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矩阵 军事记者

本刊编委会

主 任 李秀宝 孙继炼

副主任 夏洪青

编 委

张海平 陈广照  雷 雨

林乘东 徐双喜  张晓祺

赵风云  张 锋 姜兴华

总 编 辑 徐双喜                           

副总编辑 张晓祺  赵风云

执行总监  张 锋

主  编 姜兴华

副 主 编 吕俊平

美术编辑 李  玥

发行编辑  倪晓丽

责任校对  王  蕾

本期值班 吕俊平

本刊顾问

胡怀福 冷  梅 陈国权

陆绍阳 赵云泽  隋  岩

王  杨  丁玉宝  杨庆春 

聂建忠 刘凤桥  刘绍勇

编辑 《军事记者》编辑部

出版 解放军报社

印刷 北京盛通印刷股份有限公司

总发行处 北京报刊发行局

国内统一刊号 CN11-4467/G2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  ISSN1002-4468

国外发行代号 M6261

本刊代号 82-204

订购处 全国各邮局

出版日期 每月15日

每期定价 12.00元

本刊地址 北京市阜外大街34号

邮政编码 100832

发行电话 010-66720796

电子邮箱 jfjbjsjz@163.com

在平凡中创造传奇

作者:■ 本刊记者 孙 阳

宋代朱熹编写的《司马光好学》中,提及司马光根据自己的读书治学经历,总结出一条经验,叫:“用力多者收功远。”这不由让我想到我的同事亦是我的师长、解放军新闻传播中心《军事记者》杂志原主编朱金平。

平凡中的传奇

朱金平的新闻工作实践很有传奇色彩。

先说新闻。

他从高中二年级开始发表第一篇新闻稿件《这个照顾不能要》。1978年12月18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那一天,他离开家乡入伍。到部队后他本来从事的是无线电业务,因为在报道工作方面的突出表现于1982年11月被破格提干。1984年9月,他就被调到人民海军报社。先在采通处当记者,因为抓到海军潜水员在山西晋城朝阳煤矿严重透水事故中成功抢救出15名遇险矿工的独家新闻而引起轰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新闻和报纸摘要》节目摘播了《人民海军》报上发表的这一消息。他采写的长篇通讯《大地深处在呼救……》被多家中央媒体采用,新华社在国内发了通稿,中新社也向世界16个主要通讯社发了稿,美联社派记者来追踪采访他。随后,由海军和山西省组成的晋城朝阳煤矿抢险事迹报告团与云南前线事迹报告团一起在北京作报告,海军政治部给他记了三等功。后来,人民海军报社根据朱金平特别喜欢军事报道的特点,将他调到军事后勤编辑处当编辑。在此期间,他成功采写了我海军北海舰队第一支海上联合编队首赴太平洋合成训练的系列稿件。不久,他被人民海军报社推荐报考了原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新闻系。两年后毕业回报社,他被安排在政治文化编辑处当编辑。在负责政工类新闻稿件编辑的同时,他还分管《水兵与法》专版。3个月后,这个专版就成为当时《人民海军》报最受基层官兵欢迎的专版之一。根据上级领导的指示,他将这个专版上开设的“法在海疆”栏目里的稿件汇集成册,发到每个舰艇连,成为万里海疆的普法教材。他在《人民海军》报创办和主办的5个专版,都受到读者喜爱。

1995年4月,朱金平被调到解放军报社通联部,不久就担任了《读者之友》编辑组组长。1996年,在部领导和社领导的支持下,他先后编发的原沈阳军区新兵吕俊峰的日记及其相关报道、发现和采写的原兰州军区某集团军“模范班长”彭光荣带兵事迹的系列报道,受到军委领导的多次表扬,收到的读者表扬信达7000多封。这一年,他再次荣立三等功。他和组里的同志在《读者之友》编发的稿件,多次被新华社转发,有70多篇被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新闻和报纸摘要》节目摘播。解放军报社通联组每月统计读者对各版的表扬信,这个版的表扬信经常排在前列。在当好编辑的同时,朱金平还采写了许多新闻稿件,先后发表消息、通讯、评论、访谈等稿件2000多篇。其采编的稿件有20多篇获得中国新闻奖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新闻奖等全国性全军性奖项,有100多篇被收入《中国新闻年鉴》及《中国出版年鉴》。

在新闻理论研究方面,他撰写发表新闻学术论文和新闻工作评论200多篇,提出了诸如“新闻在创造中诞生”“新闻探测器”“新闻加工场”“新闻黑洞”“母体新闻”“衍生新闻”及“假新闻≠失实报道”等一系列新观点新命题。他还先后撰写出版了《新闻发现论》《新闻记者论》《新闻编辑论》《新闻典型论》《论突发事件报道》《中国军事报道论》《新闻与传播新论》《新闻写作与成才论》等“十论”专著。尤其是他2005年出版的《舆论战》,以及他发表的一系列舆论战研究的学术论文,在业界引起积极反响。2010年,朱金平以当年最高票荣获中国新闻工作者的最高荣誉奖—长江韬奋奖。

