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矩阵 军事记者

本刊编委会

主 任 李秀宝 孙继炼

副主任 夏洪青

编 委

张海平 陈广照  雷 雨

林乘东 徐双喜  张晓祺

赵风云  张 锋 姜兴华

总 编 辑 徐双喜                           

副总编辑 张晓祺  赵风云

执行总监  张 锋

主  编 姜兴华

副 主 编 吕俊平

美术编辑 李  玥

发行编辑  倪晓丽

责任校对  王  蕾

本期值班 姜兴华

本刊顾问

胡怀福 冷  梅 陈国权

陆绍阳 赵云泽  隋  岩

王  杨  丁玉宝  杨庆春 

聂建忠 刘凤桥  刘绍勇

编辑 《军事记者》编辑部

出版 解放军报社

印刷 北京盛通印刷股份有限公司

总发行处 北京报刊发行局

国内统一刊号 CN11-4467/G2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  ISSN1002-4468

国外发行代号 M6261

本刊代号 82-204

订购处 全国各邮局

出版日期 每月15日

每期定价 12.00元

本刊地址 北京市阜外大街34号

邮政编码 100832

发行电话 010-66720796

电子邮箱 jfjbjsjz@163.com

迎接“智媒时代”来临,推动军事媒体深度融合发展

作者:■ 解放军新闻传播中心网络部副主任 李东航

摘 要:当前,互联网用户向移动端的迁移基本完成,社交化新闻传播正在成为主流,初露端倪的“智媒时代”将推动新闻生产、信息分发、服务抵达、用户平台和业界生态的诸多重构。媒体融合还要往“大”里做、往“深”里做,我们必须抓住稍纵即逝的“窗口期”,才能不辜负民族复兴伟大时代赋予军事网络传媒人的重大使命。

关键词:智媒时代;军事媒体;深度融合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对媒体融合发展进行顶层设计,迅速从党的意志变成了国家战略和国家行动。这一在世界范围内都不多见的战略举措,为我国媒体的融合发展赢得了重要先机。有学者撰文总结认为,短短5年时间,中国媒体融合发展走在世界前列,整体进展处于全球媒体“第一方阵”。军事媒体的融合发展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特别是以解放军新闻传播中心组建为标志,在军队媒体发展史上第一次从体制编制上把军队媒体所有平台、各种业态整合在一起,并且着力将体制优势转化为能力优势,不仅在体量上成为一艘“航母”,更呈现出在核心竞争力和影响力上当好“旗舰”的光明前景。

新组建的解放军新闻传播中心网络部,担负着面向部队官兵乃至全社会的军事网络新闻传播任务,负责中国军网、国防部网、强军网、军报记者微博微信、中国军网微信、解放军报客户端、国防在线客户端等近30个平台的运维发布工作。我们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强军思想为引领,在媒体转型重塑中守正创新,紧紧围绕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这条主线,通过更加生动鲜活的表达方式、喜闻乐见的呈现形式和互动融合的传播样式,策划推出了一大批质量高、样式新、效果好的精品佳作。

无论是“学习强军”频道全新改版,上线两个月点击量达2384万,受到部队官兵和广大网友赞誉好评;还是八一微博话题短短15天阅读量创14.9亿新纪录,建军节“主场宣传”引来众多外脑助力,彰显军事网络传媒旗舰的感召力、凝聚力和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无论是全面立体报道王继才先进事迹,努力把典型宣传做出新鲜感,网文、漫画、创意短视频、H5和VR等各类作品动人心扉,频频登上热搜榜;还是抓住短视频这一风口,投入精力重点发展形成品牌,打造出一系列上亿播放量的现象级产品,入驻抖音、快手平台50天点击总量破10亿,得到业界普遍关注和肯定,都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特色,全面展现了强军兴军新风貌,生动呈现了练兵备战新实践。中国军网不断拓展新平台新阵地并取得新成绩,可以说较好地落实了习主席关于“读者在哪里,受众在哪里,宣传阵地就在哪里”的指示要求。

随之而来的,是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再上新台阶。《2018全国党报融合传播指数报告》显示,《解放军报》在全国党报融合传播力排名第五,军报记者微博在全国党报微博用户量排名第四、传播力排名第六。目前,中国军网综合排名进入中央主要新闻网站10强,移动端进入5强。继2016年、2017年在中央网信办组织的“五个一百”网络正能量作品评选中分别有21个、17个作品和个人获奖后,2018年中国军网又有34件作品获奖,另有两件H5作品分获中国新闻奖媒体融合奖二等奖。

媒体融合发展刚刚起步,依然需要不断向广域、深度拓展。军事媒体重整行装再出发,关键在于矢志将改革进行到底,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在内容、渠道、平台、经营、管理等方面的深度融合,着力打造业态齐全、手段先进、引领舆论、具有强大竞争力的新型主流媒体集团。要达到这一目标,有必要从以下六个方面发力。

