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矩阵 军事记者

本刊编委会

主 任 李  军  孙继炼

副主任 夏洪青

编 委

张海平 陈广照  雷  雨

林乘东 徐双喜  张晓祺

赵风云  张 锋 姜兴华

总 编 辑 徐双喜       

副总编辑 张晓祺  赵风云

执行总监  张 锋

主  编 姜兴华

副 主 编 吕俊平

美术编辑 李  玥

发行编辑  倪晓丽

责任校对  王  蕾

本期值班 吕俊平

本刊顾问

胡怀福 冷  梅 陈国权

陆绍阳 赵云泽  隋  岩

王  杨  丁玉宝  杨庆春 

聂建忠 刘凤桥  刘绍勇

编辑 《军事记者》编辑部

出版 解放军报社

印刷 北京盛通印刷股份有限公司

总发行处 北京报刊发行局

国内统一刊号 CN11-4467/G2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  ISSN1002-4468

国外发行代号 M6261

本刊代号 82-204

订购处 全国各邮局

出版日期 每月15日

每期定价 12.00元

本刊地址 北京市阜外大街34号

邮政编码 100832

发行电话 010-66720796

电子邮箱 jfjbjsjz@163.com

媒体融合传播环境下军事电视技术发展探析

作者:刘元锋

摘 要:电视技术是电视节目制作的重要保障。媒体融合传播环境下,技术对电视节目制作的牵引和推动作用将更加明显。对于军事电视节目而言,必须充分吸收借鉴业内先进技术发展趋势,不断改进创新技术体系,使之成为推动媒体融合的重要力量。

关键词:媒体融合;军事电视技术

随着媒体融合向纵深迈进,媒体之间的相互壁垒正在逐渐消解,技术在媒体融合中的作用也越发重要。在媒体融合背景下,军事节目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也迫切需要对技术体系和流程进行再造。

一、电视技术与军事节目制作

回顾军事电视节目的发展历程,技术对军事节目的采集、制作和传播起到了基础性和支撑性的作用。

电视技术推动军事节目变迁。我国最早的军事节目可追溯至1958年8月1日在北京电视台(中国中央电视台前身)开播的《军人讲话》。60多年来,我国电视行业日新月异,军事节目作为重要题材和体裁,不断与时俱进。采访设备方面,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电影摄影机,到八九十年代的ENG电子新闻采集、EFP现场节目制作,再到进入21世纪后的数字化采访设备,前期采访更加轻型、简便和智能传输方面,军事节目早期主要通过微波传输和有线传输,随着卫星技术广泛应用,卫星传输成为主要方式,而近年来网络传输技术不断发展,尤其是4G网络普及,电视节目传输速度大幅提升,电视直播成为常态;与此同时,节目采编制作的存储介质,由早期笨重的电影胶片转变为磁带,如今主要使用蓝光盘、存储卡,介质体积越来越小,容量越来越大。总体看,电视技术的进步推动着军事节目的采访、编辑和制作模式更新发展。

电视技术见证军事节目发展。电视技术为军事节目的制作播出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从早期的“世纪初年走边关”大型新闻采访活动,迎接香港、澳门回归等重大任务报道,到历次航天发射、联合军演、国际维和等重大军事活动报道,再到四川汶川、青海玉树、云南鲁甸地震救援等重大突发事件报道,完善的电视技术保障是圆满完成历次新闻报道任务的重要保证。同时,电视技术也为军事题材纪录片和文艺节目的创作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早期的《望长城》《毛泽东》《邓小平》,近年来享誉军内外的《古田会议铸辉煌》《强军》《回望延安》等纪录片,历年的“八一”晚会以及春节特别节目“军营大拜年”,无论是在前期拍摄现场还是后期制作机房,都能见到技术保障人员的身影。从一定程度上说,军事节目的发展历程实际上也是电视技术的发展历程。

电视技术丰富军事节目呈现。从最早的黑白电视机到彩色电视机再到等离子电视机、LED电视机,从标清节目制作到高清节目再到4K和8K节目制作,电视技术的进步不仅使得电视画面的画质呈现越来越精细,也使得军事节目的呈现方式更加丰富多彩。一方面,电视的前期拍摄设备从单一的肩扛式摄像机逐步走向多元,无人机、GoPro、手持云台、水下拍摄设备、高速摄影机等前期拍摄设备的开发和普及,为军事节目提供了以往电视节目制作无法想象和实施的拍摄视角。另一方面,电视后期技术也在不断发展,特效包装、三维动画、VR、AR等技术的广泛使用,使得电视媒体的画面呈现逐步走向立体。电视技术的发展,极大地增强了电视媒体的影响力,也带给观众完全不同的视觉享受。

二、媒体融合背景下电视技术面临的挑战

作为视听复合型媒体,电视节目制作对技术的依赖程度较高,远超过报纸广播等传统媒体,高投入运行、高技术含量、高成本维护是其显著特点。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这种依赖实际上在一定程度上设立了较高行业门槛,但这样的情况正在媒体融合背景下发生变化,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

