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解放军报

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对备战打仗的贡献率

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 作者:彭 海 宋鹏飞 责任编辑:于海洋
2020-06-03 09:15:36

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对备战打仗的贡献率

■彭 海 宋鹏飞

内容提要

深入研究探索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服务保证备战打仗的作用机理,是贯彻落实习主席关于把战斗力标准在全军牢固立起来重要指示的必然要求。必须结合新的形势任务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点燃官兵心中的思想火炬,激活官兵备战打仗原动力,增强官兵的忧患意识,树起一心为战的行为标杆,强化谋战向战的行为养成。

我军思想政治教育伴随人民军队诞生而发端,始终坚持用党的主张和革命思想统一官兵意志、凝聚胜战力量。深入研究探索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服务保证备战打仗的作用机理,是贯彻落实习主席关于把战斗力标准在全军牢固立起来重要指示的必然要求。对此,必须努力做好这篇文章,使思想政治教育在新时代发挥更大的作用。

点燃官兵心中的思想火炬

革命战争年代,我们党正是通过强有力的思想政治教育,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远大理想植入官兵心中,从而使人民军队“具有一往无前的精神,它要压倒一切敌人,而决不被敌人所屈服。不论在任何艰难困苦的场合,只要还有一个人,这个人就要继续战斗下去”。实践证明,抓住思想政治教育这个中心环节,引导官兵树立崇高价值追求,就能凝聚起备战打仗的磅礴力量。实现这一跃升,仅靠简单说教是不行的,而要努力在实现个体利益与崇高价值追求之间架起桥梁,打通个体利益与崇高价值之间的思维链路。

列宁曾说,教育“不只是靠书本,而且甚至与其说靠书本,还不如说靠革命进程本身,革命使人打开眼界,使人受到政治锻炼”。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以宏阔的视野,在对复杂国际形势、我国发展形势以及安全环境的冷静分析中,在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与每一名官兵幸福生活的内在联系中,引导大家充分认识到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认识到中国梦、强军梦与每一位官兵个人理想追求的内在一致性,强化官兵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的价值认同,激发官兵履行使命任务的光荣感和使命感。

激活官兵备战打仗原动力

回顾我军历史,建军初期,我们党不掌握政权,我军没有统一的服装,更没有像样的装备,靠什么凝聚官兵的意志力量?毛泽东在《井冈山的斗争》中讲道:“经过政治教育,红军士兵都有了阶级觉悟,都有了分配土地、建立政权和武装工农等项常识,都知道是为了自己和工农阶级而作战。因此,他们能在艰苦的斗争中不出怨言。”抗日战争时期,他在《论持久战》一文中强调:“什么是政治动员呢?首先是把战争的政治目的告诉军队和人民。必须使每个士兵每个人民都明白为什么要打仗,打仗和他们有什么关系。”历史经验表明,我们正是靠着从阐明党的奋斗目标、使命任务与每一名官兵幸福生活的内在关联入手,把大道理讲得入脑入心。

当前搞好思想政治教育有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手段也多种多样。但在内容上,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下功夫把大道理讲活讲透。习主席在谈到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时指出:“主要问题是有的教育接地气不够、联系实际不紧,说不到官兵心坎里,激不起思想共鸣,没有找准穴位,打鼓没打到点子上。”这一重要论述,深刻揭示了思想政治教育产生效益的关键。“接地气”,就是把握官兵的所思所想;“激起共鸣”,就是寻求与官兵思想的同频共振效应;“找准穴位”,就是引导官兵充分认清崇高价值追求与自身利益的内在关联,把官兵内在的原发性动力调动起来。

增强官兵的忧患意识

忧患意识是备战打仗意识的基础和前提,没有忧患意识就不可能有备战打仗意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揭示了国家安危的根本,必须做到警钟长鸣、常备不懈。