一、打造聚合云平台,解决规模生产问题

平台化是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必然趋势。建设自主可控云平台,才能使军事媒体真正把生存发展的主动权、网络舆论的主导权掌握在自己手中。《人民日报》、新华社以及一些省市报业广电集团都在着力打造自己的媒体融合云平台,军事媒体在坚持借船出海、扩大阵地、提升影响的同时,也不应放松自主可控的聚合云平台建设,应该本着开门办网、众筹资源的原则,整合军内新媒体,延请地方涉军自媒体入驻,发挥好自身的社会资源整合能力、优质内容原创能力、新闻信息把关能力和媒体品牌渗透能力,打造军事新闻传播的“八一集团军”。

二、引入大数据技术,解决垂直细分问题

适应分众化、差异化传播趋势,加快构建舆论引导新格局,必须对用户数据进行深入挖掘、精细分析和准确认识,找准权威优质的军事资讯内容生产的落脚点。充分释放长尾信息的传播价值,进而倒逼长尾信息的创作,既满足网民个性化阅读刚需,也促进媒体内容生产繁荣。依托大数据技术做好军事新闻资讯用户的垂直细分,才能大幅提升信息与用户的匹配效率,实现精准传播,进而有效地突破“覆盖多却影响小”“有爆款却无用户”的瓶颈,真正实现媒体与人的“有效连接”,让海量用户积淀下来,成为军事媒体的“铁粉儿”。

三、顺应移动化趋势,解决用户黏性问题

互联网用户的手机化生存,使得移动端成为日常生活的入口,“终端随人走、信息围人转”成为网络传播的新态势。抖音、快手为什么会火?不仅仅是因为短视频新奇好看,而是因为满足了“快抖一族”对张扬个性、扩大社交、场景浸入的期待。推动媒体深度融合发展,必须实施移动优先战略,加快推进军事媒体移动化体系建设,形成新媒体传播矩阵,打造“即采即推、快速到达”“权威专业、观点鲜明”“新鲜有料、不事低俗”“短小精干、微言大义”的移动新闻精品,这样才能紧紧地抓住用户的心。

四、增强服务性意识,解决跨界发展问题

媒体融合发展走过起步阶段,形势与以往已完全不同:主流新闻媒体做大后会发现,自己的竞争对手已经不是同行同业,移动端可能是其未来安身立命之本,但对于互联网商业大鳄来说,新闻资讯类APP只是其增强用户黏性的诸多产品中的一小部分。面对不是一个量级上的竞争,传统主流媒体必须具有跨界思维才能活得下去、活得更好。我们看到,《人民日报》通过“中央厨房”在致力于当好全国党媒的通讯社,新华社则在努力打造全球新闻电视网,一些区域中心城市的主流媒体则涉足电商、深耕社区,开始提供远超新闻资讯范畴的生活化服务。以新闻吸引用户,以社交积淀用户,针对用户全方位需求精确拓展服务渠道,力争成为用户日常生活的入口,这为军事媒体下一步的发展壮大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思路。

五、推进智能化工程,解决技术牵引问题

技术上总体滞后,与社会信息化持续快速推进不相适应,是当前制约军事媒体融合发展的最大短板。媒体融合发展的关键在“融为一体、合而为一”,但在具体推进过程中,除了在思想观念上动员转型外,更重要的是充分运用新技术新应用,搭建简捷好用的智能化采编发集成后台系统,改变各类媒体采编发平台互不兼容的局面,真正实现智慧办公、简约操作、一键分发。攻克技术上的瓶颈,不断提高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比例,实现科学高效管理。整合内容资源,充分运用4G乃至5G传输、移动直播、3D、H5、VR、AR、无人机采集、机器人写作等技术,丰富表现形式,创新呈现方式,增强新闻宣传的冲击力、震撼力,让网络新媒体越来越“聪明”,方能抢占媒体融合发展的先机。

六、遵循市场化规律,解决资源配置问题

媒体深度融合发展,要求新媒体和传统媒体在相互渗透与调适中优势互补、有机相融,传统媒体要更注重和受众的互动与“对话”,新媒体要更注重“守门”和内容把关,因而需要一大批懂网、知网,熟悉新闻传播规律和新媒体发展规律的全媒型、融合型、专家型人才脱颖而出。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大幅压减军队新闻单位现役军人编制数量,给人力资源调配运用带来一时的困难,这也倒逼我们要健全完善用人、引智政策,积极发挥市场机制配置生产资源的主导作用,有针对性地引入人才、引进技术,形成以军人干部、文职人员为骨干,社会聘用人员为主体,地方互联网技术公司为支撑的军民融合促进媒体融合发展的格局。特别是要设计好社会聘用人员的进步空间、成长路线、绩效奖励和薪资结构体系,细分岗位完善人才培养、评价、考核、奖惩、待遇保障的闭合回路,充分激发他们干事创业的活力与动力,建设政治过硬、本领高强、求实创新、能打胜仗的军事网络新闻传播人才方阵。

当前,互联网用户向移动端的迁移基本完成,社交化新闻传播正在成为主流,初露端倪的“智媒时代”将推动新闻生产、信息分发、服务抵达、用户平台和业界生态的诸多重构。媒体融合还要往“大”里做、往“深”里做,我们必须抓住稍纵即逝的“窗口期”,才能不辜负民族复兴伟大时代赋予军事网络传媒人的重大使命。

责任编辑:张 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