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矩阵 军事记者

本刊编委会

主 任 李  军  孙继炼

副主任 夏洪青

编 委

张海平 陈广照  雷  雨

林乘东 徐双喜  张晓祺

赵风云  张 锋 姜兴华

总 编 辑 徐双喜       

副总编辑 张晓祺  赵风云

执行总监  张 锋

主  编 姜兴华

副 主 编 吕俊平

美术编辑 李  玥

发行编辑  倪晓丽

责任校对  王  蕾

本期值班 姜兴华

本刊顾问

胡怀福 冷  梅 陈国权

陆绍阳 赵云泽  隋  岩

王  杨  丁玉宝  杨庆春 

聂建忠 刘凤桥  刘绍勇

编辑 《军事记者》编辑部

出版 解放军报社

印刷 北京盛通印刷股份有限公司

总发行处 北京报刊发行局

国内统一刊号 CN11-4467/G2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  ISSN1002-4468

国外发行代号 M6261

本刊代号 82-204

订购处 全国各邮局

出版日期 每月15日

每期定价 12.00元

本刊地址 北京市阜外大街34号

邮政编码 100832

发行电话 010-66720796

电子邮箱 jfjbjsjz@163.com

全媒体传播中的时代脉搏与故事表达

作者:■ 赵巧萍

主持人语:

“全程媒体、全息媒体、全员媒体、全效媒体”,在2019年1月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这一新概念。当前,随着互联网的不断推广运用,舆论生态、媒体格局、传播方式发生深刻变化,新闻舆论工作面临新的挑战。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新闻舆论工作,并在多个场合对新闻舆论工作的创新问题作过阐述,指出新闻舆论工作必须坚持“创新为要”“要加强传播手段和话语方式创新,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为探索做好全媒体时代的创新传播,本期我们组织军地媒体专家学者和一线工作者,对此进行了专题研究。稿件既有对主题报道创新表达和“四力”有效传播的研究,又有对军事媒体抖音平台传播的深层思考和纸媒品牌创新的探讨,还有对新时代军旅报告文学创新发展路径的探析,旨在放眼全媒体时代下的传播大格局,跳出单一媒体平台或传播手段的局限,为军事媒体提高新闻舆论工作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提供借鉴参考。

——主持人:姜兴华

摘 要:全媒体时代主题报道应与社会脉搏同跳动,与时代气息相融合。通过对新闻规律的准确把握,站在社会发展的立场,时代进步的角度,从小切口窥见大主题,将硬新闻采用软表达,在真实记录中反映社会进步,在人物故事中展现时代美好,在传播信息中传递主流思想。只有这样,才能创作出既代表时代主流和方向,又具有新闻价值的精品佳作。

关键词:主题报道;时代脉搏;故事表达;新闻热点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做好新闻传播工作要“讲好中国故事”。作为主流媒体,讲好中国故事就是围绕党和国家的重大决策、战略部署和社会热点等,认真研究中央关心、民众关注、国家正在大力推动的工作,通过采编人员的脚力、眼力、脑力、笔力水平的不断提升,让全媒体时代的主题报道与社会脉搏同跳动,与时代气息相融合。在不断提高新闻价值判断水平,不断提供充满正能量的优质佳作,不断丰富主流价值的内容产品的同时,有效提升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

一、在对新闻热点的追寻中, 探知时代的脉搏跳动

全媒体时代,海量信息扑面而来,便利的信息获取途径,让独家新闻难以寻觅。这时候,往往考验着采编人员的素养:面对同一新闻现场,谁的新闻判断能力强,谁能够发现事实的新闻价值,谁就能赢得主动;面对同一新闻热点,谁能够分析、判断出热点的未来报道方向,谁能够研判热点信息的价值,谁就能占据先机。

