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該花的錢一分也不能浪費”2020-06-16 06:50
讓科學家精神成為軍事科研“硬核”2020-06-15 09:32
閆夢妮︰“工作沒有捷徑,唯有千錘百煉”2020-06-10 08:48
從賽馬場走出的航空設計巨匠2020-03-13 05:02
工匠秒變理發師2020-03-13 04:02
高方啟︰國產噴氣式戰機制造先驅2020-02-07 04:01
鐘院士的“成功服”2019-12-24 09:14
徐舜壽︰造中國人自己的飛機2019-12-24 09:14
吳運鐸︰“中國保爾”2019-12-24 09:14
一名航修“老兵”的依依深情2019-12-24 09:14
施娟︰機會是爭取來的2019-08-30 03:04
馬克•埃斯珀——游走于軍政商三界的 “玩家”2019-07-11 03:00
“兩彈一星”元勛彭桓武︰我研究核彈是為了世界和平2019-06-27 00:03
每當有人提起彭桓武在 “兩彈一星”研究中作出的突出貢獻時,他總會非常嚴肅地說,那都是大伙兒一起干出來的。李平︰青出于藍勝于藍2019-05-16 16:28
一份大國工匠的成長指南2019-05-10 03:02
彭軍︰听“音”辨障練絕活2019-04-26 03:39
錢七虎將捐出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八百萬元2019-01-17 13:14
我就是在國家的資助下成長成才的,現在很多貧困學生,如果能像我一樣完成學業,將會給國家作出更大貢獻。錢七虎,連隊軍械師十年磨一劍,校靶效率提高10多倍2019-01-14 02:06
十年磨一劍,專心搞科研。回眸自己的科研攻關路,焦鋒利感觸最深的是,成功必須要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科研定力。焦鋒利,技術革新于敏︰國防科技事業改革發展的重要推動者2019-01-12 11:34
于敏對我國科技自主創新能力的提升和國防實力的增強作出了巨大貢獻。于敏,改革先鋒張東俊:“實驗室是我的戰場”2018-12-21 01:27
從事艦艇驗收和潛艇作戰試驗工作20多年,獲得軍隊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二等獎2項,國防發明專利7項。國之重器 以命鑄之2018-11-23 02:44
一位位試飛員之所以能在試飛戰線上不斷取得突破,最根本的是靠牢記使命、為國奉獻的高度政治覺悟。殲-20首飛試飛員李剛︰國之重器以命鑄之2018-11-22 11:27
這一飛,開啟了中國空軍的“20”時代,也宣告了“隱身時代”的到來。李剛,殲-20首飛試飛員,隱身戰機,試飛員中國“核司令”,他的英雄傳奇永不謝幕並未遠行2018-11-21 16:02
作為‘兩彈一星’精神的代表之一,他的故事將永遠激勵後人。刀客新說——記航空工業哈飛鏜工王曉峰2018-11-20 16:28
王曉峰的刀法出神入化。裝夾、找正、上刀、加工、再換刀、再加工……他操作時慢條斯理,心無旁騖。從“離不開”的尷尬到“造血”能力的升級2018-11-16 03:16
企業來助力,保障有底氣。在維修保障上,遇到重大演訓任務,他們還邀請企業技術員伴隨保障,必要時采取視頻連線的方式處置突發情況,共同破解裝備維修難題周建釗︰攀向軍事機械創新更高處2018-10-29 14:30
“創新是一支軍隊的核心競爭力,我願做學生們創新路上的引路人,讓他們成長為能打勝仗的新型軍事人才。”空天利劍從這里誕生2018-10-26 03:39
一代代“二院人”肩負國家民族的重托,譜寫出祖國空天防御事業的壯麗篇章。願為“薪火”敢做“梁”2018-10-24 08:30
從普通工人到首席技師,工友們問他訣竅。“其實就是一個字‘干’。”火箭炮大師——韓 禮2018-08-16 05:13
韓 禮是我軍野戰火箭科研創新團隊的領軍人物,他讓我國陸軍火力打擊能力邁上新台階。軍工,火箭炮無人機背後的“追夢人”2018-07-27 07:08
由一群平均年齡30多歲的年輕人組成的研發團隊,突破一個個技術難關,研制出多種先進的無人機。軍工,無人機錘子敲出來的全國冠軍2018-06-29 03:31
直升機鈑鉚修理高級技師瞿德鋒刻苦鑽研技術,憑借過硬的手工“絕活”,攻破一個個難題。軍工,修理,鈑金“金牌藍天工匠”黃強的“絕活”是怎麼練成的?2018-05-03 18:06
一起听听“金牌藍天工匠”的心里話……工匠鑄艦40年,他讓國產驅逐艦躋身國際先進行列2018-04-23 09:47
今年88歲的中國工程院院士、中船重工第701所研究員潘鏡芙讓國產驅逐艦邁入國際先進行列,有力地推動了海軍裝備的發展。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核司令”:一生為國鑄核盾2018-04-09 04:33
我這輩子最大的幸福,就是自己所做的一切,都和祖國緊緊地聯系在一起。殲-20總設計師楊偉︰我們要想辦法“彎道超車”2018-03-20 09:25
今後我們將不斷提升飛機的作戰能力,在戰機的機械化、智能化、信息化道路上不斷前行。殲-20 兩會99A主戰坦克總設計師︰一封信改變人生2018-03-16 04:01
研制國產主戰坦克是毛明一直以來的夢想。國產主戰坦克,毛明,99A主戰坦克總設計師老軍工人常備兩部手機的秘密是什麼2018-02-08 23:09
對負責外場保障的軍工人來說,手機鈴聲就是沖鋒的號令。黃旭華的"深潛"人生︰無聲,卻有無盡的力量2017-11-29 21:06
為了祖國的核潛艇事業,黃旭華30年隱姓埋名。核潛艇之父,黃旭華,核潛艇黃旭華:我還是喜歡隱姓埋名每天上班2017-11-20 09:50
黃旭華,首批中國工程院院士、我國第一代核潛艇總設計師。核潛艇,黃旭華歷時6年,他們將導彈某項新技術引入火箭彈2017-11-03 03:39
某型火箭彈引信探測器量產出現問題,十九大代表、陸軍重慶軍代局某軍代室高級工程師黃巍開展集智攻關。科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