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兰州军区:西北边关唱大风

来源:解放军报作者:孙利波责任编辑:张硕
2016-02-05 04:02

西北边关唱大风

——写在兰州军区完成历史使命之际

■本报特约记者 孙利波

高原砺兵

诞生于家邦初定的峥嵘岁月,镇守在苍茫辽阔的西北大地。

追寻兰州军区60载辉煌历程,一个个浓墨重彩的篇章印刻履痕、闪耀军史,浸透着壮志豪情,承载着深厚底蕴,燃烧着英雄热血——

从气势恢弘的历史画卷中走来:丝路古道、边关烽火,金戈铁马、鼓角连营,黄沙百战、马革裹尸,雕弓挽月、誓破楼兰……一阕阕雄奇豪放、穿越千年的边塞诗篇,记述着护土卫疆的不朽功勋,构筑起中华民族铁血忠勇的华章。

从艰苦卓绝的峥嵘岁月中走来:陕甘宁边区留下大生产运动的身影,晋西北抗日根据地铭记反扫荡、反蚕食的壮举;保卫党中央、保卫毛主席,面对十倍之敌而不惧,青化砭、羊马河、蟠龙三战三捷,陇东、三边主动出击,彻底粉碎国民党对陕北的围攻。

从解放大西北的铿锵步履中走来:关中平原,“钳马打胡”传捷报;金城关下,浴血奋战克顽敌。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进军青海宁夏,挺进河西走廊,和平解放新疆,屯垦戍边固防,披荆斩棘、跋山涉水,一路势如破竹、一路凯歌高奏。

建国初期,为民族解放立下不朽功勋的原陕甘宁晋绥联防军(西北军区)与第一野战军整编为西北军区,1955年5月改称兰州军区。在此后一个甲子的岁月里,原兰州军区部队在党中央、中央军委正确领导下,以高举旗帜、铁心跟党的绝对忠诚,以箭在弦上、引而待发的备战担当,以为民造福、为民兴利的宗旨情怀,扎根大西北、保卫大西北、建设大西北、奉献大西北,为维护国家安全和统一、促进西北地区稳定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军魂永固:

绝对忠诚托起卫国戍边的精神高地

数九寒天,西北边关,冰封雪裹。

阿拉马力边防连官兵踏雪巡逻,一曲《毛主席的战士最听党的话》唱出了边防战士的忠诚:“毛主席的战士最听党的话,哪里需要哪里去,哪里艰苦哪安家……”

这首诞生于阿拉马力边防连的歌曲,是军区部队铁心跟党的真实写照。在60年建设发展史上,原兰州军区部队坚决贯彻思想建党、政治建军要求,始终以党的旗帜为旗帜,激励官兵矢志不渝铁心跟党、赤诚不改戍边守防。

1950年8月,新疆军区独立骑兵师成立由139名官兵组成的“进藏先遣连”,在总指挥李狄三率领下,奉命进军西藏、解放藏北。在历时1年零3天的悲壮历程中,官兵们克服重重困难,第一次将五星红旗插上藏北高原。包括李狄三在内的63人壮烈牺牲,连队被授予“进藏英雄先遣连”荣誉称号,137名官兵人人记大功,这在我军历史上绝无仅有。

65年后,一台以李狄三为原型的话剧《党代表》上演,以李狄三为代表的共产党人的崇高信仰、坚定信念和顽强斗志,引起官兵强烈共鸣。“枪听我的话,我听党的话”,忠诚因子深深地融入广大官兵血脉中,成为团结战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奉献有根,忠诚有魂。原兰州军区守防面积占国土总面积的三分之一,边境线约占祖国陆地边境线的三分之一,部队驻地环境复杂、条件艰苦、任务繁重,军区部队始终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铸魂育人,铸牢理想信念、强化精神支柱,一代代官兵绝对忠诚无怨无悔奉献,托起卫国戍边的精神高地。

天文点边防连驻守在海拔5170米的喀喇昆仑山腹地。这里长年冰封雪裹、空气稀薄、荒无人烟,氧气含量不足平原一半,最低气温达零下40多摄氏度,被称为“生命禁区中的禁区”。连队官兵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履行着“不让主权受损一分,不让领土丢失一寸”的铮铮誓言,先后有8名官兵把年轻的生命留在了风雪边关。

2015年8月,习主席签署命令,授予天文点边防连“团结战斗模范连”荣誉称号,号召全军和武警部队向该连学习。这是党的领袖、三军统帅对西北边防将士的深厚褒奖,也是对西北边防将士的殷切重托。

漫漫西北边关,有不少像天文点边防连一样的英雄连队:被中央军委授予“喀喇昆仑钢铁哨卡”荣誉称号的神仙湾边防连,被中央军委授予“卫国戍边模范连”荣誉称号的红其拉甫边防连,全军海拔最高的河尾滩边防连,全军封山期最长的红山嘴边防连……

条件越艰苦,信仰越纯净。每个连队都是一个坚不可摧的堡垒,每个连队都有一段荡气回肠的历史,每个连队都有一批永垂史册的英烈,每个连队都有一种令人感佩的忠魂。军区部队一代代边防官兵怀着对祖国、对人民的赤胆忠心,在祖国西部边疆筑起了一道坚固的钢铁屏障。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