在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中,认真贯彻党中央、自治区、兵团党委提出的“三股势力是新疆最大的黑恶势力”重要论断,将“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与严打暴恐相结合。先后参与侦破社会影响恶劣的危安类案件190余起、打击犯罪嫌疑人2560余人,收缴“三非”物品17万余件,数十次将暴恐活动消灭在预谋之中,极大震慑了各类违法犯罪。多少次抓捕一线、多少次大案攻坚,都有他身先士卒的身影。由他掌握线索,成功侦破了一起故意杀人案,该案件主犯杀妻后,联合家属制造正常死亡假象,利用宗教极端思想蒙蔽岳父母并仓促下葬掩盖犯罪事实,企图逃脱法律制裁。罗金荣以线索入手,抽丝剥茧,通过该故意杀人案深挖细查,一举彻底铲除了以麦某为首的13人家族式宗教极端恶势力团伙,该团伙以宗教极端思想为掩护,长期盘踞基层连队,搞职务世袭,破坏基层组织。罗金荣还亲自走访摸排,侦破了横行乡里、称霸一方、欺压残害百姓,作案历时十一年之久,涉及罪名十一项的伊某等8人恶势力团伙,被兵团公安局扫黑办评选为经典案例全兵团推广学习,以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人民警察的铮铮誓言。

关键时刻冲上去 危难关头豁出来
“一定要和车上的人保持安全距离,检查后立即消杀,在防控工作中既要严格严密,又要文明执法,让大家能够发自内心地支持和配合防疫检查”。2020年初,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在昆玉市315国道公安检查站,罗金荣耐心细致地指导新民警如何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作为师市疫情防控指挥部成员,罗金荣冲锋在前沿,挑最重的担子,啃最硬的骨头,在防控组、治安组、隔离组、转运组、来疆返疆服务组每一个环节都参与其中并发挥了重要作用。他吃透政策、指挥若定,制定方案、细化措施,结合实际把上级党委各项决策部署抓实抓细抓落地,冲锋在最危险的地方,确保队伍思想“零懈怠”、服务“零缝隙”、防控“零失误”、辖区“零疫情”。
疫情防控期间,他带头写下“请战书”,让党旗在抗疫一线高高飘扬,团结带领民辅警配合医疗部门集中隔离观察3017人、分流 14755 人,核查来昆返昆人员45212人。亲自带队,组织民辅警按照“逐人逐户,不留死角”的要求,对昆玉市11个小区、3941户5345人、243家商铺、9个重点场所进行地毯式排查。排查结束已是凌晨四点,他还不放心,再次对辖区重点场所、偏远散区域进行点对点的排查。同时,依法严厉打击疫情期间拒不配合防控措施的违法案件28起55人,并以其中的典型案例为反面教材,对辖区居民进行宣传教育,强化正面引导,起到了较好的警示作用。

在工作中,特别是在疫情防控期间,拼尽全力的罗金荣却抽不出一丁点时间看望长期生病的母亲,没有时间过问一下妻子和两个孩子的近况。他没有觉得自己有多不容易,因为每一名人民警察都一样舍小家顾大家、奋战在抗疫一线,“穿上警服就要有这份责任,我们这的每一名警察都是好样的,都值得我学习。”
党旗飘扬,军徽永存、警徽闪耀;从军3年、从警26年、入党27年;从军营到警营、从军人到警察,罗金荣转业不转志、退伍不褪色,始终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和军人优良作风,始终奋战在反恐维稳最前沿、疫情防控第一线,哪里有困难、哪里有危险,哪里就有他的身影,忠诚在心、使命在肩,不畏艰险奋勇向前,他无愧于头顶的警徽和胸前的党徽,用实际行动完美诠释了中国当代退役军人的忠诚本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