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委员陈萌山说,2021年,我国粮食生产连续第十八年丰收,这在世界上绝无仅有,为经济社会大局稳定提供了有力支撑。
兜住兜牢底线,持续改善民生。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中明确指出:“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2022年全国两会期间,民生是最受关注的议题之一。围绕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不断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代表委员进行深入审议讨论。
过去一年,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脱贫攻坚成果得到巩固和拓展,社会保障力度加大,教育改革发展迈出新步伐,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百姓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进一步增强。
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国内生产总值增长5.5%左右;城镇新增就业1100万人以上,城镇调查失业率全年控制在5.5%以内;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左右;粮食产量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
回望来路,坚定前行,各地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加强社会建设。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上,一幅更绚丽的民生图景正徐徐展开。
新华社记者 丁林 摄
全国政协委员、河南省人民医院老年医学科主任黄改荣说,老年人要有乐观的心态,要积极参与社会活动。而社会也要以积极的态度看待老年人,主动创造条件,帮助他们实现老有所为。新华社记者 金良快 摄
全国政协委员益西达瓦说,我们不仅要守护好人民群众的每一分“养老钱”“保命钱”,还要进一步围绕低收入人口、残疾人、老人和未成年人等特殊群体,通过提升保障标准、拓宽就业渠道等多种方式,不断巩固拓展保障成果。新华社记者 黄敬文 摄
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首钢集团总建筑师吴晨围绕“建筑共生、居民共生、文化共生”的“共生院”理念提出,为老街坊、老住户量身打造体现“老胡同新生活”的人居环境。新华社记者 李鑫 摄
全国政协委员、首都医科大学全科医学与继续教育学院院长吴浩说,在疫情防控中,我们始终牢记一个宗旨: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只要人人提升自我保护意识,认真配合防疫,就会“守得云开见月明”。新华社记者 金良快 摄
全国人大代表李永莱围绕扛牢保供电责任、为助推乡村振兴作出新贡献发言。新华社记者 李响 摄
全国人大代表官启军说,高质量的教育意味着学生的全面发展。新华社记者 严赋憬 摄
全国人大代表李叶红在代表团分组审议发言时向大家展示当地引进的新品种碧根果。新华社记者 施雨岑 摄
全国人大代表扎西江村说,西藏很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带动老百姓在家门口获得就业机会,建议进一步发展长期性、规模性的产业,提升群众就业的稳定性和持续性,让老百姓能长期稳定增收。新华社记者 熊争艳 摄
安徽省合肥市泰山路幼儿园的小朋友在开学典礼上体验“旱地冰壶”游戏(2月16日摄)。新华社记者 周牧 摄
这是在南昌大学举行的“百场校招”活动现场(2021年10月23日摄)。新华社记者 彭昭之 摄
在辽宁省铁岭市铁岭县新台子镇西三家子村,万鑫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把机械化收割下来的水稻装车(2021年10月20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杨青 摄
这是位于重庆市大渡口区的重钢崖线山城步道附近景色(2月15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王全超 摄
返岗务工人员在重庆西站乘车(2月16日摄)。新华社记者 唐奕 摄
在山东省日照市岚山区黄墩镇“如康家园”残疾人之家,工作人员为老人梳头(3月1日摄)。新华社记者 郭绪雷 摄
这是试运行的复兴号列车行驶在西藏山南市境内(2021年6月16日摄)。2021年6月25日,全长435公里、设计时速160公里的拉林铁路建成通车,西藏首条电气化铁路建成,同时复兴号实现对31个省区市全覆盖。新华社记者 觉果 摄
在位于河北燕郊的燕达金色年华健康养护中心,从北京来养老的吕伟业(左)和李战平在散步(2021年10月11日摄)。新华社记者 彭子洋 摄
游客在位于海南省海口市的中免集团海口日月广场免税店购物(2月3日摄)。新华社记者 杨冠宇 摄
即将入住雄安新区容东片区E组团安置房的居民展示钥匙(1月17日摄)。新华社发
在山东省枣庄市妇幼保健院儿童ICU病房,医护人员为完成靶向治疗药物诺西那生钠的4岁脊髓性肌萎缩症患儿加油鼓劲(1月1日摄)。新华社记者 郭绪雷 摄
在湖南省长沙市长沙县果园镇杨泗庙社区,医务人员指导居家老人用药(2021年11月12日摄)。新华社记者 陈思汗 摄
人们在上海举行的第四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参观(2021年11月5日摄)。新华社记者 李响 摄
在上海市徐汇区凌云街道凌云新村社区,放假的孩子们在一起玩耍(1月18日摄)。新华社记者 刘颖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