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解放军报

军营观察丨来自西陲哨所和东海小岛的新年梦想

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 作者:卫雨檬 刘郑伊 庞志鹏等 责任编辑:尚晓敏
2022-01-04 07:13:48

只问初心,无问西东

■34号军事观察员

伴着午夜的钟声,我们送走2021,迎来2022。

钟声过后,夜色依旧深沉。梦想仿佛总是以这样的方式实现——新旧之间,过渡并非分明;在默然的漫长时间里积累、孕育,最终新生于破晓。

如月之恒,如日之升。当时光的年轮刻下又一道印迹,神州大地上,许许多多心怀梦想的人们在奋力前行、为国担当。

当2022年的第一缕阳光拂过冉冉升起的五星红旗,天安门广场的国旗台上,上士张自轩又一次感受到了幸福和自豪。

2021年建党百年之际,张自轩在7月1日当天的庆典活动中担任升旗手。特殊的历史坐标,特殊的地理坐标,作为辉煌时刻的见证者,张自轩和战友们用火热的青春,忠诚守护着每一次国旗的升起。

在离地球400公里以外的“天宫”里,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和我们一同迎接新年。元旦这天,他们共看了16次日出。

仰望星空,脚踏实地。一代代航天人攻坚克难,用几十年的不懈努力让太空中留下了中国声音、中国面孔、中国足迹……新的一年,“问天”“梦天”实验舱计划发射,我们即将迎来中国空间站的正式建成!

清晨,“天宫”这颗最亮的星从遥远的天际掠过祖国上空。东海之滨,粼粼海面在朝阳下泛起金光。汽笛声响起,潜艇艇长薛永鹏走向码头,心中筹划着他新年里的第一次潜航……

“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犹如种子从不辜负泥土、雨露和阳光,那些曾经的浪漫梦想,都在奋斗中逐一变成现实。

在这个追梦圆梦的新时代,每一个坚持的身影都值得喝彩。

西南边陲,巡逻官兵在黎明出发,跋涉在崎岖的山路上;小岛之上,雷达兵紧盯眼前的屏幕,日夜守护着祖国的海防;大漠戈壁,点号兵在肆虐的风沙中清理铁路轨道;东北雪原,滴水成冰的户外,哨兵密切注视着边情……

只问初心,无问西东。在悄无声息的时间里,在黎明到来前的漫漫长夜里,每一个心怀梦想、坚持选择的我们,都会成为更好的自己。

2022年元旦假期,150名来自空军军医大学的医护人员,是在西安定点救治医院的抗疫一线度过的。用行动守望并践行梦想,沐浴在新年的阳光里,中国军人将不负使命、奋力前行!

时光如流水,在浩荡大河激起的浪花里我们看到,“水滴中有一匹马儿”。愿我们怀着希冀和动力,以梦为马,不负韶华,始终奔跑在人生的热爱里!

(执笔:卫雨檬)

西陲哨所里的新年心愿

■刘郑伊  庞志鹏

新疆伊犁军分区“冰川”哨所官兵巡逻。刘郑伊 摄

落日的余晖在天边的冰川上做着最后挣扎。渐渐地,一行人出现在晚霞中。他们像一群“白眉老人”,防寒面罩和眉毛被一层白霜覆盖,只露出一双双眼睛望着前方的哨所。

这是新疆伊犁军分区的“冰川”哨所。2019年1月1日,边防连官兵进驻这里。所以,2022年元旦既是新一年的开始,也是哨所的“生日”。

新 路

每次巡逻回来,“磕鞋”是官兵们首先要做的事情。跋涉在海拔3600多米的山路上,早晚温差近20摄氏度,一路奔波,鞋和裤腿会结成一块块冰坨。

清理完身上的冰雪,官兵们立刻钻进身后一间不足50平方米的房子里。这是他们在高山上的“家”。

吃过热腾腾的晚饭,一个日记本传到下士徐亚东手中。这是他第38次在本上写下一天的收获。

“我们每人每天轮流记录,称之为‘连史’也不为过。”连长彭诚文笑着说。

恰值哨所的“生日”来临,徐亚东决定在“连史”上写点有仪式感的内容。“那就记下我们的‘生日’愿望吧。”他心想。

拿着日记本,徐亚东找到了正在“磕鞋”的四级军士长谢部权。

谢部权舔了舔干裂的嘴唇回答道:“我希望新的一年里,不用再背着给养爬山了。”

想抵达“冰川”哨所,必须穿过丛林和暗流,越过陡崖与山丘。这条蜿蜒崎岖的边防小路,是哨所官兵们唯一一条“生命线”。

每到冬季,频繁的降雪令“生命线”异常难行。在谢部权的心中,最难走的是一段坡陡达60多度的山路。

刚过险坡,又遇激流。谢部权和战友们手拉手艰难地走过一段300多米的冰河。“与其说是‘走’,不如说是‘爬’。”老兵说。

踏冰而行,已然成为官兵巡逻时的常态。他们想过很多办法,给结冰路面铺煤灰、每周凿冰清路,都无济于事。马走在上面打滑摔跤,只能靠人力。3年来,运送给养成为哨所官兵的心头大事。