百年之前的清政府为了抵御来自海上的威胁,筹建了号称亚洲第一的北洋水师。但很快盲目自大的情绪开始蔓延,部队纪律松弛、战备松懈,最终在甲午一战中全军覆灭。历史反复证明,备战打仗意识一时强不等于始终强,一时拥有不等于永远拥有。即使一时看似十分强固的备战打仗意识,但随着时间、地点、环境条件的变化,也会与现实要求出现差距。

兵之大事,莫贵乎忧患。如今,我们正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康庄大道上阔步前行。越是发展壮大,遇到的阻力压力就会越大,面临的外部风险就会越多,同各种敌对势力的斗争就会越激烈。我军多年没打过仗,长期和平环境对于军队备战打仗意识的销蚀作用不可低估。特别是随着官兵结构成分的变化,年轻官兵普遍缺乏对战争的直观体验和对危机的敏锐嗅觉。思想政治教育服务保证备战打仗,就是要坚持用党中央、中央军委和习主席对国际国内形势的判断统一思想认识,帮助官兵认清当前我们面临的复杂多变的安全形势,认清战争的威胁从未消失;切实汲取古今中外战争史上的教训,引导官兵认清忘战怠战的极大危害;组织官兵不断查找“今夜就打”要求下存在的差距,真正使备战打仗思想观念深深印刻于官兵心中。

树起一心为战的行为标杆

人不率则不从,身不先则不信。我国古代军事家总结带兵之道,明确提出将帅必须“正己化人”。《三略·上略》中说:“以身先人,故其兵为天下雄。”带兵人的示范作用,对于一支军队具有十分重要的引领效应。

革命战争年代,我军许多领导干部没有太多的文化,道理也未必比今天的教育者讲得好,就是靠着对党的无限忠诚,靠着对官兵的朴素感情,靠着以身作则、立身为旗的示范作用感召官兵。战场上并不用太多的思想动员,只用“看我的”“跟我上”的号召力,就能带领官兵打胜仗。

今天的思想政治教育同样离不开这一条,既要把道理讲透,更要率先垂范。能打仗、打胜仗,首先看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领导干部是否真正成为备战打仗的带头人。八路军129师旅长范子侠多次对部队讲:“我前进你们跟着我,我停止你们推着我,我后退你们枪毙我!”这三句话被誉为共产党人的带兵箴言。事实上,这也是将备战打仗意识深植官兵心中并转化为实际行动的教育箴言。领导干部心无旁骛研究军事、研究战争、研究打仗,真想打仗的事,真谋打仗的问题,真抓打仗的准备,真练打仗的本领,就能以自身的行动带动官兵把全部心思向打仗聚焦。

强化谋战向战的行为养成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思想政治教育在服务保证备战打仗上,如果所主张和倡导的在现实中得不到印证,所讲的道理就会变成空洞的说教。前些年,部队中谋战向战的氛围不浓等问题,无不与此有关。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军坚持“战斗力标准是军队建设唯一的根本的标准”,全部心思向打仗聚焦,各项工作向打仗用力,着力纠治和平积弊、破解顽症痼疾,形成了有利于提高战斗力的舆论导向、工作导向、用人导向、政策导向,通过刚性措施推动战斗力标准硬起来、实起来,从思想和实践上引领全军官兵归正了工作重心。理论和实践都充分证明,教育中主张和倡导的同现实工作中所做的具有高度的一致性,思想政治教育就会产生巨大效益。

古人说,“道在迩而求诸远,事在易而求诸难”。培养官兵谋战向战的观念并不难,就是在实践中真备实练,处处都充满“火药味”“实战味”,从每一次班会、点名、讲评入手,营造谋战向战的浓厚氛围;在表彰先进、树立典型上聚力,让那些一心想打仗、谋打仗、为打仗的官兵香起来;进一步明确选人用人的导向,让在备战打仗上下真功、有作为的同志有发展,引导官兵强化谋战向战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作者单位:国防大学联合作战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