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矩阵 军事记者

本刊编委会

主 任 李秀宝 孙继炼

副主任 夏洪青

编 委

张海平 陈广照  雷 雨

林乘东 徐双喜  张晓祺

赵风云  张 锋 姜兴华

总 编 辑 徐双喜                           

副总编辑 张晓祺  赵风云

执行总监  张 锋

主  编 姜兴华

副 主 编 吕俊平

美术编辑 李  玥

发行编辑  倪晓丽

责任校对  王  蕾

本期值班 姜兴华

本刊顾问

胡怀福 冷  梅 陈国权

陆绍阳 赵云泽  隋  岩

王  杨  丁玉宝  杨庆春 

聂建忠 刘凤桥  刘绍勇

编辑 《军事记者》编辑部

出版 解放军报社

印刷 北京盛通印刷股份有限公司

总发行处 北京报刊发行局

国内统一刊号 CN11-4467/G2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  ISSN1002-4468

国外发行代号 M6261

本刊代号 82-204

订购处 全国各邮局

出版日期 每月15日

每期定价 12.00元

本刊地址 北京市阜外大街34号

邮政编码 100832

发行电话 010-66720796

电子邮箱 jfjbjsjz@163.com

工作通讯的采访与写作(下)

作者:■ 江永红

(上接第1期)

4.不拘一格的结构方法:从空间上说,无非是递进结构与并列结构。但是运用起来,变化就多了。下面讲几种常用的结构:

①卡片式结构。如《廉可生威》(载《解放军报》1989年8月17日第1版)全篇由4张卡片组成:“4000美元的红包”“1000台彩电”“10台面包车”“一条海外新闻”。4张卡片讲了4件事,但不是故事集纳,也不是事迹通讯,而是工作通讯。每一个故事讲完后由一名知情者出来证实并评论,像4个一事一议的组合,但4件事之间是递进关系。结构看似呆板,但明快鲜明,写作上便于驾驭,如果能让语言活泼起来,就能弥补结构单一的不足。

②谈话纪要式结构。如《同心同在事业上,同德同在真诚上》(载《解放军报》1989年11月28日第1版)是一种较为典型的谈话式结构,全篇基本上都是校党委负责人和老中青知识分子的谈话,一人一段,组合而成。采用这种结构方法的前提是,谈话本身要有较高的质量,有事有理,事理结合,并且思想有针对性和一定的深刻性,否则就不易采用此种结构。严格地说,谈话纪要一般不属于工作通讯的范畴,但是就像可以用谈话体写报告文学一样,同样可以用谈话体写工作通讯。问题在于谈话体的报告文学是报告文学的谈法,工作通讯是工作通讯的谈法,理论问题是理论问题的谈法。作者在选择、整理时要充分注意到体裁本身的专门要求。谈话纪要体工作通讯有时分小标题,有时不分小标题,这要由内容来决定。如果内容本身十分连贯,联结紧密,就不如不用小标题一气呵成的好。如《与英雄硬六连抬杠记》就是如此。

③对话式结构。与谈话纪要式结构大致相同,只是变成了以回答式为主的对话形式。如《三茬班子一个“灶”》(载《解放军报》1991年7月3日第1版)即是。

④调查报告式。如《第一生产力的结晶》(载《解放军报》1989年8月13日第1版)实际上就是一篇调查报告。第一段“孔雀中南飞”,主要是写第一军医大学的办学成绩;第二段“奇迹之源”是回答为什么会取得这么多的成绩;第三段“‘华山’一条道”紧接第二段阐述唯有改革,发挥第一生产力的优势,才是社会主义大学的办学方向,这一段可以说是第二段的一部分,只是单独抽出来讲而已;第五段“更大的奇迹在后头”是对第一军医大学的前途展望。与调查报告所不同的是,语言包括小标题没有按调查报告要求而是按工作通讯的要求来写来做。如果把语言和标题一换,就会成为一篇地道的调查报告。这种形式在报刊上用得较多,看一些好的调查报告,对写工作通讯是大有好处的。

⑤散文式结构。如《春雨静悄悄》(载《解放军报》1991年4月8日第1版)有些像抒情散文,《犁与剑,彼此不是单行线》(载《解放军报》1991年4月7日第1版)有些像议论性散文。说它们像散文,是因为所用材料非常散,而主题十分集中,具备散文的特点。用这种形式写工作通讯,对作者的文字水平要求较高,对作者驾驭材料的能力和掌握材料的能力也是一个考验。我个人的体会是,是否采用这种形式来写,要看当时的“感觉”,“感觉”较顺,脉络十分清楚,又有点话直往外涌的味道,就可以一气写成。硬写往往写不好。

⑥文章式结构。这种形式在工作通讯中用得较多,主要特点是按思想逻辑来结构,层层深入。如《从经常性工作落实起》,就是采用的文章式结构。用这种结构时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既要逻辑清楚又不能给人以逻辑推理推出来的感觉。要避免这种情况,主要是从事实出发,要理服从于事,不要将事硬扭到作者逻辑推理的理上。像《从经常性工作落实起》第一段讲“养底气得靠‘家常饭’”后,如果逻辑推理,势必推出“怎样吃家常饭?”但第二段作者来了个“无浪的海底卧蛟龙”。为什么呢?一是部队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是对出名挂号的工作善于突击,而对经常性工作往往忽视。咋咋呼呼,大张旗鼓者不一定工作扎实。相反,那些不吭不哈、埋头苦干者往往才是真正抓落实的人。第三段、第四段也一样,既不悖于逻辑,又非逻辑推理的产物,而是从事实中归纳出的问题出发。这样才不至于让人看了前面就知道后面,才显得活泼。因为事实比逻辑本身活跃得多。

