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矩阵 军事记者

本刊编委会

主 任 李  军  孙继炼

副主任 夏洪青

编 委

张海平 陈广照  雷  雨

林乘东 徐双喜  张晓祺

赵风云  张 锋 姜兴华

总 编 辑 徐双喜       

副总编辑 张晓祺  赵风云

执行总监  张 锋

主  编 姜兴华

副 主 编 吕俊平

美术编辑 李  玥

发行编辑  倪晓丽

责任校对  王  蕾

本期值班 吕俊平

本刊顾问

胡怀福 冷  梅 陈国权

陆绍阳 赵云泽  隋  岩

王  杨  丁玉宝  杨庆春 

聂建忠 刘凤桥  刘绍勇

编辑 《军事记者》编辑部

出版 解放军报社

印刷 北京盛通印刷股份有限公司

总发行处 北京报刊发行局

国内统一刊号 CN11-4467/G2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  ISSN1002-4468

国外发行代号 M6261

本刊代号 82-204

订购处 全国各邮局

出版日期 每月15日

每期定价 12.00元

本刊地址 北京市阜外大街34号

邮政编码 100832

发行电话 010-66720796

电子邮箱 jfjbjsjz@163.com

浅谈如何讲好新时代强军故事

作者:张国平

摘 要:在舆论环境、媒体格局、传播方式都发生深刻变化的今天,如何讲好新时代强军故事?笔者认为,应注重把握特点规律,抓住关键环节,在求新、求实、求变上下功夫,用更多接地气、传得开、留得下的优秀作品,为广大官兵投身强军兴军实践鼓劲加油。

关键词:新时代;新时代;新闻宣传;创新方法手段;讲好强军故事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2月召开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强调指出,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必须创新理念、内容、体裁、形式、方法、手段、业态、体制、机制。要适应分众化、差异化传播趋势,突出媒体特色,精准定位受众,善于设置议题,做到同样主题、多样传播,加快构建舆论引导新格局。习主席的这一深刻论述,对新时代做好新闻舆论工作具有重大指导意义,作为部队新闻工作者,贯彻落实习总书记重要指示,就要讲好新时代强军故事,具体来说,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一、深入基层找

一部好的作品不仅会对社会产生强大的影响力,也会对个人的发展道路产生深远的影响,它能让人变得更加坚强,让人的精神境界更加丰富,让人生的目标更加笃定。曾几何时,一部《钢铁是怎样练成的》,一部《平凡的世界》成为许多青年人精神世界的“宝藏”,成为他们一生中战胜苦难的强大精神动力。

不管是文学作品还是新闻作品,都无一例外地离不开深刻的思想和鲜活的内容。“好的内容从哪里来?不是从脑子凭空想出来的,不是道听途说得来的,也不是剪刀加浆糊弄得出来的,好的内容要靠脚力、眼力、脑力得来”。从这个意义上讲,讲好新时代强军故事就是要深入基层、深入一线、深入官兵,了解掌握第一手材料。

笔者所在的善后办有一个在老山轮战中被敌人埋设的地雷炸断双腿的一等功臣王曙光,他高位截肢后,一双假肢伴随他度过了30余个军旅春秋。他从事信访工作,每天都要与不同需求的上访者打交道,风风火火,丝毫看不出他是一名一等伤残军人。为把王曙光的感人事迹挖掘整理好,一连几天,笔者和他面对面、心贴心地进行交流,几个问题一直在脑子里打转:一是他如何能在身披一等功光环后,还坚守平凡岗位默默无闻工作;二是作为高位截肢的一等伤残军人,他经历了怎样的痛苦和折磨;三是荣誉、待遇双收,他为何还能勤奋工作,等等。经过几天和他坐在一条板凳上拉家常式的交流,他终于敞开心扉,给笔者讲述了伤痛背后鲜为人知的故事。

采访完王曙光,笔者又到他的战友、同事当中继续深入挖掘采访,在掌握了大量第一手素材后,才开始组织人员进行拍摄录制专题片《更坚实地行走》,节目在央视播出后反响强烈。笔者认为,该片之所以能够让受众产生共鸣、引起震撼,主要原因在于向广大观众展示了一个具有真实细节的人物形象。

笔者体会到,作为部队新闻工作者,只有时刻保持“在路上”的冲锋姿态,才能挖掘到最鲜活、最生动、最感人的素材,讲好强军故事。

细心的人们可能还记得,2017年初,央视《新闻频道》和《军事报道》曾播出信访干部全忠架起与群众沟通理解的“连心桥”的新闻,片中有一个细节,他为了解决一名上访群众家里房屋漏水问题,和同事小陈带上皮尺等工具专程到这名群众家里查看情况,测量漏水面积。回到机关后,他马不停蹄地向首长递交了维修房屋的报告,首长批准后,他又督促施工队在最短的时间内给这名群众解决了房屋漏水问题。这样的细节,只有通过深入采访才能捕捉到。

