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屆普利策新聞獎揭曉等
2015年中國網絡版權保護年度報告發布
近日,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發布《2015年中國網絡版權保護年度報告》。報告指出,2015年,中國網絡版權保護取得了重大進展,國家對文化產業和知識產權工作更加重視,先後作出一系列重大部署,產業政策環境不斷優化,互聯網、文化、創意等因素更好融合,深入助推國民經濟轉型升級。
報告認為,2015年,在“劍網行動”的高壓態勢和網絡版權重點監管工作的積極引導下,我國網絡版權環境明顯好轉,與網絡版權糾紛相關的互聯網行業競爭規則日漸明晰,權利人采用多種方式積極維權,互聯網企業互訴與合作並存。此外,我國網絡版權法律體系不斷完善。
報告顯示,國家版權局在開展版權行政監管與執法工作中呈現出“監管思路更加清晰、監管重點更加突出、監管措施更加有力、監管效果更加顯著”的特點。
第100屆普利策新聞獎揭曉
近日,第100屆普利策獎獲獎名單在紐約哥倫比亞大學公布,美聯社獲普利策公共服務新聞獎;百老匯音樂劇《漢密爾頓》(Hamilton)獲得戲劇獎。在新聞獎類別中,美聯社以對美國海鮮食品業供應鏈相關聯的虐待勞工調查獲得公共服務獎。因美聯社的文章,東南亞2000名漁業奴隸獲得自由,並引發了該行業全面的改革;《紐約時報》有關阿富汗婦女的系列報道使其獲得國際報道獎,該報還因對難民危機的報道獲得了突發新聞攝影獎;《紐約客》獲得特稿寫作獎和批評獎;來自佛羅里達州的《坦帕灣時報》和《薩拉索塔先驅論壇報》兩家報紙的記者合作報道了佛羅里達州精神病院的暴力和漠視問題,共享調查性報道獎;《華盛頓郵報》就警察槍擊致死案件創建和使用了龐大的數據庫而獲得了全國報道獎。
我國國民日均手機閱讀時長首次超過1小時
中國新聞出版研究院近日在京公布了第十三次全國國民閱讀調查數據。統計顯示,2015年我國國民人均紙質圖書閱讀量為4.58本,電子書閱讀量為3.26本。2015年我國成年國民圖書閱讀率為58.4%,較2014年上升了0.4個百分點,數字化閱讀方式的接觸率為64.0%,較2014年上升了5.9個百分點,各媒介綜合閱讀率為79.6%,較2014年上升了1.0個百分點。2015年我國成年國民圖書閱讀率為58.4%,較2014年的58.0%上升了0.4個百分點;報紙閱讀率為45.7%,較2014年的55.1%下降了9.4個百分點;期刊閱讀率為34.6%,較2014年的40.3%下降了5.7個百分點。受數字媒介迅猛發展的影響,數字化閱讀方式的接觸率為64.0%,較2014年的58.1%上升了5.9個百分點。其中,手機閱讀接觸率上升最快。2015年,60.0%的成年國民進行過手機閱讀,較2014年的51.8%上升了8.2個百分點。據統計,2015年,我國成年國民人均每天手機閱讀時長為62.21分鐘,比2014年的33.82分鐘增加了28.39分鐘,這是歷次統計中首次日均手機閱讀時長超過1小時。
2015年中國數字閱讀白皮書發布
近日,2016中國數字閱讀大會前不久在浙江杭州舉行。會上發布的2015年中國數字閱讀白皮書顯示,目前中國數字閱讀用戶規模已近3億,成為全民閱讀重要組成部分。數字閱讀用戶中,16歲至45歲的用戶超過九成,呈現高學歷、中等收入、普通職員等特征;手機已成為用戶數字閱讀的首選載體,手機網民佔網民總數的九成。數據顯示中國數字閱讀市場發展進入了相對穩定的發展區間,數字閱讀營收呈現多元化。原創作品作為全版權的起點,具有強大的創富能力,也催生了一批版稅過億的原創作家。數字閱讀作為全民閱讀的重要組成部分,以其應用便捷和成本低廉的特點,在服務文化民生上的作用不容小覷。近年來數字閱讀產業呈現了新內容形態、新產品形態和產業鏈跨界融合趨勢,二次元內容的涌現,AR、VR技術的發展等為數字閱讀市場開闢了新的空間。
2015中國媒體移動傳播指數報告發布
近日,人民網研究院發布《2015中國媒體移動傳播指數報告》,報告對2015年1月至12月我國報紙、雜志、網站、電視、廣播五大媒體在微博、微信、聚合客戶端、媒體自有APP等各個移動傳播平台的影響力進行評估,通過移動傳播指標體系的構建和指數測評,反映出我國媒體在移動傳播平台上的傳播水平及其發展特征。報告由人民網研究院編制,相關數據采集和初步統計分析由人民在線完成。報紙、雜志、網站、電視台、電視節目以及廣播電台一級指標的權重大體一致,微博佔20%,微信佔35%,客戶端(含入駐聚合客戶端和媒體自有APP)佔45%。根據各媒體類型客戶端建設的特點,不同媒體類型客戶端細分指標的權重略有不同。
(朱嘉瑋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