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解放军报

藏区人民的好“门巴”——记空军特色医学中心援藏医疗队

来源:新华社 作者:高玉娇、赵建强、张卿晨 责任编辑:孙智英
2020-12-16 14:18:04

在新生儿病房,空军特色医学中心援藏医疗队队员(右)带教左贡县人民医院医护人员(左)实施静脉穿刺(7月17日摄)。新华社发(张洪涛 摄)

藏区人民的好“门巴”

——记空军特色医学中心援藏医疗队

高玉娇、赵建强、张卿晨

宽敞明亮的就诊区、齐全的诊疗设备、便捷的医疗服务……西藏昌都市左贡县人民医院,这座几年前还“满院子跑着老牛、粪便堆积成小山包”的医院,今年成为左贡县第一家集预防、医疗、保健和康复于一体的“二级乙等”综合医院。

可喜的变化,得益于“金珠玛米”(藏语意为“解放军”)的持续帮扶——2010年以来,空军特色医学中心接续选派20批149人次的医疗队,援建左贡县人民医院,建起一支厚德、精医、求实、奉献的医疗队伍,砸碎“因病致贫、因病返贫”这块小康路上的“绊脚石”。

走到农牧民身边去

左贡地处藏东南高山峡谷地带,从县城到最远的村子仅直线距离就有170多公里。

“牧民们住得分散,卫生健康观念比较落后,有病‘扛着’成了习惯。”首批医疗队队员、妇产科医生王玢回忆说。

“牧民不来,干脆我们找上门!”医疗队队员们谁都不愿意一直窝在医院里当“坐堂大夫”。

于是,在平均海拔3750米、年平均气温只有4.6摄氏度的高原上,有了一支既送医送药又宣传扶贫政策的医疗队。

最高的路,在海拔5200米的高山上,队员们看谁脸色不好了,赶紧递上氧气瓶吸一口;最窄的路,一侧是近乎垂直的岩石,一侧是散落着碎石的悬崖,汽车的后视镜几乎擦着石头蹭过去。

汽车走不了换三轮车,三轮车到不了就用脚,一茬茬的医疗队把左贡近1.2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跑了个遍。

巡诊路上,碧土乡龙西村孕妇松姆在自家牛棚里早产的娃娃,在妇产科医生的悉心呵护下保住了;扎玉镇然米村因严重白内障而丧失劳动能力的索朗措姆,手术后重新看到了蓝天白云和黑牦牛;旺达镇孟青村留守的80多岁老人卓噶群措,有了定期的“保健医生”……

“以前因病致贫在村子里比较普遍,有了解放军送医送药,很多户人家都重新有了劳动力,大踏步过日子了。”旺达镇孟青村党支部书记洛松益西说,“党给我们派来了好‘门巴’(藏语意为‘医生’)。”

留下一支不走的医疗队

“健康帮扶要‘输血’,更要‘造血’,医疗卫生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关键还是要激发内生动力。”第19批医疗队队长王向荣在医院着力统筹推进建科室和育人才的工作。

建立急诊科时,藏族医生旦真公布第一个报了名。医疗队队员、急诊科医生刘磊成为旦真公布的“老师”。

“师带徒”是医疗队带教当地医护人才的新方法,通过双向互选签约、制定带教与学习目标,激发医疗队队员和当地医护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

“老师手把手带教我们专业操作,督促我们学习专业知识,有老师带着,我觉得有方向、有奔头。”旦真公布越来越有干劲儿。

建科仅半年,急诊科就抢救了上百人的生命,成功率是100%。

通过一对一的“师带徒”、远程网络带教和外派进修,空军特色医学中心为当地医院培养出40多名医护骨干,帮建起眼科、皮肤科、儿科等急需专科10个,开展新型诊疗技术50余项。中心还先后援赠了新型螺旋CT、大型制氧机、检验化验设备等一大批诊疗设备。

2020年5月,左贡县人民医院高分通过评审,左贡人民拥有了“家门口”的“二级乙等”综合医院。

“健康帮扶工作要继续干下去”

最近一次年度统计,左贡县人民医院门急诊量约1.55万人次,患者对医院服务满意度超过95%。“医疗队甘于扎下来,真正帮我们把医疗卫生水平搞上去了。”医院党总支书记李健说。

医疗队队员中,有的马上就到退休年龄了仍然多次“请战”上高原,有的10年间3次进藏,有的由于高海拔环境留下了终生的视力模糊……

一茬茬的医疗队奔赴左贡,建起的是一支厚德、精医、求实、奉献的医疗队伍,砸碎的是“因病致贫、因病返贫”这块小康路上的“绊脚石”。

2019年12月,左贡县作为西藏最后一批贫困县(区),正式退出贫困县(区)序列。

“现在的左贡县人民医院,不仅是农牧民看得上病、看得好病的保障,也是左贡发展经济的强劲支撑。”西藏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员会对口支援办公室主任匡雪莲说。

“能够参与脱贫攻坚事业、为藏区农牧民奉献一份力量,是子弟兵的无上光荣。医疗卫生事业的建设没有终点,‘十四五’我们更要加劲儿干。”第20批医疗队队长程鹏说。

尽管配备了防晒物资,但经常外出巡诊、义诊的医疗队队员们,脸颊上都“飘”着两团“高原红”。队员们说,这是这片土地送给人民军医最珍贵的勋章。

(新华社拉萨12月15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