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月的风俗来源于祭月,严肃的祭祀变成了轻松的欢娱。据说此夜月球距地球最近,月亮最大最圆最亮,所以从古至今都有饮宴赏月的习俗。古时候南北风俗各异,各地风俗不一,中秋赏月活动的文字记载出现在魏晋时期,但未成习。到了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
中秋观潮的风俗由来已久,早在汉代枚乘的《七发》赋中就有了相当详尽的记述。汉以后,中秋观潮之风更盛。明朱廷焕《增补武林旧事》和宋吴自牧《梦粱录》也有观潮记载。
湖广江南一带,有在中秋节燃灯的习俗。无论是制灯船,还是瓦片叠,塔上燃灯,一盏盏明灯,都代表着人们丰收的喜悦和对美好年景的憧憬和祝愿,也表达了亲人团聚的欢乐。
桂花一般在农历八月十五前后开花,这也是中秋月下赏桂花习俗的由来。桂花的香味独特,四处飘逸,沁人心脾。在我国,桂花往往象征着团圆、幸福与吉祥,每逢中秋之夜,人们仰望月中丹桂,闻着阵阵桂香,喝一杯桂花蜜酒,欢庆合家甜甜蜜蜜,欢聚一堂,已成为佳节的一种美的享受。
“月饼”一词,最早见于南宋吴自牧的《梦梁录》中。后来人们逐渐把中秋赏月与品尝月饼结合在一起,吃月饼已经是我国南北各地过中秋节的必备习俗。月饼象征着大团圆,人们把它当作节日食品,用它祭月、赠送亲友。
中秋月明,神州各地人们同赏一轮明月,欢度传统佳节。
以“国风·港味”为主题的中秋彩灯会在香港维多利亚公园亮灯,迎接中秋节和国庆节。
中秋佳节将至,各地开展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迎中秋。
河北省石家庄市藁城区通安幼儿园开展迎中秋幼儿民俗主题活动,孩子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做月饼、猜灯谜,感受传统民俗的魅力。
近日,多地举办传统民俗活动,迎接中秋佳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