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解放军报

托木尔峰下的坚守

来源:央视网 作者:张仕渠 崔东浩 邓榕乙 发布:2022-03-22 17:00:18

幻灯片 手机看 分享到

托木尔峰,海拔7443.8米,是横亘新疆天山山脉的最高峰,在维吾尔族语里是“铁峰”的意思。新疆军区库尔干边防连英沿前哨班地处托木尔峰南麓,自然环境恶劣,守防条件艰苦。一代又一代边防官兵用青春和热血在高原上谱写了“坚韧不拔、迎难而上、勇攀高峰”的忠诚坚守。

哨所有棵“老云杉”

清晨的第一缕阳光透过云层给天山托木尔峰罩上一层朦胧的轻纱,四级军士长刘强在英沿前哨里像往常一样开始给营区的云杉浇水。

今年是刘强来到这片高原的第十六年,因为在哨所待的时间最久,又最爱在营区种云杉树,大家都亲切地称呼他为“老云杉”。

哨所地处天山深处,距离最近的县城也有200多公里,途中还要翻越两座4000多米的雪峰。2006年,电视剧《士兵突击》在全国热播,列兵刘强不止一次问自己:“如果我到了草原五班,我会做什么有意义的事呢?”那时的他,始终没有找到答案。

2010年,连队要选派官兵进驻前哨。那时候哨所只有几间由钢板搭建而成的板房,风呼啸着不分昼夜地从四面八方灌进来,这对刚进驻的官兵来说,适应严寒无疑是首要挑战。板房外是“风吹石头跑,天上无飞鸟”的荒凉,哨所内是“白天兵看兵,晚上数星星”的寂寥……相比“草原五班”有过之无不及,这让刘强一下子找到了答案,他没有丝毫犹豫第一个报了名。申请书上他坚定地写下几个字:立志边关书壮志!

从到哨所的那天起,刘强就在心里暗暗发誓,要将这里变得像家一样温暖。“一棵呀小白杨,长在哨所旁……”一个午后,刘强哼起入伍时在火车上听的歌儿,看着空荡荡的营区,突然找到了“许三多式”有意义的事——种树。挖坑、栽苗、培土,他小心翼翼地将云杉树苗种在了板房前,一推开窗户就能看见。“这下营区又多了一丝生机。”刘强高兴地说。

然而,春天种下的云杉最终没有活过那年冬天。刘强望着院子里的枯木心如刀绞、彻夜未眠。那晚他又想起了许三多的草原五班,“我一定能种活云杉!”下了狠劲的刘强开始查阅书籍,虚心向老乡请教。第二年一开春,刘强便赶忙找来树苗种下,给树苗埋土盖草、包裹涂白、定时浇水,天气转凉就用废旧的棉衣裹在树根周围,大雪纷飞就把雨衣披在树苗身上……几个月后,两棵云杉先后抽出新绿,哨所的绿色希望也跟着发了芽。那天晚上刘强做了一个梦,梦里哨所的云杉枝繁叶茂生机盎然……

作为驻守在边境一线的战士,常年与孤独为伴,与寂寞为伍,但当生命中最炽热的情感融入边防线,边关的一草一木也有了灵性。它们扎下根,有了魂,都成了祖国的化身。

“对我而言种下的云杉不仅是一棵树,更是陪伴我在这片孤寂土地上共同斗争的无言战友。”每当带新战士熟悉哨所时,刘强总是这样介绍他的云杉树。

又到一年退伍季,哨所几名老兵面临复退,临别之际,大家满怀不舍地在云杉树前合影留念,抚摸着昔日并肩作战的“老友”,回忆瞬间涌上心间。一天,刘强收到了一张照片,那是退伍老兵在云杉前的合影,他取出了一个被磨得光亮的铁盒,将照片放进去,这是第21张……

追星星的兵

如果你问中士徐兴高原最美的是什么,他会毫不犹豫地回答:是星空。

对于星星,徐兴有着说不清的情愫。徐兴的舅舅服役于新疆军区某旅,在他儿时的记忆中,舅舅一年只能见一次,少有的相聚时光里,舅舅总会摸着他的头讲起那片令他着迷的星空,“有一种星空像大海一样宽广,可以跨越冰川雪山,见过的人都会爱上。”在舅舅的描述里,那片星空也悄悄藏进了徐兴年幼的心里。