二、扑下身子干

人常说,要想有地位,必须有作为。2019年新年的第一天,经中央军委批准,军委办公厅向全军印发《关于进一步激励全军广大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的实施意见》,这是深入贯彻习近平强军思想,激励干部担当作为的重要举措,无疑鼓舞了广大军官的干劲激情。作为一名新闻人,只有放下架子,扑下身子,才能担当起讲好新时代强军故事的主讲人。

一是担当作为。习主席指出:“担当大小,体现着干部的胸怀、勇气、格局,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笔者认为,在宣传工作岗位上,勇于担当方能成就事业,善后部门官兵,每天都在没有硝烟的战场上战斗,面对的是有着各种需求的上访群众,解决的是历史遗留问题,关停的是一个个有偿服务项目,因涉及官兵切身利益,有的处理起来非常棘手,难度之大、困难之多可想而知,需要像攻城拔寨一样,一个个去攻克,出不得一点差错,任何地方出现失误,都可能给改革全局带来意想不到的风险,哪一项工作出现疏漏,都可能给党和军队事业带来无可挽回的后果。因此,新闻工作者的职责,就是敢于担当,用笔端和镜头为广大善后官兵鼓与呼。

二是苦练内功。简而言之就是学习理论,学习业务,博采众长,让自己的思想丰富起来。既要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一系列重要论述,不断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切实肩负起军队新闻工作者的使命担当。同时,还要不断虚心向实践学习、向官兵学习,从广大官兵丰富多彩的生活中吸取营养,不断进行生活和实践的积累,于细微中寻真章、在朴素中见真情,贴近火热的练兵场,积蓄新闻工作者大有作为的底气,充满自信地讲好强军故事。

三、方法手段新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的新闻舆论工作是党的一项重要工作,是治国理政、定国安邦的大事,要适应国内外形势发展,从党的工作全局出发把握定位,坚持党的领导,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尊重新闻传播规律,创新方法手段,切实提高党的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如何创新方法手段,提高党的新闻舆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笔者认为,应把握好三个方面。

一是创新理念。观念一变天地宽。时下,全军各部队经过改革重塑,强军步伐铿锵向前,强军故事精彩纷呈。笔者认为,应该转变思想观念,在新、奇、特,短、平、快上下功夫,同时,也要找准宣传对接点和官兵的共鸣点,让受众看得进、记得住。

二是创新表达。就新闻宣传工作而言,表达是思想的外衣,创新表达的魅力就在于它总能用颜色不一样的烟火,为天空装点斑斓,同时,还在于可以有效提高新闻作品的传播力和影响力。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位盲人站在路边,身前放块牌子,写着:“自幼失明,沿街乞讨”,过往路人很多,却没人在他面前驻足。一位诗人路过此地,在牌子上在加了一句话:“春天来了,可我却看不见”。结果,路过之人纷纷解囊。这些打动人心的文字触动了人们心里最柔软的地方,让人们不由地伸出援手。这个故事也提醒我们,自说自话,不讲方式,传播效果就会大打折扣。作为新闻工作者,不赢得认同就不足以引领导向、成风化人,非表达创新不足以争取认同、凝聚共识。如今,在改革强军的生动实践中,如果不创新表达,新闻宣传很难有一席之地。对全军优秀信访干部全忠的宣传,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富有新意的开头、深入人心的故事,让片子引人入胜,产生了良好的传播效果。

三是提高掌控能力。掌控能力是一门学问和艺术,应从六个方面入手:把握大局、把握导向、把握趋势、把握受众、把握节奏、把握落脚点。换言之,搞好强军兴军新闻宣传,始终要突出特点,始终绷紧导向正确这根弦,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不断提高把握力,让新闻宣传工作更接地气。

四是抓住精彩细节讲好故事。谁会讲故事谁就能赢得受众,谁就拥有话语权。一个能打动人心的好故事,离不开精彩细节。笔者所在的北京军区善后办,有一位默默无闻奋战在档案战线的干部,她十五年如一日,不计名利得失、不怕麻烦,把联勤系统几十年的档案整理归档,录入计算机系统。有人给郑秀娟算过一笔账,军改后仅联勤系统留下的各种档案,就装满了十几个麻袋、几十个铁皮柜,如果每天整理30份,3万多份文件资料,至少需要3年才能整理完,而郑秀娟却用半年多时间,就完成了看起来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多少个不眠之夜,她与无声的档案相伴,顾不上家庭。笔者深为她的精神所动,用镜头记录下了一个个平常的瞬间。新闻特写《让档案活起来的人》,在央视7套《军事报道》栏目播出后,产生了强烈反响。

(作者单位:北京军区善后办新闻办主任)

责任编辑:吕俊平 实习学员:张 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