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解放军报

军营观察丨一名士官教练员眼中的“实战化”

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 作者:胡勇华 发布:2022-01-25 06:35:50

幻灯片 手机看 分享到

一名士官教练员眼中的“实战化”

■胡勇华

人物小传

胡勇华,男,湖南衡南人,三级军士长,现任西部战区空军某雷达旅技师。2次获评全军士官优秀人才奖二等奖,2次获评空军百名优秀雷达操纵员,荣立二等功、三等功各1次。

入伍20年,熟练掌握7型雷达装备的操作技能,先后参加40余场实战化演习,保障空情60多万批次,合格率100%。

编写的《四会教练员工作手册》和《雷达操纵员工作手册》在全旅范围内推广;带头攻关的《某型雷达目标回波数据采集》成果被空军机关采纳,并参加空军雷达专业远程开放课堂教学授课。

先后赴30多个雷达站教学,带教近百名业务骨干;撰写40多万字战训成果文章,近8万字在报刊发表。

基层官兵对实战化训练的思考,就像太阳升起一样,每天都是新的。席博博摄

元旦刚过,我又一次坐在讲台前,和战友交流自己的实战化演训经历。

此刻,习主席签署的2022年开训动员令,在我脑海中回响。“紧盯科技之变、战争之变、对手之变”这句话,让我思考更多。

窗外的阳光,洒在训练教室里很是温暖。望着一双双渴望的眼神,我的思绪一下子被带入15年前:我所在的部队组织某型雷达改装训练,我被选拔为教练员,开展新装备训练和教学。

那是我第一次担当教练员的角色。后来,我一步步取得了更高等级的教练员资格认证。再后来,空军组织雷达专业远程授课,我从44名教练员中,争得了一席之地,站到空军讲台上授课。

作为一名雷达老兵、一名“草根”教练员,我亲眼目睹、亲身经历了雷达兵部队的实战化训练之“变”。

那么,“实战化”到底是什么?

戈壁滩上,夹杂着沙尘的风撩动着我的思绪,我一直在思考:是发现新装备背后的“隐蔽功能”?是探秘赢得团队比武竞赛的“数字对比”?是应对无形空间演练场的“突发干扰”?还是琢磨消除专业岗位间的“能力差异”?

是这些,但又不止于这些……

透过方寸之间的雷达屏幕,遥看万里空天的实战化训练变迁,雷达兵从输送情报的幕后走向信息制胜的前台,雷达装备从人工操作升级到半自动化操作,作战样式从单一兵种作战到诸军兵种联合作战。

是这些,但又不止于这些……

变化接踵而来,对“实战化”的感悟愈加深刻。我眼中的“实战化”:更多的是内容与形式的“实”,过程与结果的“战”,思想与武器的“化”!

思考之一

“意外”发现的操作方法,缘何成为喜出望外的“绝招”

一部装备的作战功能到底怎么样?

有人说,拿着装备使用说明书比对一下就知道了。事实真是如此吗?

好比一部手机,绝大多数使用者用到手机报废也远未“穷尽”它的功能。这也折射出一个道理:很多时候,装备作战功能的挖掘,限定在使用者对操作方法的掌握上。

一个秋日,西北某军用机场,一架新型战机从跑道起飞,在天空中留下一串尾迹。

这个飞行动作,在雷达屏幕上,只是一道缓缓移动的绿色线条。

以前,雷达情报主要靠人盯着雷达屏幕,随着天线转动,搜索发现空中目标,然后手动录取目标位置信息,直至目标消失。遇到多批量空情时,操纵员很难全面兼顾。

如今,新型雷达实现了半自动化,“它会一直盯着目标位置信息”,让操纵员可以把时间放到分析研判上。

新装备列装,不仅带来了操作体验上的改变,更为部队战斗力建设提供了更优的“硬件”基础。摸着键盘上一个个崭新的按钮,我激动地告诉搭档:“好装备不能在我们手里‘贬值’啊!”

