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分3秒460,这是爱尔兰雪橇手埃尔莎·德斯蒙德在北京冬奥会上第一次试滑获得的成绩,虽然很不理想,但这位以一己之力创建爱尔兰雪橇协会的女运动员从决定成为雪橇手到完成这次滑行,整整花了15年。
出生于1997年的德斯蒙德今年24岁,她的雪橇梦想于9岁时萌生。当偶然在电视上观看2006年都灵冬奥会雪橇比赛时,她就被雪橇运动的速度、技术和运动员的自信所感染,立志成为雪橇手并踏上奥运会的舞台。
作为一名出生于英国的女孩,她本可以像其他运动员一样,在当地雪橇协会的帮助下接受正规训练,心无旁骛地不断提升水平后,最终代表英国参加冬奥会比赛。然而,这位倔强的女孩却选择了不一样的道路,成为爱尔兰史上首位雪橇运动员。
“让我做出这样选择的理由很多,英国队那段时间频繁更换雪橇教练是其中之一。这也让我意识到代表英国参加奥运会并没有那么有吸引力,所以我选择更换国籍,代表祖父母的祖国参赛。”德斯蒙德说。
代表爱尔兰参加冬奥会雪橇比赛却并非一件易事,因为当时爱尔兰并没有雪橇协会,如果没有协会那她就无法获得参赛资格。在几经思索后,德斯蒙德在2020年成立了只有她一名运动员的爱尔兰雪橇协会,协会主席由她的父亲兼任。
谈到这段经历时德斯蒙德表示,当决定代表爱尔兰参赛时,她完全不知道需要做这么多的准备工作:成立公司并将其转变为协会,制定协会章程和发展方案,到处寻找资金支持并处理行政和后勤工作,征聘协会工作人员……政府的补贴资金并不能充分满足协会的正常运转并支撑她的参赛开支,为此德斯蒙德只能拿出自己全部的积蓄投入其中。
“那段时间确实非常艰苦,但我到现在都没有感到后悔过,甚至可以说这依然是我雪橇生涯中做出的最好决定之一。协会的成立不仅让我有了决定参加哪些比赛的自由,也能向更多的人展现雪橇运动的魅力。”德斯蒙德说。
作为一名非职业的运动员,德斯蒙德目前刚从医学院毕业并成为一名普通的实习医生。但是,在疫情期间成为医生并且兼顾雪橇比赛和训练,这个过程也非常艰辛更无比残酷。
为了备赛北京冬奥会,德斯蒙德本打算休学两年专注于雪橇比赛和训练,但新冠疫情的暴发让她放弃了这个计划,因为“这个世界需要医生,我需要尽快成为一名医生帮助更多的人”。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为了在完成课业的同时达到参加奥运会的标准,她只能早起晚睡并利用休息日进行训练。每次旅行去比赛,她的行李中都会带着书和一台笔记本电脑用来学习和听课,有两门主要科目的考试都是在车里完成的。
“有时候我自己都痛恨那个只看了一场电视直播就想上场的小女孩,不过最后我还是坚持了下来。”德斯蒙德说,“过去爱尔兰从来没有在奥运赛场滑行的雪橇运动员,现在我来到这里就证明了爱尔兰人也可以玩雪橇,甚至玩得很好。”
德斯蒙德认为自己在北京几乎没有可能争夺奖牌,她将这次参赛看作是为2026年冬奥会积累经验,并希望能有更多孩子在看到她参加的比赛后投身雪橇运动,就像16年前的自己那样。
“这个世界给了我无数个放弃梦想的借口,但我最终没有选择放弃,我为此无比自豪。”德斯蒙德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