当我们对纷繁复杂、浩如烟海的新闻热点进行研究时,尤其是当新闻热点进入主题报道的范畴,深入地思考热点新闻的形成轨迹和其背后的社会诉求、未来发展,往往能够感受到其中跳动的社会脉搏和传递的时代气息。当我们准确地感知并把握这一时期的社会脉搏和时代气息,使主题报道与社会脉搏同跳动,与时代气息共融合,往往能够走近它的新闻价值。

《工人日报》“匠心归来”系列报道就是对新闻热点不断探寻的有效尝试。多年以来,《工人日报》推出了海量有关高技能技术工人的报道。2013年习总书记同全国劳动模范代表座谈时关于工业强国和技师技工关系的论述,深刻揭示了国家工业化发展与技术工人队伍建设之间的内在关系,阐明了建设高技术的工人队伍对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重要性,也对技术工人的报道提出了新的要求。2014年8月,《工人日报》特设系列栏目《大国技工》,并在半年多的时间里先后报道了19位不同领域的优秀一线技工。可以说,在所有的媒体中,《工人日报》是最早将“技工”这一名词简单而又直接地与“大国”紧密联系在一起,并进行系列集中报道的。

2015年初,技工、工匠与中国制造引起众人注目。这年1月,吴晓波凭借《去日本买只马桶盖》一文一夜成为“网红”。人们在问,中国制造怎么了?5月,《中国制造2025》颁布,我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的第一个十年行动纲领正式提出。与此同时,中央电视台推出的八集《大国工匠》系列纪录片,凭借精美的制作、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引起巨大反响。8月,我国参赛选手在素有“技能奥林匹克”之称的第43届世界技能大赛中实现历史性突破,取得5金6银3铜和12个优胜奖的好成绩。10月,中央电视台又推出《大国工匠》第二季。“大国工匠”前所未有地成为一个“吸睛”热词。

2016年初,在对即将到来的全国两会重点报道进行研究时, “大国工匠”一词进入我们的视野。但当上会记者对这一问题进行讨论时,话题却始终离不开技能人才的素质待遇、培养激励、人才通道以及社会地位等已有的报道内容。然而,在重要的全国两会的现场报道,我们不可能炒冷饭。此时,这一选题似乎走进了死胡同。

思考的深度决定报道的高度。在反复的研究之后,我主张上会记者放下过去所有的报道,静下心来想一想我们的工匠历史与文化:庖丁解牛、大师鲁班;长城、故宫等无数建筑遗产至今仍如明珠般璀璨,无不是工匠们的智慧结晶,而如同仁堂等品质百年不变的老字号无疑有一种传承的力量。他们传承的是什么?为什么这种传承没有成为全社会共同的行为准则和职业规范?两会报道中能否突破制造业、技能人才、职业教育的框框,把“大国工匠”放在一个更高的精神层面进行讨论?能否立足更高的站位和更全面的角度,虚实结合,将单纯的技术技能报道与身边的职业信仰追求—“工匠精神”结合起来?能否让各行各业的“工匠精神”成为我们的时代共识?

在多次交流和思想碰撞中,两会重点报道的思路越来越清晰:我们已经在原有的技能人才传承的基础上,转为围绕创建品牌呼唤“工匠精神”、寻找失落的“工匠精神”、互联网时代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工匠精神”、让“工匠精神”成为中华民族的职业规范等内容进行探讨。这时,我们的重点报道选题已经从“大国工匠”转为“工匠精神”。报道内容也不再局限于大国技工,不再局限于制造行业。我们从实现制造强国入手,在现有的高技能人才的数量、产品质量、社会服务等远远不能满足快速发展的民众需求等一系列问题上展开,并通过现场采访、代表委员讲身边故事等多种手法,在全社会呼唤我们的“工匠精神”的回归与传承。

为了让“工匠精神”报道有一个响亮的名称,我们将该系列报道选题确定为“匠心归来”。

2016年3月5日上午,当各媒体上会记者正在大会堂的不同角落飞速地翻阅刚刚拿到手的《政府工作报告》,希望找到相关报道线索时,本报记者看到了一个非常熟悉的词组—“工匠精神”。确实,《政府工作报告》在谈到2016年的工作重点时,首次提到“工匠精神”。短短的四个字,正是我们整个2月份一直在讨论并反复调整思路的报道重点。

