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解放军报

新时代英模谱宣传活动丨缔结民族团结之花的“红军传人”

来源:宁夏武警微信公众号 作者:王卓 安军 王瑞 责任编辑:黄敏 发布:2022-12-09 15:00:35

幻灯片 手机看 分享到

吴忠支队某中队是一支传承着红军血脉的过硬中队,多年来,官兵始终以习近平强军思想为指引,在深入学习领悟蕴含其中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中,武装头脑、塑造灵魂、指导实践,把对党的绝对忠诚始终融在到官兵的血液里、根植在官兵的头脑中。

中队先后被公安部授予“四好五好”先进中队荣誉称号,被武警部队表彰为执勤先进中队、先进团支部、先进基层党组织、拥政爱民先进单位,14次被总队评为基层建设标兵(先进)中队,被自治区表彰为“五四红旗团支部”、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和双拥工作先进单位等。2012年被武警部队表彰为执勤先进中队、2013年被武警部队表彰为拥政爱民先进单位和学雷锋先进集体、2016年、2017年被武警部队表彰为基层建设先进中队、基层建设标兵中队、2018年被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表彰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单位,荣立集体一等功2次、二等功3次、三等功9次。涌现出被国家体委授予“新中国体育开拓者”荣誉称号的马成东,第六届“中国武警十大忠诚卫士”郭春耀,第十二届“中国武警十大忠诚卫士”“全军优秀基层干部”、“全国五四青年奖章”获得者杨开飞,第六届“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宋林俊、“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宋林俊、自治区第二届“宁夏好人”杨军成等一大批先进典型。

传承优良传统,培育有灵魂的革命军人。

积极挖掘整理中队历史,大讲中队历经13次改编整编而矢志不渝跟党走的坚定信念,通过利用驻地豫海县回民自治政府旧址、红军西征纪念园等红色文化资源搞好革命优良传统教育,引导官兵在触摸历史脉络中深烙忠诚印记、深扎军魂之根。认真凝练中队80多年建队史的文化精华,把优良传统、经典战例、先烈模范搬进门厅橱窗、印成资料卡片、编成标语口号、制成故事集,创作传唱《红军从这里走过》、《红色的中队热血的兵》等歌曲,使官兵在潜移默化中牢记传统,在多维空间中感悟传统。常态化组织官兵学习感悟革命前辈战争年代视死如归、和平年代永葆本色的精神特质;每遇重大事件、敏感问题,及时组织官兵学习上级的指示精神,坚决用党的声音统一思想、凝聚意志、规范言行,做到噪音杂音不入耳、大是大非不含糊。

继承进取精神,培育有本事的革命军人。

坚持用中队艰苦卓绝的奋斗历史教育官兵,引导官兵自觉增强打赢制胜、争创一流的本领素质。组织官兵认真学习习近平强军思想,深入形势任务教育,引导官兵牢记职责使命,大力营造“时刻想打仗,一切为打仗,确保打胜仗”的浓厚氛围,先后圆满完成石狮镇汽修厂火灾扑救、河西镇建新村抗洪救灾等急难险重任务26起。结合可能担负的任务实际,在完成规定科目训练的基础上,主动增加方言运用、卧底周旋等训练,练就官兵过硬技能;有意识设置险局、危局、困局,有针对性地进行追击、伏击和突袭等多项战术训练,锤炼官兵心理素质;定期邀请有经验的缉毒民警传经送宝,让参与过缉毒任务的官兵交流心得,丰富官兵战斗经验,先后配合公安机关成功实施缉毒抓捕数十次,抓获毒犯上百名。

秉承英勇作风,培育有血性的革命军人。

中队坚持把培育官兵的虎气、豪气、锐气作为弘扬传统的重要内容,不断积蓄官兵逢敌亮剑的底气。将山城堡战役、庙山毙匪首等20多个经典战例编印成教材,作为理论学习、政治教育、战法研究的“必修课”,每逢开训动员、比武竞赛、遂行任务,都要组织官兵参观荣誉室、重温战斗历程,引导官兵从光辉战史、经典战例、英雄事迹中汲取精神营养,传承血性基因。组织编写《中队战斗故事集》,将“首任军事主官”马和福、“新中国体育开拓者”马成东、“缉毒先锋”郭春耀、“卧底英雄”杨开飞等40多名英模事迹编成《英模谱》,积极开展“学英模、忆传统、明职责”活动,培育官兵困难面前敢上、险境面前敢闯、生死面前敢冲的勇气魄力。中队战士杨鹏在支队五小工集训期间,与其他4名官兵勇救落水儿童事迹被新华社等多家媒体报道。

延承鱼水情谊,培育有品德的革命军人。

中队持续深入开展爱民助民和精准扶贫活动,为促进驻地民族团结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积极奉献力量。针对驻地同心县少数民族占比90.51%的实际,始终模范遵守民族地区风俗习惯,常态组织官兵开展“红色基因八进入”活动,使党的声音根植于驻地各族群众心中。中队先后被自治区表彰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军民共建先进单位”,2018年中队被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表彰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单位,2022年指导员安军被吴忠市表彰为“双拥模范城创建工作先进个人”。大力开展“3+1、1+1”春雷芬芳捐资助学、义务献血、植树造林,常年帮扶孤寡老人,累计资助困难学生200多名,捐款5万余元,捐物700多件,献血3万毫升,植树2万余棵。常年与同心县菊花台村、张家树村持续开展“支部共建、书记帮带、党员结对”活动,与村民共学创新理论、共析致贫原因、共谋脱贫举措,积极援建牛棚、羊圈、蘑菇棚等致富设施,建设军民文化广场、军民连心桥以及学校操场、少先队员活动室等基础设施,购买扶贫牛羊,倾心竭力为驻地群众做好事、解难事、办实事。2019年11月,菊花台村和张家树村成功摘下“贫困村”的帽子。

文字:王卓 安军

图片:王瑞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
数据加载失败,请确保在www.81.cn域名使用侧边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