除了上述几种常用的结构之外,夹叙夹议体的工作通讯甚至还可以写成通报式,“四不像”也未尝不可,只是要注意克服机关腔。

(三)关于叙述体的写作

叙述体的工作通讯与评点体、夹叙夹议体最大的不同在于全篇不发一句议论,所以常常不被人划入工作通讯的范畴。但是有些通讯既非人物通讯又非单位事迹通讯,只能归入工作通讯一类。如《“挥泪斩马谡”之后》(载《解放军报》1990年12月14日第1版)我认为就是一篇工作通讯。全篇虽然没有一句议论,但是其中所包含的思想比议论还要深刻。全文才900余字,用了6个小标题,一环扣一环,层层深人,波澜迭起。这篇小稿见报时,值夜班的杨子才总编辑临时加了一篇编后,叫《不做半截子工作》,算是为这篇通讯点了题。写叙述体工作通讯要把握三点:

首先,事件本身必须具备有较强的故事性和思想性。《“挥泪斩马谡”之后》采访时,并未直接发现这件事,某师在汇报“驳歪歪理教育”时顺便讲到有人现身说法,驳那种“靠组织是假的,靠个人才是真的”的歪歪理。记者便追问:都有谁现身说法?说了些啥?这才引出了宋成立副连长的事。然后抓住这件事采访,终于形成了这篇稿子。这说明故事性和思想性常常不是现存的摆在那里等你去写,还要通过记者去挖掘。

其次,选择叙述体来写时,不要自己跳出来发议论,而要下功夫在叙述中体现出思想性来。这往往比自己出来议论更难一些。要诀是紧贴着思想性来叙述,与主题无关的事哪怕再生动也一定要割爱。《“挥泪斩马谡”之后》中的宋成立和与他有关的事还很多,有些也十分生动,如团里派去合肥为他找房子的人,可谓磨破了嘴皮,想尽了办法,才为他找到一间房子。但如果写出来,势必把读者的注意力引到看他们的事迹上去,而冲淡本文的主线。因此,只用一句话—“你别说,还真灵”—便把这个过程讲完了。

第三,叙述体工作通讯虽然接近于人物通讯和单位事迹通讯,但所用的语言仍然是工作通讯式的,要简约概括地叙述,不可拘泥于细节。

三、从工作通讯的共同规律看采访

前面已经讲到了工作通讯的共同规律和要求,不再重复。问题在于:第一,如何找到写工作通讯的材料?第二,碰到可写的题目后如何去深入采访?

有经验的记者一听、一看材料,就知道可否写,可以写成一个什么东西,就像有经验的雕塑家一看材料便知可雕成个什么一样。

先说如何去找材料。这个问题解决了,第二个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能否找到可写工作通讯的材料有三个先决条件:平时脑子里是否装着问题,此其一;其二,对工作的熟悉程度;其三,对部队情况的熟悉程度。一般来说,对工作和部队情况越熟悉,越易找到可写的材料。这似乎是老生常谈,但是不可或缺的老生常谈。

我举个例子来说说这种老生常谈。1989年底我在硬骨头六连采访,发现连队的营房旧貌换新颜了。一问师长,他说:现在我好办了,总后一年给我一两千万改造旧营房,直接落实到营,谁也截不了。当时我就想到一个问题,过去人们常说在中国,上面再好的经到下面非念歪不可,这件事为啥不被歪嘴和尚给念歪了呢?于是觉得这件事有点嚼头。因为当时不是为采访这个而去的,这件事便放下了。后来总后营房部搞了老干部住房管理的计算机系统,我去写了个现场见闻。中间我顺便问营房部周部长:下面对营以下营房工程有口皆碑,你们有啥高招吗?他简要地给我讲了一些情况,我听了之后觉得这件事可以做一篇好文章。因忙于其他稿子,此事又搁下了。 到了1991年初,抓落实的问题突出出来。军事处张宗银主编约我写一点这方面的工作通讯,于是我立即想起了营以下营房工程。到营房部采访了半天,很快便写出了《落实,从出发点上开始》这篇工作通讯。文中针对的三个问题,“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当“歪嘴和尚”“神仙打架,凡人遭殃”,均是平时在部队采访中深有感觉的问题,采访和写作时便自然地与这些面上存在的问题联系起来了。要说这篇工作通讯还有点思想性和指导性,那都是因为平时脑子里就装着问题使然。否则,你临时哪儿去想出什么问题来?这篇东西写得快,出得快,离开了平时的积累也是不可能的。

接着说说抓到问题后深入采访的问题:

1.耳听手记心要想。想什么呢?想这个问题表现在哪几个方面?想被采访者谈的问题是否具有普遍性?想采访到的事例是否可以说明问题?还差什么?甚至文章的谋篇结构常常也应该是在采访中形成的。人家谈,你记,记完了再来想如何做文章,这时就可能面临要啥没啥的情况,还得重新采访。

2.学会根据面上存在的普遍问题来提问。记者提问是为了引导被采访者不跑题。有时被采访者思路非常清楚,把他谈的情况整理一下便是一篇好文章,但一般来说这种情形并不多,这就需要靠提问来诱导。提问时要考虑到采访对象的层次,不可用写做文章的话来问,而要用他熟悉的话来问。比如营以下营房工程建设,你如果问人家有无“歪嘴和尚”, 人家会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应该问“有无挪作他用、雁过拔毛的情况?”另外,如果人家基本谈在点上,就不要轻易提问打断他的思路。在提问时,不妨多想一点面上的情况,看与“这一个”是否能对上号。

3.对自己不熟悉的问题,先找一些懂行的人聊聊天,或者开个务虚会。首先明确面上的问题,是采访写作成败的关键。这看似与采写无关,但磨刀不误砍柴工。

(作者系解放军报社原副总编辑、高级记者)

责任编辑:姜兴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