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解放军报

从塞外到戈壁,从高原到海岛,中国边关正在走向信息化、智能化

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 作者:陈德辉 陈俊铭 赖文湧 等 责任编辑:于雅倩
2021-12-29 06:42:46

情暖边关,热血难凉

今年以来,北部战区陆军某边防旅雪地执勤条件明显改善。图为官兵乘坐雪地巡逻车进行机动执勤。迟 博摄

提起边关,您首先会想到什么?

偏僻?寒冷?遥远?艰苦?

年终岁尾,我们奔赴东南西北踏访边关。

回顾这一年寒来暑往,惊喜地发现——

风雪边关,暖流奔涌!

边关温暖,因为越来越多的巡逻路不再崎岖难行,甚至有不少公路直接通到了边防连队门口,官兵执勤用上了巡逻车;

边关温暖,因为越来越多的高山哨所不再与苦寒相伴,很多点位安装了全智能、零排放、高效能的供热设备,官兵们训练归来,进门就像走进了春天;

边关温暖,因为越来越多的孤岛不再“看天过日子”,有的建起了“蔬菜工厂”,官兵们天天都能吃上新鲜蔬菜;

边关温暖,因为越来越多的偏远哨所不再与世隔绝、和时代脱节,有的开通了5G基站,有的实现快递“次日达”……

情暖边关,热血难凉。年终走边关,从塞外到戈壁,从高原到海岛,我们欣喜地看到新时代的中国边关正在走向信息化、智能化,新时代的边防军人依然在用青春和热血构筑坚不可摧的钢铁长城。

(于欣昊)

进出海岛 船随时可用

■陈德辉 陈俊铭 解放军报记者 赖文湧

“今天,是你们在部队过的第一个生日,连队为你们准备了生日蛋糕……”日前,驻守东海前哨某岛屿的东部战区陆军某海防连,精心组织了一场集体生日会,让数名上岛不久的新兵感受到家的温暖。

“以前,我们这茬兵过生日只能让炊事班蒸一个大面团,上面插上一支蜡烛,哪像现在这样还能买到精美的大蛋糕啊!”班长严海文的话里满是羡慕。

该岛远离大陆,岛上无居民,无民船通航,无民用基础设施,寄收快递一直是困扰岛上官兵的一件烦心事。有时,手机下单购买的东西,困在岛对岸,要隔上好几天才能送上来;有时,买到不合适的东西需要退货,却不能及时送到快递员手上。

官兵们的烦心事,就是旅党委的心头事。他们积极与地方政府和邮政部门沟通协调,合力构建现代化保障体系,采取换配新船、升级站点、新开邮路等方式,完善各个环节保障措施,补齐输送短板,打通物资进岛“最后一公里”和出岛“最先一公里”。如今,专门供海岛官兵使用的“双拥号”保障船,可以随时运送人员、物资进出。

集体生日聚会结束,列兵余文超与母亲视频连线:“妈妈,谢谢您送的礼物!”他母亲惊讶地说,“我昨天在网上刚下单,没想到你今天就收到了。”

组织倾力解难,官兵安心戍边。他们纷纷表示,一定把旅党委的暖心关怀转化为备战打仗、精武强能的不竭动力,心无旁骛坚守在祖国的海防一线。

“看天吃菜”成历史

■解放军报记者 陈典宏 通讯员 曾梓煌

一排排绿油油的蔬菜,在紫光灯照射下生机盎然;集装箱式方舱尾部的换气扇,不间断吹着徐徐暖风……年终岁末,冷风凛冽,可在南部战区陆军某海防旅某连“蔬菜工厂”里,一股春天般的气息扑面而来。

“自从有了‘蔬菜工厂’,连队官兵吃菜不再‘望天兴叹’。”正在操作台前忙碌的上士王国彪满脸自豪,“今年,旅机关为连队配发了光伏供电型‘蔬菜工厂’,我们‘看天吃菜’的历史一去不返啦!”