它还有什么“绝世武功”没被挖掘出来?我一边跟踪搜索目标,一边在雷达上“捣鼓”。

无意间,我点击了一个功能键,屏幕上跳出一个对话框。一一对应操作之后,没承想,显示器上的目标信号发生了魔术般的变化:不但更加立体,还能通过多种角度来甄别目标数量,操作方便且准确率更高。

雷达判定目标数量是一个公认的技术难题。这一招,真有点“神来之笔”的感觉。我查阅了30多本雷达专业书籍,向厂方教员和兄弟部队分别询问,并没有发现相关的记载。

这次“意外”的收获,坚定了我继续探索下去的决心。利用半年时间,我结合日常战备值班总结的真实案例和采集的大量图片资料,动手编写了一本《雷达三维判性手段》教程。这个教程,获得了空军预警监视系统创新成果奖。

一年后的夏天,空军一场对抗演习拉开战幕。那天,上级通报“敌”目标为2架。我运用自行总结的操作方法甄别,却发现目标只有1架!

怕自己算错,我再次重复操作动作,认真分析研判,结果还是1架!

我如实向上级报告自己的判断结果和判断依据。经查证,我的判断是准确的。后来,这个操作成了该型号雷达判断目标数量的“必杀技”。

答案,在改装训练中越来越明朗:新装备科技含量高,说明书也未必能“穷尽”其功能。倘若我们训练止于眼前那本说明书,那一张纸就会成为实战化训练中“捅不破的那层纸”。

不难想象,如果“捅不破的那层纸”总是搁置于此,新装备的许多“高招”“绝招”就会成为束之高阁的“隐藏功能”。

思考之二

只有1名冠军选手的雷达站,缘何赢了拥有5名冠军选手的雷达站

那一年初冬,贺兰山下,寒气逼人。漫山遍野的沙砾与枯枝,宣告着又一个冬天的来临。

一场空军雷达兵实战化军事比武竞赛拉开了战幕,23支参赛队伍在这里排兵布阵。

清晨时分,刮了一夜的沙尘暴使掩体外堆积的沙子已近1米高,哨兵全身落满了尘土。

前来参加比武的某雷达站站长康磊,拍打迷彩服上的沙尘,快步跑入战位。

在他带领的队伍里,只有雷达技师赵叶峰1人曾夺得过比武单课目冠军。他们的对手,是曾产生过5名单课目冠军的雷达站。

强弱,似乎不言而喻。但是,战局的发展,很快令观战者“大跌眼镜”。

一路奔袭行军,一路过关斩将,康磊带领官兵巧妙应对侧翼“敌情”,伪装避“敌”跟踪。到达雷达阵地,官兵全线紧急展开作业。

“通电完毕!”“开机!”“发现目标!”漫天黄沙中,他们以架设撤收装备和搜索发现目标用时最快的成绩,摘得桂冠。

数学中,5和1作比较,不言而喻,5>1。然而对实战而言,5和1的关系,却不能做如此简单衡量,其中一个决定胜负的关键因素就是团队效应。

拥有5个冠军的雷达站,席位上坐的都是专业高手。然而,此次考核中,他们明显默契不足,看上去有些节奏不合拍。

拥有1个冠军的雷达站,成员们历经多次任务磨练、磨合,虽然“名不见经传”,但一到关键时刻,一个眼神、一个动作就能明白搭档的想法,彼此间相互信任、紧密衔接,最终赢得高分。

身为考官,比武现场上的这一幕令我印象深刻:装备架设和撤收时,康磊身先士卒,其他人个个你追我赶,小到抬一根电缆,大到运转一个方舱,人人都像那个永不放弃的“许三多”。

“磨合”的聚光,赢来胜利的荣光。正午时分,康磊带领他的团队登台领奖。阳光照在金灿灿的奖牌上,这是他们通力合作摘下的胜利果实。

战争是人的战争,团队的主导因素是人,更是“人的结合”。一个单位拥有多个冠军选手,并不代表整体作战能力一定强。相反,一个单位只有1个冠军选手,也不可忽视其他选手的“团队力量”。

这次“出人意料”的比武,不仅使我,也使更多指战员思考:未来的胜战之基是体系,没有体系训练怎能体系作战?只有让“体系练、练体系”成为新常态,才能登临未来战场的制高点。

思考之三

“等等看”的求稳心态,让我错过了什么

那年盛夏,渤海之滨,一种新型无人机成为诸多前来参加演训部队的“磨刀石”。

坐在雷达屏幕前,我和搭档屏住呼吸。天线一圈一圈扫视,时间一分一秒流逝,信号正在一点一点增多。

突然,屏幕上的一个扇区内,一个信号点闪烁了几下。“等等看,让它飞几圈。”我跟搭档说。

尽管我们可以肯定这个信号有80%的匹配率,但我想要更高的把握,就是这20%的等待,让我错过了战机——

突然,屏幕上落满了密密麻麻的雪花点,目标信号被完全淹没。

“遭遇电子干扰,采取技术措施反制。”我当即选定反干扰操作模式。由于目标高度太低,已达雷达盲区,最终我们还是没能捕捉到目标的踪迹。随后,参赛部队开展复盘,确认我们发现的信号就是无人机目标。

