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矩阵 军事记者

本刊编委会

主 任 李秀宝 孙继炼

副主任 夏洪青

编 委

张海平 陈广照  雷 雨

林乘东 徐双喜  张晓祺

赵风云  张 锋 姜兴华

总 编 辑 徐双喜                           

副总编辑 张晓祺  赵风云

执行总监  张 锋

主  编 姜兴华

副 主 编 吕俊平

美术编辑 李  玥

发行编辑  倪晓丽

责任校对  王  蕾

本期值班 姜兴华

本刊顾问

胡怀福 冷  梅 陈国权

陆绍阳 赵云泽  隋  岩

王  杨  杨庆春 聂建忠 

刘凤桥  刘绍勇

编辑 《军事记者》编辑部

出版 解放军报社

印刷 北京盛通印刷股份有限公司

总发行处 北京报刊发行局

国内统一刊号 CN11-4467/G2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  ISSN1002-4468

国外发行代号 M6261

本刊代号 82-204

订购处 全国各邮局

出版日期 每月15日

每期定价 12.00元

本刊地址 北京市阜外大街34号

邮政编码 100832

发行电话 010-66720796

电子邮箱 jfjbjsjz@163.com

世界屋脊:热血书写新闻成才路

作者:■ 晏 良

编者按:“新闻道路上靠什么成才,怎样才能成才?”这是很多热爱新闻的官兵经常寻求的答案。本期约请西藏军区政治工作部宣传处干事晏良,回顾从一名只有初中文凭的战士成长为优秀团职新闻干事的职业经历,感悟他对新闻事业情有独钟的执着与坚守。 

从2000年底入伍进藏算起,我已在世界屋脊爬了18年“格子”,期间一直致力讴歌身边人身边事身边情身边志,2600余篇拙稿见诸媒体,荣立二等功和三等功各三次,改选士官,保送提干……而今笔头向己,回望征峰履脊的日日夜夜,盘点成长进步的点点滴滴,我想用以下文字转承小结:别大山登冰川下连队上哨所常遇春泥遍足底,送黄昏迎黎明斗风沙战严寒总有繁花满眼前;横批:挥笔高原。

别大山,登冰川。每次选择都会带来命运转折,新闻人要善抓机遇—从军路是放飞梦想的成长路

我出生在滇东北偏远农家,从小挥鞭放牧,扶犁耕田,平凡而艰辛的生活中,所见是山,所遇是溪。直到踏上军旅、遇见新闻,云海开始翻涌,溪水开始澎湃,氤氲成别样的青春模样。

生在平常百姓家,初三只身走天涯。1996年3月,正在奋力备战中考的我,因交不起6轮模拟考试所需的卷子费,含泪离校。由于没能进行系统复习攻关,我的中考成绩不甚理想。那年初秋,当同学在返校补习再考、选读职高技校间徘徊时,刚满16岁的我已背起行囊,汇入打工浪潮。

在社会上拼搏四年多,我当过矿工、泥瓦匠、酒吧歌手,心里也一直住着作家诗人,就连下地耕耘、进洞采矿都挤时间写稿。

初次穿上军装,我既兴奋又忐忑。毕竟,彼时自己已经20岁,学历仅为初中,又是农民子弟,用今天的话讲,输在了起跑线上。没想到,平均海拔超过4000米的西藏,是圆梦的最高舞台,有点写作功底的我,因在新兵营演讲比赛中夺得冠军、负责撰写新兵团春节晚会串词等出彩表现进入了机关的视野:不久,旅里组织新闻骨干集训,我的名字赫然在列。

我一狠心、一咬牙就定下志向:与其虚度两年光阴,不如拼出精彩未来。培训期间,我认真听讲,用心记录,积极写稿,最终被宣传科留下来当报道员。

万事开头难。由于离开学堂将近5年,此前从未接触过新闻工作,我的“兵记者”之路相当坎坷。虽然,我保持着日写一文的热忱,但所投的稿件均如泥牛入海。正当我想放弃时,我收到一封央媒编辑来信,开头的第一句话是“你的勤奋令我感动”,读下去我茅塞顿开。“要多向报纸学习找语感,要多下基层采访抓活鱼,要提高理论素养求深入。” 按照伯乐指导,我采写的《老兵,请带上这面锦旗回家》一文,很快被《解放军报》采用。

回想入伍前后的那段经历,我认清一个理儿:学历与工作没有必然关系,付出与收获互为因果。奋斗,从什么时候开始都不晚。

下连队,上哨所。每次采访都会点亮感动之光,新闻人要见贤思齐—身边星是照耀征程的幸运星

高原的星河格外灿烂,戍边官兵同样如此。只要新闻人甘当追光者,就能点亮他们,照耀自己。

2001年初秋,我和机关干事徒步6公里,来到某红军连队采访。刚进楼道,就看到指导员孔爱民卷着铺盖走进战士宿舍,和一位老兵换房睡。我们预感有“料”,于是放弃采写指导员学理论选题,重新“撒网”逮“大鱼”。果真,了解到了一老兵患银屑病不方便在班里住、指导员主动让出房间解难的核心事实,我们抓紧写了新闻故事《换床》投出,很快便在军兵种报纸头版头条刊出。