再说文学。

朱金平对文学怀有深厚的情感,一直孜孜以求。他先后在全国各文艺刊物和报纸文艺副刊发表《“八一”军旗下的新生代》《军中之母》《英雄尤建华》《长城在呼救》《军魂破裂沉思录》《人患》《太阳,从脚手架上升起》等30多篇中短篇报告文学。他撰写的反映战士赵增强勇斗窃贼的短篇报告文学《今生无悔》,参加2005年全国短篇报告文学竞赛因得到17个评委的满票而荣获一等奖。反映汶川抗震救灾的报告文学《一个超极限生命的追问》,获《解放军报》2008年报告文学一等奖。在长篇报告文学和纪实文学创作上,先后出版了《海湾战争备忘录》《科索沃战争风云》《“9·11”事件与阿富汗战争》的“战争三部曲”,以及《世界扫毒战》《穆巴拉克传》《卡斯特罗传》等10多部著作。尤其是其撰写的长篇报告文学《中国打开奥运之门》,在2001年北京奥运会申办成功后的第3天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在全国引发热烈反响,获得当年“全国畅销书奖”,并被首都博物馆作为申奥文物永久收藏。

同时,他还发表了200多篇散文,多次在全军和全国获奖。2011年他在《解放军报》上发表的散文《妈妈,你在那边还好吗?》,打动了许多人,许多读者几乎是流着眼泪读完的。2016年,这篇散文参加当代文学艺术网发起的首届“上善若水杯—我的父亲母亲”征文评比活动,在网民第一轮投票中,以超过第二名10多倍的票数一路领先,最后与著名作家贾平凹的散文一起获得一等奖。2017年春天,他利用到新疆边防部队出差之机采写的散文《一棵小白杨》,在《人民日报》的《大地》副刊发表后,受到解放军报社领导的表扬,多家媒体给予转载。后来,这篇散文被作为福建省中考的语文范文加以分析,并被收入当年的《中国散文排行榜》,还获得中国作家协会和人民日报社联合主办的“红旗飘扬征文”优秀作品奖。

其实,早在1993年,朱金平就成为中国报告文学学会的首批会员,1994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他的个人词条,被收入《中国作家大辞典》;他的名字,在1999年就被刻录在中国现代文学馆正门大厅里高大的青花瓷瓶上了。

三说摄影。

摄影是朱金平最大的业余爱好,可他却将这种爱好发展成与工作紧密相连的一种事业。从事专业新闻工作36年来,他在各类媒体发表和出版图片5200多幅。许多摄影作品参加了全国、全军及国外的摄影展览。2006年8月,他出版了哲理性摄影散文集《风景中的哲理》,将摄影、文学与哲学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时任中国摄影家协会主席邵华在为该书所做的序言中给予高度评价,称是摄影领域新的成功尝试。一些报刊,连图带文一起转载。该书还获得全国“我最喜爱的一本书”书评二等奖和解放军文艺新作品奖。此后,他在哲理摄影领域不断探索。从2017年初开始,《解放军报》的“军人修养”专版为其开设了哲理摄影专栏《影中哲丝》,已先后刊发了他80多幅哲理摄影作品,受到军内外读者的普遍赞扬,有院校将其作为硕士研究生论文选题专门加以研究。由中国艺术研究院主办的中国摄影界的权威刊物《中国摄影家》,在成立30年的特刊上拿出8个页码介绍他的哲理摄影;由中国摄影家协会主办的《中国摄影报》,2018年8月就哲理摄影的话题派记者对他进行了专访。

2012年,朱金平还撰写出版了军事摄影学专著《军事新闻摄影论》。时任中国新闻摄影学会主席于宁在为该书所做的序言中认为,这部专著将军事新闻摄影理论与军事新闻摄影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具有很强的实用性与可操作性,是一部很好的军事新闻摄影学的教科书。

2018年初,他出版了大型摄影系列画册《影像的思想》《大地的画卷》《世间的面孔》《视觉的盛宴》《绚丽的夜晚》与《社会的表情》,受到读者好评。2014年,朱金平荣获中国摄影工作者的最高个人成就奖—中国摄影金像奖。

传奇的背后

了解一位新闻人的情怀与操守,最直接的方式,或许就是细读他笔下的新闻报道,走近他眼中的新闻世界。翻过一页页文字、一卷卷书籍,正是在品味着朱金平一分一秒的职业人生和酷爱新闻工作的精神境界。

由此,再细琢磨朱金平传奇色彩的背后,可述者有三:

其一,一个人对新闻写作有浓厚兴趣不算稀罕,但一直钟情于这项工作,足以让人称道。朱金平采写新闻报道始于20世纪70年代少年时期,到如今依然笔耕不辍。40多年,这真是一场追求事业的“马拉松”。2002年,正当他在解放军报社通联部“读者之友”专版干得红红火火的时候,部里分管的《军事记者》杂志改版,部领导找他谈话,让他去接任主编。办刊有点偏门,职务提升的机会不多,但朱金平毫不犹豫地服从安排。经过充分论证后对杂志进行全新改版,使得这本期刊的地位不断上升,他也多次应邀在全国新闻学术期刊主编和新闻研究所所长年会、军队系统社会期刊主编培训班上介绍办刊经验。在各级领导的支持下,依托《军事记者》杂志创办的全军性的军事新闻论坛,也成为军事媒体业务交流的重要平台。很多人称赞:朱金平所在的这个岗位虽然不起眼,但他却干出了十分出色的成绩。从事专业新闻工作这么多年来,他的同事有的一夜成名后便销声匿迹,有的受不了辛苦而改行转业,更有人因漫长岁月的消磨而失去了创作的动力。尤其在这个选择多元而有些浮躁的年代,没有多少人能够耐得住青灯一盏的寂寞。而朱金平对新闻工作甘之如饴,乐在其中,30多年来不改初衷。

其二,一个人对某一新闻文体的掌握达到较高水平已属不易,但同时在新闻、文学、摄影诸领域均有建树,实在难乎其难。对朱金平而言,钻研是爱好,思考是兴趣,写作是快乐,只要工作需要,各种式样的文体他都认真地尝试,并努力做得更好。2015年“9·3”大阅兵在即,解放军报社摄影记者的名额有限。朱金平积极争取,终获批准。那个夏天,非常炎热,他不放过任何一次拍摄机会,常常趴在热烘烘的地面一拍就是几个小时,浑身被汗水浸透。阅兵时,朱金平被安排在最东面的王府井饭店的楼顶上,这不是一个好位置,但他特别珍惜这个来之不易的机会。待当天的拍摄任务完成,他拿出自己的照片时,令解放军画报社的同志惊喜不已,连说:“没想到老朱拍得那么好!”中国军网一下子选择了36张图片,为他做了摄影报道专题。而那张大场面的阅兵图,被推荐参加了在南昌举办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图片展。有人说,世界正在“翻页”,如果你不够努力,就会像一只蚂蚁被压在旧的一页里。在朱金平的工作实践中,理论研究、新闻报道、新闻摄影、文学创作,他都广泛涉猎,而且做得都非常出色,仿佛是在行楷草篆之间可以自如转换。可以想象,他一定是比别人多下了几倍的功夫。

其三,一个人完成既定的课业学习并非难事,但像朱金平这样持续而广泛地学习乃至把它当作人生的目标,如今不是太多。在33岁的时候,朱金平有了一个目标:退休前平均每年出一本书。如今,他已出版了35本书,超额完成了当初定下的目标。并且这些书,都是在业余时间完成的。1991年1月17日爆发的海湾战争,震惊了全世界。为尽快采写出反映这场现代化局部战争的长篇报告文学,朱金平在工作之余多渠道收集材料、采访专家,晚上在集体宿舍挑灯夜战。一天夜里,他突然发现眼睛看不清文字了,到门诊部一看,医生说已发烧39.8℃,让他马上住院。他求医生说:“不行啊!我手头上有个急事没完成,给我开点退烧药吧。”两天后,退烧了,为了把失去的时间夺回来,他加快了写作速度。在海湾战争宣布结束的第5天,21万字的长篇报告文学《海湾战争备忘录》由群众出版社出版。值得一提的是,过去单位住房紧张,家属随军后,他们一家3口住在12平方米的小屋里。家里唯一的桌子,要供孩子写字画画做作业和吃饭用。他所出版的35本书籍中,有10多本是在床沿或柜子上一字一字写出来的。其中的甘苦,只有他自己最清楚。

勤奋长才能

在与朱金平的一次次畅谈中,我得到两点启示。勤奋,表现为一种发奋学习的坚韧,却未必是刻意为之的苦行追求,正如朱金平反复说的,那是一种热爱。热爱有时没有任何理由,因而也就没有任何功利目的,那是一种欢喜的心境,更是一种信念的坚持。才能,表现为人们对某一方面专能的掌握和运用。所谓才能,不外是一日复一日、一年复一年的实战演练。

翻看着他最新出版的摄影系列画册,不禁想起被鲁迅称为“中国最为杰出的抒情诗人”冯至在《南方的夜》中的一句诗,“这时我胸中觉得有一朵花儿隐藏/它要在这静夜里火一样地开放”。优秀的新闻工作者都应该在“日计有余,岁计不足”的奔忙中隐藏一份漫长的思考,并最终寻找到时机绽放。

时间是一种充满魔力的尺度,标注时代的变迁,也丈量个人的足迹。历经时间的反复淘洗,一名记者究竟能走多远?从朱金平身上我又一次悟出了“用力多者收功远”这一名句的深刻哲理—能吃苦,才能成长;善吃苦,才能成业,这是千真万确的道理。干其他工作如此,干新闻工作更是如此。朱金平正是用理想、信念、智慧和汗水,在新闻人生中一路走过、一路执着,在平凡中创造传奇。

责任编辑:姜兴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