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解放军报

让双拥传统薪火相传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作者:王强责任编辑:郭妍菲
2023-01-13 09:01

“军民团结如一人,试看天下谁能敌”,永远是颠扑不破的真理。80年前,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针对军地关系中的实际情况,在革命圣地延安兴起“拥军优属,拥政爱民”运动,得到全国各抗日根据地的广泛响应和积极推广。双拥运动的开展,对于密切军政军民关系,加强军队建设,巩固和发展抗日根据地,夺取抗日战争最后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并产生了深远的历史影响。从硝烟烽火中一路走来,“双拥运动”饱含着丰富而厚重的精神意蕴,成为我党我军我国人民特有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双拥工作都是一项事关全局的基础性战略性工程,密切军政军民关系、加强军政军民团结都是须臾不可放松的重要任务。

2022年9月四川泸定地震后,西部战区陆军第77集团军某陆航旅出动直升机前往救援。新华社发

军爱民,源自人民子弟兵始终葆有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大爱之情,源自人民子弟兵始终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血肉相连,源自人民子弟兵不负重托、不辱使命的责任担当。人民军队完全彻底为人民奋斗,哪里有敌人,哪里有危难,哪里就有人民子弟兵。从积极参加支援地方经济社会建设,到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从圆满完成急难险重任务,到抗洪抢险、抗震救灾、抗击疫情等重大行动,留下一个个“最美逆行”“最美背影”“最美睡姿”,见证了人民子弟兵是人民利益的捍卫者,是人民信赖、人民拥护、人民热爱的“守护神”。实践证明,人民军队始终是党和人民完全可以信赖的英雄军队。

谁把人民放在心上,人民就把谁放在心上。民拥军,蕴藏着人民群众对子弟兵真诚的、无私的、无价的爱。从“最后一口粮做军粮,最后一块布做军装,最后一个儿子送战场”的生死与共,到“猪哇羊呀送到哪里去?送给那英勇的八呀路军”的鱼水情深,书写了军民血肉相连、共同奋战的壮阔篇章,将革命一程又一程地推向胜利。在战争中失去右眼的刘伯承这样感慨:“只要你是为人民大众的切身利益而战,战争夺去你一只眼睛,群众会给你千万只眼睛;夺去你一只手,群众会还给你千万只手!”

没有哪一种根基,比扎根人民更坚实;没有哪一种力量,比军民团结更强大。坚如磐石的军政军民团结,永远是我们战胜一切艰难险阻、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重要法宝。团结就是力量,团结就能胜利。人民军队的根脉,深扎在人民的深厚大地;人民战争的伟力,来源于人民的伟大力量。“双拥”,把军队和人民紧紧地连成一体,构筑起众志成城的铜墙铁壁。回望我军波澜壮阔的历史,双拥工作始终赓续红色血脉,为人民军队培植了深厚的群众基础、注入了强大的精神力量。战争年代,从抗日战争“陷敌于灭顶之灾的汪洋大海”,到解放战争“潮涌般的小推车和担架队”,再到抗美援朝“举国上下愿倾其物力财力”,深刻揭示“兵民是胜利之本”的战争法则,鲜明展示出中国军民愈难愈勇、愈险愈奋的英雄气概。和平年代,从组建退役军人管理保障机构,到设立烈士纪念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从建立健全功勋荣誉表彰制度,到制定英雄烈士保护法,广泛开展“双拥”和军民共建活动,一次次提振中国心、民族情、强军志的活动,建立起新型军政军民关系,铸就了牢不可破的军政军民团结。透过历史的剖面,我们清晰地看到,有了民心所向、民意所归、民力所聚,人民军队就能无往而不胜。

最伟大的力量是同心合力。我们的军队是人民军队,我们的国防是全民国防。不管形势如何变化,军政军民团结只能加强不能削弱。聚焦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坚定不移走好中国特色强军之路,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和战略工程,涉及部队和地方、关系经济和国防、牵动军心和民心。无论是推进军队建设发展“十四五”规划落实,还是巩固提高一体化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无论是巩固拓展国防和军队改革成果,还是加强军人军属荣誉激励和权益保障,地方党委政府和人民群众都是坚强后盾。强军兴军新征程上,我们必须倍加珍惜军政军民团结的大好局面,始终站在“群众的海洋里”,深化全民国防教育,协力推进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做好退役军人服务保障工作,让华夏亿万军民“团结得像一个人”,凝聚起实现中国梦强军梦的磅礴伟力。

《光明日报》( 2023年01月08日 07版)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