时至今日,我仍然记得孔爱民的管连育人感言:带兵骨干必须闻得惯脚臭、听得懂梦话,才能和战士打成一片、相托生死。带队伍如此,搞新闻亦然。只有乐与采访对象“臭味相投”,才能问到实情,写出佳作。

2005年7月,我收到保送提干通知,本可静待入学。但我感恩组织关怀,轮流采访连队,与战友们吃在一起、训在一块儿,一个月在省级以上媒体刊稿近20篇。当月,《战旗报》评出10篇优质稿,我竟占据其三:稿件《无人区哪来的“康师傅”》《我为啥不吃这碗病号饭》《千里马失蹄谁之过》榜上有名。实践证明,好记者永远在路上,脚下沾满泥土笔下才能开出花朵,文章方能获得读者共鸣。

2012年深冬,我到边防某团采访雪域“巡逻王”杨祥国。白天的集体座谈,大咖们轮流提问,我几次欲言又止,根本没有话语权。说实在的,我将“陪听”一天收集的素材整理一下,也能写稿交差,但是要想让读者在别人的故事里流自己的眼泪,显然不够。

当晚,我和杨祥国同宿,在一起洗漱、共话理想、倾听梦话中捕捉新闻素材。这个腼腆害羞、不善言语的老兵,静水流深背后汹涌的戍边故事顿时展现在我的面前。这次近距离接触,我数清了他身上的伤疤,揭开了他变矮的秘密,感触了他梦中的愿景。最终,我将诸多感人故事串联起来,写出了被战友称为“最像杨祥国”的文章。

那次采访,我拜谒过“将军崖”“舍身崖”“烈士崖”等溅血之地,渴望着自己也能书写传奇,演绎壮举。前不久,我到一个哨所采访,不仅睡上铺、站风口,还在巡逻生死路上用绳子将自己和战友拴在一块,表明“两个人,一条命”。搞新闻以来,我到过西藏所有驻军点位,被战友们誉为“名誉哨长”。

有人说,记者成就标兵,可我认为,是一个相互成就的因果—你将什么样的种子播撒给对方,就会结出什么样的果实。

斗风沙,战严寒。每段磨难都会砥砺进取精神,新闻人要奋发有为—苦地方是建功立业的好地方

在雪域高原奋斗18载,我与超过两位数的新闻骨干共过事,他们中有许多人因受不了高原的苦和工作的累而“向后转”,失去了成长成才机会。放弃就会功亏一篑,坚持才能赢得胜利。我默默工作、孜孜以求,最终从青涩列兵成长为团职干部,深深爱上了艰苦环境这块天然“磨刀石”。

2013年深秋,我刚从内地休假回藏就踏云追兵,直接上了海拔4700多米的野外驻训场。本着“好新闻不过夜”的原则,我当晚“扛”着高原反应通宵写稿,每当头痛欲裂想要放弃时,我就提醒自己:稿子写不好,那才是生不如死。最终,我写完稿件,也因患高原肺水肿住进医院。当《人民日报》以几乎整版刊发我写的《寒夜亮剑,点亮不夜天》通讯时,躺在病床上的我瞬间感觉疼痛感减轻了许多……

视挫为壑者坠,视挫为梯者攀。2015年初春,西藏军区准备宣传岗巴边防营先进事迹。如何落实组织意图,同事有两种态度:一是委托军分区先行挖掘,果熟再摘;二是派人到点采访,主动培育。我坚定地选择后者,坚称与一线官兵并肩战斗才能写出新闻精品,搞典型宣传需要下足“笨功夫”。当年正月初五,我挥别进藏才一周的妻子和女儿,辗冰破雪追寻崇高,在平均海拔4810米的岗巴采访45天。

采访归来,征尘未洗,庆祝西藏自治区成立50周年的宣传又不期而至。我接连熬夜3个通宵,翻看黑白照片,查阅发黄档案,赶写高原发展的“军事篇”。越努力自然越幸运。正是凭着顽强毅力完成两大宣传任务,我于当年9月7日和9月8日,连续两天在《解放军报》刊发头版头条。后来,中央军委授予岗巴营“高原戍边模范营”荣誉称号,我和全营官兵切身感到,险地方、苦地方正是建功立业的好地方。

当然,要想建功西藏,喜欢还远远不够,必须爱得“放肆”。2018年7月下旬到8月下旬,我谢绝一切应酬,平均每天仅睡四五个小时,40天在军内外省级以上媒体刊稿40余篇。其中,在《解放军报》“军营观察”刊发4个版的深度报道,在《中国国防报》刊发5个头版头条,在《人民陆军》刊发2个头版头条。大家肯定我的恒心韧劲,都说我是“雪域高原新闻铁人”。

对于新闻人而言,最好的告别是明天见,最美的稿件是下一篇。不论是抗震救灾宣传,还是沙场点兵报道,我都是周围同行中发稿最多的一个,但我不知足、忘却倦,别人往外撤我却冒着频繁余震往里冲,别人避风头我却迎着飞沙走石向前闯。那些纵情书写的日子,换来报告文学《震区铁脊梁》《营长的冲锋》连摘第四、五届长征文艺奖。

“新闻虐我千百遍,我待新闻如初恋,志不移,趣不减,就这般心为她动,就那般情为她钟!”这是本文的结尾,更是我走近下一篇新闻的开始!

(作者单位:西藏军区政治工作部宣传处)

责任编辑:姜兴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