该连驻守的岛屿是一座无居民、无市电、缺淡水的孤岛,连队日常补给靠部队班船运输。然而,前往该岛必经“无风三尺浪、有风浪滔天”的“老虎口”,特别是一到台风季,淡水、蔬菜补给都成了难题。

想尽办法也要把菜种活!抱着这样的信念,一茬茬守岛官兵踏遍海岛,燕子衔泥般从石头缝里抠出泥土,用脸盆、水桶运回连队,垒起“袖珍菜地”,筑起挡风石墙……然而,贫瘠的土壤和不时光顾的台风暴雨,让种菜变得难上加难。

“保障力连着战斗力!”该旅军需营房科助理员廖江山介绍,全旅不少连队戍守海防一线,条件艰苦,保障难度较大。这些年,旅党委持续为基层解难,想方设法解决基层“菜篮子”问题。今年以来,机关加大经费投入力度,通过推广应用“蔬菜工厂”、恒温蔬菜大棚等新举措,让官兵“吃菜难”迎刃而解。

“现在,再也不用担心菜不够吃啦!” 指导员彭潇满脸兴奋地说,“‘蔬菜工厂’一经投入使用,月均产出约60公斤蔬菜,真正实现了天天都有新鲜菜!”

晚饭时间,某连餐桌上,一边是翻滚的红油火锅,一边摆放着绿油油的新鲜蔬菜,官兵们胃口大开,眼神里透着幸福的光芒:“山海有爱不觉远,我们身在海岛心不冷,戍边守防更安心。”

智能供热暖兵心

■张贻科 迟 博 解放军报记者 宋子洵

“司炉工逆袭!”

前不久,北部战区陆军某边防旅组织基础体能普考,让大家没想到的是,司炉工综合成绩均有较大提升。取得所在营第3名的某连司炉工、四级军士长孙洪亮欣喜地告诉记者:“这得感谢智能化供热设备!”

原来,该旅驻地日落时间早,冬季气温低,以往到了供热季,司炉工就会从训练场转入锅炉房,训练成绩难免下降。

“提高保障力就是提高战斗力!”该旅领导介绍,他们对全线40余个点位的锅炉实施改造,百余名司炉工走出锅炉房,重返训练场。

说起这项改造工程,21连连长房利伟十分兴奋。跟随他的脚步,记者来到锅炉房,只见雪白的墙壁、恒温水箱、智能温控标志格外显眼。房利伟告诉记者,升级后的锅炉用电热水暖取代燃煤供暖,连队干部不用再操心燃煤订购运输,司炉工可以远程监控其运行。他边介绍边拿出手机,点击进入锅炉远程监控页面,随着手指在屏幕上不停划动,供水温度、回水温度、电压电流等参数清晰可见。

19连连长张辉也对新锅炉赞不绝口:以往人工烧锅炉的方式无法确保室内精准恒温,“热得烦躁”“冷得突然”等情况时常发生,官兵日常生活得不到好的保障,训练执勤质效就会大打折扣。自从新锅炉落户连队,官兵每天都是温暖入眠,训练场上人人干劲十足、火力全开。

实施全线锅炉改造,是该旅党委今年年初定下的目标。这一年,他们不仅如期完成任务,还多次优化升级配套设备,全智能、零排放、高效能的供热项目暖了边关,更暖了兵心。

雪地战斗化执勤、极寒条件下勤务综合演练……连日来,该旅官兵全员投入到火热的耐寒训练中,一系列实战化演训课目亮相边防一线。

执勤巡逻 路不再漫长

■李德成 解放军报记者 郭丰宽

“过去巡逻要走七八天,如今只需要两天!”

12月19日下午,西藏山南军分区某边防团四级军士长青朝云执行完巡逻任务,开始撰写巡逻报告。

望着窗外山边渐渐浮现的霞光,享受着房间内温馨的环境,青朝云不禁感慨:过去人背马驮带着给养、住宿物资巡逻的日子,终于一去不复返了。他告诉记者:“这一切都是因为有了路!”

相比恶劣的气候,曾经让守边官兵饱受困扰的就是路。因为没有路,运送的新鲜菜变成风干菜、日报变成周刊。因为没有路,官兵与妻子孩子相见难。更让官兵着急的是,因为没有路,遇到突发情况,不能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处置……

终于在今年,随着一条巡逻公路的贯通,这里山不再高、路不再漫长,驻守高原多年的青朝云和战友们外出巡逻,也能坐上巡逻车了。记者了解到,近年来,为解决边防行路难问题,各级机关多次调研、实地勘察,攻克了一系列施工技术难关,将巡逻公路修到了边防连队门口。

巡逻公路的修通,是雪域高原军营变化的一个缩影。这几年,在上级关心下,为基层解难纾困的“暖兵工程”持续推进,营房越来越保暖洁净,餐桌上“四季常绿”,氧气进入了班排官兵床头,各种硬件设施跟驻平原部队没什么两样。

记者走访发现,边防连队驻防条件变了,但“老西藏精神”没有变。青朝云郑重地说:“现在有了好的条件,我们更要把本领练好,决不把祖国的领土守小了、主权守丢了!”

制图:贾国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