2015年,徐兴为了追寻心里那片星空毅然做出赴疆的决定。他如愿来到边防连,也见到了舅舅口中的皓月繁星。

可心之所向的地方并不像想象中那么美好,强烈的紫外线将这里每一名官兵的脸颊灼得通红,寒风席卷着山间的沙砾,如刀割一般打在脸上;这里的山太静了,静得让他感到恐惧;气压像巨石一样压得徐兴喘不过气。他不喜欢这片星空了,他想要离开这里。于是他拨通舅舅的电话,在电话那端,舅舅和徐兴说:他会爱上这片星空。

一年的时间,短暂却又漫长,年轻的面庞随着时间的流逝变得成熟冷峻,徐兴被连队选中补充进前哨班担负巡逻任务。

第一次踏上巡逻路,险恶的峭壁、刺骨的冰河、危机四伏的乱石堆无不考验着徐兴和他的战友们。随着海拔逐渐升高,空气越发稀薄,每向上挪动几步,就得停下来歇歇脚、喘喘气。他们经历过艰难的跋涉,终抵界碑。

漫漫长路里,徐兴体味到了书里描写的第一代阿里军人“走进阿里”的不易。“身前一座碑,身后万重山,当你看到界碑这一刻,你才会真正感受到‘中国’两个字的分量有多重!”班长刘强对徐兴说道。

当描红排笔接触到界碑的一瞬间,徐兴的心像被电击了一样。他感受到一种前所未有的“荣誉感”,感受到了祖国的需要,心中翻涌的情感在笔尖宣泄而出。徐兴突然意识到,自己的内心早已爱上这片热土。

那天晚上,徐兴抬头看着夜空,只觉得星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美,他在日记里写道:“这片星空下的每一寸土地都值得热爱。”

一年时间将近,徐兴再一次拨通舅舅的电话,舅舅问他:“明年留队吗?”

徐兴回想起耳边驼铃声,老兵亲吻钢枪,把不舍的热泪洒在地上的情景;想起秋风渐起,大棚里采摘瓜果,溢出篮子的喜悦幸福;想起站哨夜里战友温暖的陪伴……“留!”徐兴望着星空,目光坚毅而有力。

高原上的“中国石”

巡逻归来,在连队蹲点的副教导员艾尼瓦尔江·亚森用油漆在一块石头上作画,最后一缕阳光落下时,天山深处的石壁上,一面五星红旗耀眼夺目。

常年的高原生活让艾尼瓦尔江的头发逐渐稀疏,指甲凹陷发紫,黑色深深刻入面庞,形成边防军人特有的“高原黑”。

高原的生活很苦,边防军人的文化生活却别有特色。漫山遍野的高原之石,是这片土地馈赠官兵最好的资源。艾尼瓦尔江把这些边关的石头叫作“中国石”,因为他觉得它们有灵魂。这些石头常年陪伴官兵驻守祖国边防线,早已读懂了戍边军人的勇气与忠诚。

在艾尼瓦尔江的带领下,前哨班刮起“石头文化”热潮。官兵利用空闲时间在巡逻路两旁的山上用石头堆码“为人民服务”等字样的图案。官兵们把理想和报国热情倾注在石头上,沉睡深山的石头被边关将士的炽热情感唤醒,愈发坚毅,富有生机。

边关冷月,守防艰苦也甘甜。对艾尼瓦尔江来说,最幸福的事情就是工作之余在山上寻找漂亮石头。儿子出生那天,艾尼瓦尔江给儿子准备了一份特殊的礼物——一块“中国石”和一封信。

“亲爱的儿子,作为父亲我为缺席你的成长向你道歉,可爸爸是中国军人,祖国的土地需要爸爸和很多很多的战友像石头一样去坚守……”艾尼瓦尔江把礼物藏进橱柜,他说,他有一个梦想,希望儿子长大看到信后,还来这里当兵,像“中国石”一样铆在这片高原上,接替自己守护这片国土。

妻子曾对艾尼瓦尔江说:“高原又苦又累,当兵的那么多,又不缺你一个,你顶多算是‘强军路上的一块小石头’,还不如回家过日子。”

“只要祖国需要我,再平凡的小石头也能闪闪发光。”艾尼瓦尔江说,这些驻守在这里的边防军人,就像屹立祖国边关的石头,他们内心装着祖国壮阔山河。

夕阳下,哨所旁,红色的“中国”大字在雪山和余晖的映照下,熠熠生辉。

 

 

责任编辑:孙悦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
数据加载失败,请确保在www.81.cn域名使用侧边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