如果说,“工匠精神”选题组两会之前扎实的功课,需要在两会上找到一个结合点,3月5日上午展现在两会代表面前的《政府工作报告》就给了我们一个最好的奖赏—首次出现的“工匠精神”四个字迅速在全社会成为热词,舆论热点从对“大国工匠”的关注转为对“工匠精神”的热捧。我们多次调整思路、研究方案的重点系列报道选题也有了最佳的切入点。“工匠精神”系列报道轻松开始—《需要“大匠”,更需“匠心”》。随后,“匠心归来”顺利挂栏—《五位大国工匠畅谈“匠心归来”》。后续报道紧紧围绕我国正在实施的制造强国战略挖掘新闻线索,通过“工匠精神”的培育与弘扬、传承与缺失以及技术工人待遇等报道内容,不仅指出了“工匠精神”是怎样的精神,新时代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工匠精神”这一重大时代主题,而且呼唤“工匠精神”成为各行各业的职业准则和行为规范,进而实现“工匠精神”的回归与传承。

从“大国工匠”到“工匠精神”和“匠心归来”,是《工人日报》对新闻热点的不懈探寻和对时代脉搏准确把握的结果,也是我们的新闻价值判断水平不断提高的结果,同时也展示了我们对社会历史文化的深刻理解和对民众需求的深刻思考。

二、在对宏大主题的报道中,寻找硬新闻的软表达

在重大报道,尤其是以宏大主题为背景的系列报道中如何才能避免概念化、程式化,如何才能既见高度又接地气,如何才能将硬新闻采用软表达,实现与受众的有效连接,是一个始终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问题。

主流媒体的重大报道常常有一个宏大的主题。但是对于新闻报道来说,仅有宏大主题是远远不够的。主题表达过于“高大上”,过于侧重宏大叙事,很容易导致新闻报道表达不务实、情节不生动,从而达不到引导舆论、凝聚共识的目的。应将硬新闻采用软表达,在宏大主题中找到与之相关联的人物,并努力挖掘发生在这些人物身边的新闻故事,以有趣的故事吸引人,以生动的故事感化人,以奋斗的故事激励人。更为重要的是,硬新闻的软表达,以小切口窥见大主题,会让大主题生动、好看、可亲、可信。

2017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案》。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产业工人队伍,成为一项重要而紧迫的战略任务。聚焦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也成为当年《工人日报》全国两会报道的重要主题。

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一个很重要的内容是产业工人技能素质的提升。然而,报道从哪里开始破题?请“工人代表委员谈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或者让“代表委员热议政府工作报告中的相关内容”?显然话题太硬,行文也很容易枯燥乏味。但在采访的过程中,记者们听到不少故事:有的代表诉说厂里难寻曾经的高水平焊工;有的代表感慨自己“愿意教技术,却没人愿意学”;还有的代表参会时随身带着看似简单却对精度要求极高的小齿轮……故事是散见的,粗看互不相关。但当故事汇集起来,经过大家的仔细梳理,却发现一个共同之处:曾经作为优秀工人安身立命之本的高技能,如今正面临“断档”的窘境。而这正是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中最需要解决的迫切问题。

经过不断的脑力激荡和价值判断,大家思路逐渐清晰:就将高技能职工面临“断档”作为解决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报道的突破口。于是,代表们身边发生的一个个鲜活而又生动的故事汇聚到一起,组成了一个“新闻眼”—《绝活不能真成了“绝”活》。作为“引子”的消息,正是从发生在一线工人代表的身边故事开始的。主标题中的两个“绝”字,不只让人有耳目一新的感觉,而且发人深省、意味深长。

