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解放军报

岁月与坚守丨守在“星空下哨所”的人,你们还好吗?

来源:中国军网综合 作者:王子冰 段玮 责任编辑:张硕
2019-09-02 03:01:03

今天故事里的戍边军人,守着一个名为乌力杜尔贡的夏季执勤哨所。随着季节更迭“进点”“撤哨”,他们像候鸟一样“迁徙”,周而复始。

乌力杜尔贡,隶属驻守中蒙边境的新疆军区可可托海边防连。因额尔齐斯河流经,可可托海被赋予“蓝色的河湾”之名。连队下辖2个夏季执勤哨所,都以第一任哨长的名字命名。

对他们而言,坚守常常掺杂着辛酸和温暖的滋味。摆在他们眼前的更像一场搏击赛,“对手”有恶劣天候,有山高路远,有孤独寂寞。站在青春的擂台,他们坚守着、坚持着,每一次驻哨都收获成长,在他们的军旅人生留下不可磨灭的痕迹。

群山之间,星河璀璨……如今,运送物资保障的直升机定期飞抵这些“星空下的哨所”,替我们送去温暖的问候:守在乌力杜尔贡的人,你们还好吗?

请关注今日《解放军报》的报道——

守在“星空下哨所”的人,你们还好吗?

■王子冰 段 玮

艰苦与幸福——

每一次“迁徙”,像一场向着星空的跋涉

关上机舱门,载满物资的直升机轰鸣起飞。

从机窗向外望去,连绵起伏的群山缓缓向后飘移,蜿蜒的额尔齐斯河像一条洁白的玉带,将千山万壑紧紧相连。

机翼下,可可托海边防连被大山环绕,红色屋顶镶嵌在青山间,犹如宝石一般夺目。

直升机即将前往的乌力杜尔贡哨所,远在55公里外的山岭间。这看似并不遥远的距离,其实很遥远——

路险方知远。乌力杜尔贡是不通公路、不通电话、不通长明电的“三不通”哨所,从连队到哨所仅有一条盘旋于群山的小路,官兵骑马前往哨所,常常是眼望一个山头,却要走上大半个钟头。2014年之前,无论“进点”或“撤哨”都要靠人背马驮,官兵途中不休息,早上出发,直到黄昏前才能到达。

“尽管有了直升机保障,大多时候官兵‘进点’还是得走山路。”那天早上,指导员赖鹏望向远处,眼神中流露着牵挂……

原来,当日天刚蒙蒙亮,另一支“进点”分队,已经在哈萨克族下士、军马饲养员萨力哈尔和3名护边员的护送下,提前出发了——与他们同行的,是直升机无法“运输”的15匹军马——每到季节更替之时,这样的行程,对于进、撤哨所的官兵们而言,再熟悉不过。

45分钟,直升机飞越山岭,抵达乌力杜尔贡。日暮时分,远方橘色的落日余晖下,萨力哈尔和军马的身影渐渐清晰,哨所官兵骑马迎了出去。此刻,见到他们牵挂了一天的战友,每个人心里的石头都落了地。

西陲深山天气多变,一路上晴雨不定,萨力哈尔身上的衣服湿了又干,干了又湿,汗水的酸味裹挟着军马的体味儿……走近这位老兵,“进点”的艰辛如此真切。

“天黑后山里危机四伏,路上一刻不能停歇。”萨力哈尔拴上马,舀起一勺刚打上来的河水,咕咚咕咚喝了个痛快。此时,他的脸上还有被山风吹干的汗渍,爽朗的笑声穿透远山,“4个兵、15匹马,抛开奔波的艰辛不说,跑前跑后驱赶军马,也是个体力活儿呢。”

萨力哈尔回忆,他们曾途经一段断崖,一侧是垂直的峭壁,一侧是奔涌的河水,不足1米的狭窄山路仅容1匹马通行,人骑在马背之上双脚都要蜷缩着……

他还说,他最喜欢的43号军马,就是在通过这处险隘时牺牲的。

那年往哨所送给养,走到这处断崖,背上驮满食物的43号军马受到山坡落石惊吓,后蹄踩空……官兵们眼睁睁地看着它坠落山涧,眨眼间就被奔腾的河水吞没。这一幕,让在场的战友惊出一身冷汗,大家小心翼翼通过断崖。上士葛嘉含着眼泪回望深谷,急切地问着萨力哈尔,能不能想想办法救43号?

下马,沉默,眼前的滔滔江水如同不可逾越的屏障,官兵从未像那一刻般无奈……

入伍5年,萨力哈尔已在“进点”路上的几处险隘,往返不下10次。在他眼里,走上这条路,目的地永远比想像中更遥远,同时也充满了不可预知的危险。

还有一次,萨力哈尔和战友骑马下山接运给养物资,渡河时,军马迟迟不肯涉水。萨力哈尔看向对岸,只见一头成年的哈熊遽然闯进牛群,一巴掌砸下去,一头小牛瞬间倒地……萨力哈尔和战友赶忙掉转马头,藏身至附近树林中,直等哈熊离开才渡河赶路。

那天,直升机往返飞行5次,将人员和物资运送完毕。萨力哈尔说,直升机飞进哨所,带来更多军马驮运不了的物资,与骑马“进点”的方式相比,今天驻守“星空下哨所”的官兵,幸福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