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西方工程師在參觀過坦贊鐵路後,感嘆地說︰“只有修建過萬里長城的民族,才能修建出如此高質量、高標準的鐵路。”
正是億萬人民的奮勇拼搏,匯聚起推動歷史車輪前進的中國力量。正因為有中國人民的團結奮斗,中華民族必將迎來偉大復興的光明前景。
一項項“潤物細無聲”的改變在申城發生︰全力實施垃圾分類且定時投放,大力推行老有所養、老有所樂,深化城市管理科學化、精細化、智能化……
新時代、新格局,重慶乃至整個西部必將在新作為中實現一個又一個新突破!
70年波瀾壯闊,中國金融業發展始終與國家經濟社會發展密切相關。
中原大地,豐收的小麥顆粒歸倉;江南水鄉,田里的中稻茁壯生長;東北沃野,秋糧作物播種完成……大江南北,糧豐農穩。
今年,內蒙古降水豐沛,風調雨順。
2018年,臨沂地區生產總值4717.8億元,在城市GDP百強榜中位列第47位。
一批科技“小巨人”企業正在吉林涌現,迸發創新活力。
構建開放型世界經濟是人類社會經濟發展的客觀規律,也是世界各國追求經濟進步的必然要求。
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強盛,總是以文化興盛為支撐的。
推動媒體融合發展、建設全媒體成為我們面臨的一項緊迫課題。
創新為魂,質量為本,誠信為根,這是任何品牌都繞不過的市場法則。
擁有近14億人口的中國消費市場潛力巨大,應該是不爭的事實。
近五年來,河南蘭考縣大膽改革創新,探索縣域新治,把強縣和富民統一起來,把改革和發展結合起來,把城鎮和鄉村貫通起來,交出了一份有示範價值的答卷。
辛識平︰脫貧路上起“華屋”
背靠青山,面朝田野,一排排白牆黛瓦的客家新樓在陽光下安寧祥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