在最终挂栏的“聚焦绝活不能真成了‘绝’活”系列报道中,《培育高技能工人需全社会“总动员”》和后续报道,都从绝活儿传承面临后继乏人的小故事入手,展示出产业转型升级下的高端技工荒已成许多企业面临的共同难题,并从制度、培训、待遇等多个层面进行剖析,阐释只有在全社会营造出尊重技能、崇尚技能的浓厚氛围,制造强国的建设才具有更为坚实的支撑力量,进而传递出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对于国家高质量发展所具有的重大意义。

鲜活的个人故事容易使受众产生亲近感、代入感和共鸣感,有利于增强受众黏度。而把好故事讲得有高度、有深度、有借鉴、有启发,有利于受众理解好故事背后所蕴含的深刻道理,实现新闻价值的最大化和最优化,也能使主题报道和主题表达得到有效传播。

三、在典型人物的成长故事中,透视时代发展的大主题

笔下有人的新闻故事总是容易生动感人,这首先需要采编人员深入生活、观察生活,做扎实的功课。然而,对于那些具有典型意义的人物来说,扎实的采访只是成功的一半。在典型人物的报道中,如果我们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只报道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的事件,报道人物的生动故事,忽视了事件和人物故事背后所包含的社会变迁和时代发展,好的故事也只是发掘了一半利用价值。典型的人物故事一定是与社会脉搏同跳动、与时代气息相融合的。讲好他们的成长故事,生活变迁,也是对采编人员思想高度与认识水平的一个考验。

2018年3月,湖南代表团23岁的全国人大代表邹彬来到北京,走进人民大会堂。作为当年全国两会最年轻的“90后”代表之一,这个用砖瓦砌出梦想、改变人生的年轻人几乎成为所有媒体关注的焦点。然而,在众多对邹彬的报道中,《工人日报》无论速度、深度还是角度,都遥遥领先于其他媒体。这首先得益于本报记者对他的长期关注与双方的良好互动:早在2015年,邹彬参加正在备战的世界技能大赛时,《工人日报》湖南记者站就已经注意到这位年轻人。2016年,邹彬在湖南省总工会举办的“十行状元,百优工匠”竞赛中获得砌筑项目冠军,随之进入《工人日报》的报道视线。2018年2月邹彬当选全国人大代表,《工人日报》湖南记者站立即联系邹彬所在单位进行采访。两会开始之前,记者一直保持着与他的良性互动,并先后三次碰面,还采访了他的父母。因而,当邹彬这个名字突然出现在公众媒体面前,官方提供的基本信息还很有限时,《工人日报》记者早已拥有了完整立体而又有深度的人物故事。

更为重要的是,《工人日报》旗帜鲜明地将邹彬的个人奋斗故事与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联系起来,用典型人物生活轨迹变化的小故事,透视时代发展社会进步的大主题。当其他媒体以“砖瓦砌出梦想”“砌筑改变人生”等为题报道邹彬的个人奋斗时,《工人日报》在一版头条位置浓墨重彩地刊发《“小泥工”遇到大时代》,热情讴歌出现在全国两会这一国家政治舞台的这位“‘90后’匠星”,不仅充分表现出新时代两会代表委员人员结构上的多姿多彩,而且将一个普通的建筑业农民工成长为世界技能大赛获奖选手的经历作为镜子,突出新时代产业转型升级背景下社会选拔机制的进步,以及技术工人凭借一技之长可以改变命运改变人生的崭新风貌。

更为重要的是,该报道以及同期《工人日报》各种融媒体全方位报道传递出一个重要信息:在中国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这不仅是一个年轻泥工的新时代,也将是一个培养、造就高素质技术工人的大时代。

记者的采访和发现,有一个去粗取精、由表及里的过程。通过脑力激荡,站在社会发展的立场,时代进步的角度,在真实记录中反映社会进步,在人物故事中展现时代美好,在传播信息中传递主流思想。只有这样,才能创作出既代表时代主流和方向,又具有新闻价值及社会意义的精品佳作。

(作者系工人日报社副总编辑)

责任编辑:姜兴华 实习学员:刘小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