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矩阵 军事记者

本刊编委会

主 任 李  军  孙继炼

副主任 夏洪青

编 委

张海平 陈广照  雷  雨

林乘东 徐双喜  张晓祺

赵风云  张 锋 姜兴华

总 编 辑 徐双喜       

副总编辑 张晓祺  赵风云

执行总监  张 锋

主  编 姜兴华

副 主 编 吕俊平

美术编辑 李  玥

发行编辑  倪晓丽

责任校对  王  蕾

本期值班 吕俊平

本刊顾问

胡怀福 冷  梅 陈国权

陆绍阳 赵云泽  隋  岩

王  杨  丁玉宝  杨庆春 

聂建忠 刘凤桥  刘绍勇

编辑 《军事记者》编辑部

出版 解放军报社

印刷 北京盛通印刷股份有限公司

总发行处 北京报刊发行局

国内统一刊号 CN11-4467/G2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  ISSN1002-4468

国外发行代号 M6261

本刊代号 82-204

订购处 全国各邮局

出版日期 每月15日

每期定价 12.00元

本刊地址 北京市阜外大街34号

邮政编码 100832

发行电话 010-66720796

电子邮箱 jfjbjsjz@163.com

在战位上描绘强军兴军壮美画卷

作者:辛士红

近日,重读《中国红色记者》一书,发现我党我军新闻史上,有许多“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的前辈,像邹韬奋、邓拓等,大多寂寞而又充满激情地跋涉在新闻宣传的路上,深山问宝,探骊得珠。

《鸡毛信》的作者华山,坚守“不是我亲自采访来的材料,我是从来不写的”。他经常深入部队与战士们一起行军作战,一起经受战火考验。在战壕或坑道中,他“坐在脚后跟上,就着膝盖”采访和写作。小小的笔记本,被他视为战地写作的“军火库”—打开大门便能找到有用的枪支弹药。有人说,他的文字“好像一个金属的锤子,轻轻地在读者心弦上一击,立即引起了共鸣”。

新闻在路上,记者是行者。1943年,萧乾作为《大公报》驻欧特派员和当时西欧战场上唯一的中国记者,多次随英军横渡英吉利海峡,随美军挺进莱茵河,写下了《血红的九月》等经典之作。他曾经宣称自己是不带地图的旅人,因为“没有地图走起路来,更不平淡,更富有冒险性”。

脚力到位,笔力方能雄健。范长江当年历经10个月,走访50多个县市,艰苦跋涉6000多公里,以亲眼所见和亲身访谈,第一次公开客观地报道了红军两万五千里长征的情况,告诉外界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真实现状。在作品《塞上行》中,他栩栩如生地刻画下毛泽东的形象:“书生外表,儒雅温和,走路像诸葛亮‘山人’的派头,而谈吐之持重与音调,又像村中学究,面目上没有特别‘毛’的地方,只是头发稍微长一点。”

在基层心里才有官兵,在现场心里才有感动。《谁是最可爱的人》当时见报后,毛泽东主席指示印发全军,周恩来总理赞扬“感动了千百万读者,鼓舞了前方的战士”。这篇作品被誉为“朝鲜战争新闻作品中最有影响的名作”。魏巍本人说:“这个题目不是硬想出来的,而是从心底跳出来的,从情感的浪潮中蹦出来的。”“现在,回过头来看这篇稿子,使我更明确了这一点:在现实生活中的深入感受,对写作的人是多么重要!”

好的新闻报道都是脚力、眼力、脑力、笔力的结晶。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推动媒体融合发展、建设全媒体成为我们面临的一项紧迫课题。越是传媒发达、信息繁杂,越需要走到基层、群众和普通官兵中间,去获取真材实料、真情实感和真知灼见。当然,提升“四力”不能局限于“双脚”在现实世界中奔走,还要把“双手”充分用上,在勤触键盘中察实情、知兵心。为什么“记者在战位”栏目在军队新闻媒体开办以来,涌现出一大批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的新闻佳作,就是因为基层是取之不竭的新闻富矿,战位有无可替代的宝贵素材。

“我常想,如果我们的工人都能像赵占魁,我们的干部都能像焦裕禄,我们的农民都能像吴吉昌、潘从正那样,我们的革命和建设事业就会有多么大的动力,我们的国家将会取得多么大的成就啊!”这是穆青的愿望。

同样,如果今天的军事新闻工作者都能够像当年的红色记者那样,迈开双脚丈量大地,睁大双眼洞察时事,开动脑筋独立思考,练就妙笔书写时代,就一定会在不断增强“四力”中赓续红色血脉,讲好强军故事。

(作者系解放军报社评论编辑室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