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突然来袭的新冠疫情,他深入最危险的医院一线,展现军队医务工作者和退役军人积极支援武汉疫情防控的感人事迹;面对澎湃奔腾的汹涌洪水,他前往最危急的防汛前沿,详实记录部队官兵和民兵指战员赶赴灾区进行抢险救灾的真实场景……他就是退役军人李山东,他用镜头记录下的大量珍贵影像资料,向社会传递最美退役军人形象,同时也激发广大退役军人永葆初心,继续秉持军人本色,为祖国建设添砖加瓦。

李山东正在进行后期剪辑制作工作
退役不褪色 用镜头捕捉军人风采
1996年12月,受到当兵的大哥影响,一直对军营充满向往的李山东如愿穿上绿色军装。十六年的部队生活培养了他不忘初心、永葆本色、勇于担当、争做表率的品质。期间,他立下二等功一次,三等功四次,并获得“全军优秀士官人才奖”。在部队,李山东一直都是从事新闻报道员工作。2013年正式退役后,他进入湖北电视台工作了两年,系统学习了专业的摄影、编导知识。2015年,有着电影梦的李山东积极响应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号召,成立了自己的影视工作室。李山东将镜头对准昔日战友,自发拍摄、编辑了很多反映退役军人感人事迹、取得优秀成就的新闻稿件,提供给中央电视台国防军事频道《军事报道》《国防军事早报》《正午国防军事》《老兵你好》等栏目,并广受好评。慢慢地,他成为了一名编外“军事记者”。他说:“战友亲如兄弟!军人情结一直在心里。我想通过镜头让全社会都看到退役军人,关爱退役军人;同时,也激发我们广大退役军人的荣誉感、责任感和使命感,积极为社会发展多做贡献。”

《国防军事早报》栏目播放李山东摄制的抗疫新闻
疫情是战场 组建志愿队深入抗疫一线
2020年初,武汉暴发新冠疫情,举国上下,万众一心支援武汉。大年三十晚上,李山东从微信朋友圈里得知军队支援湖北医疗队到来的消息,立即与军队媒体取得联系,与曾经的业务领导申请,以志愿者的身份加入前方报道团队。他成了军队前方报道组中一名特殊的成员。哪里有新闻事件、哪个方向人手不够用,只要一个电话,他就会出现在哪里。
为了能够拍摄到第一手影像资料,李山东与几名战友组成“老兵影像志愿队”,多次进入火神山医院、中部战区总医院、湖北省荣军医院采访拍摄。通过他们的镜头,让大家看到了医务人员们的不易,他们需要长期忍受着身穿防护服的闷热和不适,每天连续好几个小时工作在“红区”,不仅要为病人诊断治疗,还要给患者领饭、发饭,既当保洁员又当护工,这些镜头让更多的人了解到了什么是担当,什么是责任。在武汉封城的76天里,李山东一直没有回家,吃住在办公室,战斗在最前线,先后拍摄了《记者进入隔离区 记录坚守一线的“白衣战士”》《退役军人投身火神山医院建设》《湖北民兵全力投入抗击疫情狙击战》《退伍老兵推出“一元爱心菜”》《退役军人服务队 本色不改 冲锋在疫情防控一线》《见证武汉重启第一天》等100多条优秀新闻,传递了军人正能量,获得亿万网友点赞。

李山东(前排中间)与军队医务工作人员合影
永葆军人魂 勇担当敢作为传递正能量
2020年疫情期间,李山东还收到一份特殊的委托。委托人是湖北嘉鱼县人武部副部长伍良川,他的战友刘竞意于2008年5月因公牺牲,如今家中只有父母刘金明和杨立群两位年事已高的老人。伍良川在与老人的每天通话中,发觉他们声音像是感冒,受疫情影响,他不能前来武汉探望,因此委托李山东前往探望照料。
了解情况后,李山东积极协调武昌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和社区工作人员为老人家准备口罩、感冒药和菜米等生活用品。两位老人先后住院治疗,可惜的是,刘金明老人被确诊为新冠肺炎后,没能抵抗住病毒的袭击,不幸去世;杨立群老人经过一个星期的治疗,最终痊愈出院。从那之后,李山东只要有时间就上门看望杨立群老人,给她送菜和生活用品。
疫情刚刚缓解,李山东又投入到防汛抢险的志愿工作中,他赶赴到老部队所在的黄梅抗洪区段,拍摄了战友们以及民兵、退役军人参加防汛值守的新闻素材。李山东说:“自己拍摄的作品能引起观众的共鸣,为部队、为社会传递正能量,这才是自身的价值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