“这些问题即将得到解决。”连长彭诚文说。几个月前,上级已经拨了修路经费,准备对20多公里巡逻路的路面进行拓宽和改造,对几处容易结冰的路段进行特殊处理。

按照计划,新年开春后工程队上山勘测,在下个冬天来临前,就能完成对哨所“生命线”改造。那时,砂石路变柏油路、窄路变宽路……怀着对“家”门口这条新路的期待,官兵们内心倍感温暖。

新 婚

徐亚东拿着日记本走进宿舍,看到中士刘小龙正拿着画笔,仔细地在一块石头上画着什么。他另一只手拿着电话,向那一头的未婚妻时程玲保证道:“等这波疫情过去,我们就结婚,这回真的是最后一次延期了。”

2021年,原定于7月回家结婚的刘小龙因参加比武竞赛,给未婚妻时程玲的保证落了空。后来,推迟到12月的结婚计划又被一波疫情打破。

在时程玲眼里,刘小龙变成一个爱“画大饼”的人。“他说要回来给我做可口的饭菜吃,还要带我去丽江旅游,这些我都拿小本本记着呢……”时程玲说。

“回家结婚,把诺言都兑现!”刘小龙放下画笔,在日记本上写下了自己的新年愿望。

在“冰川”哨所,石头是最常见的东西。官兵们喜欢在石头上作画,用来对抗孤独。

于是,大大小小的石头画摆满了哨所,为白茫茫一片的“冰川”哨所增添了斑斓色彩。

现在,刘小龙画的是一个“婚礼现场”——石头上,穿着白色婚纱的新娘和身着军装的新郎偎依在一起。他打算把这块承载着美好愿望的石头带给时程玲,传递自己的爱意和思念。

当徐亚东问他心里是否想她时,这个一米八的大小伙儿变得不好意思起来。

“跟时程玲相处5年,我们在一起的时间不多。大部分时候,我许下的承诺都落了空,但她从来都没有和我真生过气。”刘小龙说,“以后有机会尽可能为她做些什么。真希望今年能和她把证领了,一辈子对她好。”

虽然想着要早点见到爱人,但这个元旦和春节,刘小龙还是选择在哨所坚守。“冬天执勤站哨、背运给养压力大,我身为指挥班班长,肯定不能这个时候脱离岗位。”刘小龙心里牵挂着未婚妻,也放不下眼前的“家”。

走出宿舍,看着刘小龙写下的那行新年愿望,徐亚东脸上露出了一抹微笑。

不久前,战友们背着刘小龙,悄悄联系上了时程玲。大家商量着过年前把这位准军嫂接来,让他们在驻地县城领取结婚证。

很快,一场有“预谋”的久别重逢就要实现了……

新生命

来到平房后的小院,徐亚东找到了下士张彦辉。他正在为果树裹上厚厚的稻草,生怕出什么差错。

“这里种着8棵苹果树,还有6棵梨树、6棵石榴树……都是战友们亲手种下的。”张彦辉说,山上的娱乐活动单一,这些果树是战友们精神上的寄托和希望。

在日记本上,张彦辉写下自己的新年愿望:养了这棵石榴树3年了,希望能看到它长出红扑扑的大石榴。

哨所的海拔在3千米以上,气候寒冷,起初几乎没人觉得果树能活下来。但官兵抱着“试一试”的想法,院子里的果树还是种了下来。

“不只是种活,我还想让它们开花结果!”张彦辉倔强地说。

不服输的张彦辉,干任何事都认真。他在哨所负责照料军犬“太阳”。每天,张彦辉都给军犬烧热水喝,肉也会浇上热汤再喂。几年如一日,他把“太阳”照料得威武强壮。

哨所的果树也一样。刚开始大家热情满满,到了第二年,只剩下张彦辉坚持给果树浇水。终于,石榴树开花了。

新年到来,果树披上了厚厚的积雪。虽然眼看叶子枯萎了,但能明显感到枝干里储藏着丰富的汁水和营养。阳光下,果树精神昂扬地立在哨所前。院子后方的墙壁上,“党叫干啥就干啥,雪山顶上要发芽”的标语分外鲜红。

屋外,冷风呼呼地吹着。突然,连长彭诚文叫住徐亚东,接过日记本并在下方画上了一个对勾。

每次巡逻队伍安全归来,彭诚文都会在当天的日记上打勾签字,代表全连官兵安全完成执勤任务。

徐亚东把衣领往上拽了拽,在呼啸的风中大声问道:“连长,您的新年心愿是什么呀?”

搓着手,盯着正在努力对抗寒风的小树,彭诚文说——

“我希望,这里的绿色,可以更多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