门槛持续降低,但制作要求不断提升。进入媒体融合传播时代,电视节目的制作门槛可谓是一再降低。得益于技术的进步,前期拍摄设备不断走向智能化和小型化,不仅操作更趋简单,拍摄质量也得到稳步提高,专业摄像与业余摄像之间的差距正在逐步缩小。不仅如此,视频后期编辑也正在逐步变得简单,编辑平台逐步摆脱笨重的工作站形态,大部分笔记本电脑甚至手机上已经能够安装编辑软件,普通用户稍加学习就能完成初步编辑,达到新闻传播基本要求。但也要看到,也正是因为门槛的降低,电视观众和用户对专业化电视节目制作的要求也在不断提升。如果军事电视节目制作品质不能优于普通观众拍摄和编辑完成的视频,那么观众对专业电视节目的依赖程度就会大幅降低,传统电视节目生存和发展将愈发艰难。

技术日新月异,但融合之路仍然漫长。近年来,各级新闻媒体纷纷加大媒体探索融合脚步,推进广播、电视和网络新媒体等不同媒体走向融合、成为一体。顺应这一趋势,近年来电视节目制作领域的媒体融合技术发展一日千里。今天,绝大多数的电视媒体平台实现了初步的融媒体调度,其背后的技术推力之大可见一斑。然而,如果我们冷静审视现阶段的媒体融合,不难发现,现阶段的媒体融合更多的是技术融合,而理念、内容、体制机制方面的融合仍然举步艰难。在传统电视媒体环境下成长起来的编辑记者,其思维方式自然往往容易局限于传统媒体之下,虽然已经设立了融媒体调度指挥中心、融媒体部等机构,但传统媒体与网络新媒体之间的壁垒仍然难以打破。不少电视媒体成立的融媒体部门,更多的是利用网络和新媒体进行信息传输方式的拓展,改变的只是新闻报道的体例,距离真正的一次生成、多元分发还有不小差距。

呈现越发多元,但更加呼唤内容为王。为了满足观众和用户逐渐提升的审美和视觉要求,电视节目的前后期制作技术紧跟业内发展趋势,进行了快速更新。作为视觉主导型媒体,电视节目大量采用最新电视技术,不断提升着节目制作品质。可以说,今天电视节目所能提供的拍摄视角和后期制作水平,较之5年前已经不是单纯数量级的提升,但这样的发展变化也引发了关于技术与内容孰先孰后的思考。不少学界和业界专家已经注意并提出,电视技术的发展始终只是节目呈现品质提升的助推器,无论何时仍然必须强调节目内容为王,在追求呈现技术提升的同时,更应注重节目内容的提升,否则就会陷入到单纯的“炫技”之中。

三、媒体融合背景下推动军事电视技术发展的思考

从现阶段的媒体发展趋势看,基于网络的媒体融合传播是未来传媒发展不可回避的趋势,它带来的是一场重大而深刻的变革,对此宣传主管部门和新闻媒体已有共识。就军事电视技术而言,所有的工作也必须适应这一发展趋势进行布局和筹划。

转变理念观念,突出技术引领。传统媒体格局下,电视技术往往与保障联系在一起,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电视技术人员往往扮演的是幕后英雄的角色。分析这一轮媒体融合的趋势,可以看出,技术在其中发挥基础性作用的同时也发挥着内核性的支撑作用。如现在电视媒体普遍实施建设的媒体融合制播平台,目的是将人员调度、资源汇聚、制作生产、传输发布等整合在一起,依赖网络技术、云计算、大数据等新技术的应用。可以预见,技术在未来电视节目制作中的引领作用还将进一步加强,因此军事电视技术必须紧跟业内发展趋势,使军事节目始终保持较高制作品质。

适应融合需求,再造技术流程。媒体融合必须遵从网络和新媒体时代的信息传播和服务规律,对媒体的组织结构、业务运行、经营模式、技术体系等进行全新的考虑和构架,这就要求军事电视技术必须进行流程再造。一方面,“再造”意味着要按照媒体融合要求,军事电视节目的采访编辑、制作传输、媒资存储和内容发布等要进行重新调整,实现各流程之间协调配合的最优化。另一方面,对于军事电视节目而言,更重要的是通过技术的创新和应用对原有节目生产系统进行重新布局和调整,整合军事节目的制播、技术和管理环节,并探索出科学、规范、高效的新型军事节目制播机制。

强化风险意识,做好容灾备份。在顺应媒体融合大趋势的同时也要看到,前沿电视技术的应用和实践虽然能够给军事节目制作带来显著的提升,但也必须强化技术风险意识。一方面,对新电视技术的应用必须经过充分的论证,可以采取小范围实验到大范围应用的方式,对新电视技术在采编播的各个环节逐一检验推进,在保证节目制作播出安全的基础上进行推进。另一方面,作为相对特殊的军事节目,必须考虑各种突发情况和未来作战需要,加强容灾备份系统建设,应建立异地备份容灾系统,确保一旦遇到紧急情况能够快速抢修、快速恢复播出,确保随时发出主流媒体声音,掌握新闻舆论传播的主动权。

(作者系解放军新闻传播中心广播电视部技术保障室主任)

责任编辑:吕俊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