明明发现目标,我竟然让无人机在眼皮底下偷偷溜走。反思原因,“等等看”的“求稳”心态是错过了第一时间把握战机的根源。

面对陌生的对手,我心里还是“昨日”那种“十拿九稳”的战斗思维。其实,未来战场若都去等待这个“十拿九稳”的结果,战机就会一次次溜走。

当晚,我静坐在漆黑的靶场一角,潮湿的海风迎面吹来。我脑海中不断回放着目标被干扰淹没的那个瞬间,不禁思绪万千:比装备受干扰更可怕的是头脑中有“干扰”。

那段时间,我每天窝在雷达方舱里,反复研究气象环境、干扰特点对雷达装备性能带来的影响,有针对性地优化战斗操作。

又一个演练日,还是那架无人机。飞行数十公里后,目标的回波信号被我们准确锁定。突然,在海杂波干扰下,目标又“丢失”。我和搭档快速调整操作方法,终于抓住了这个反复消失的狡猾“对手”。

事后上级通报,我们是所有参演分队中上报空情质量较好的单位,研究的战法也受到上级的肯定表扬。

思考之四

跨区训练,我们到底“跨越”了什么

从军20年,参加过的实战化演训中,有“大餐”,也有“小炒”。

这一次的演训活动,带给我最充沛的“营养”,最悠长的“回味”——

空军在两个基地间开展体系对抗演习。与以往相比,这次演习更注重作战编组深度融合。同一时间,来自不同雷达旅的20名操纵专业骨干同步参与保障。

一架架战鹰升空鏖战,新型雷达方舱里,信号“挤满”显示屏,操纵员彭文敬手指快速敲击键盘,锁定跟踪战机。

在他身旁,来自兄弟部队的操纵专业骨干瞪大了眼睛,观看着这次演习空情保障。

四级军士长盖严如第一次见到这么多空情,“有些眼花缭乱”。下士操纵员隽壮感慨地说:“这是我见过最揪心、同时也是最过瘾的空情任务保障。”

地域位置不同,保障要求不同,也导致不同雷达站官兵的操作处置能力之间有一定差距。对于此次“雷达兵跨区训练”,我的理解是——

正如驻守繁忙航路上的雷达兵,对大批量、多批次的空中目标处置能力较强;邻近机场、听惯了飞机轰鸣的雷达兵,对航空兵的战术战法有更精准的理解把握。作为雷达兵,这种能力差异无法避免,跨区训练就成了解决这种差异化的重要途径。

跨区训练,我们到底“跨越”了什么?翻看彭文敬的履历,不禁感慨:兵龄7年,到过沿海,上过高原,参加过比武竞赛,执行过演习保障,是一名成熟的雷达操纵员。

跨区训练,我们到底“收获”了什么?某雷达站一名下士操纵员,从沿海地区轮训归队,微弱信号目标掌握更加准确;某雷达站一名中士操纵员,经过对抗演习洗礼,很快担起了新装备教学的重任……

没有横向比较,就难以纵向衡量。坐在雷达方舱里,我过电影般回顾轮训中的点点滴滴,渐渐明白:跨区训练,突破的不仅是区域划分、专业界限和装备限制带来的“原生性瓶颈”,更重要的是打破了官兵头脑中的许多“框框”。

演习刚结束,上士郭建伟打开系统重演功能,调看整个航迹的原始数据,分析延迟发现的原因。

“找准了短板弱项,就为今后开展实战化训练提供了依据。”郭建伟说。

放眼演兵场,跨区训练这道“桥”,跨越的不仅是能力短板的沟沟壑壑,更是大家思想上的高山大河。

凛冬,寒风吹过沙漠,柔软的沙丘反射出金色的亮光,一道道关于“实战化”课题的思考,就像荒漠中的骆驼刺,不仅在我的脑海中,也在更多战友的脑海中扎根生长。

1 2

责任编辑:尚晓敏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
数据加载失败,请确保在www.81.cn域名使用侧边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