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矩阵 军事记者

本刊编委会

主 任 李  军  孙继炼

副主任 夏洪青

编 委

张海平 陈广照  雷  雨

林乘东 徐双喜  张晓祺

赵风云  张 锋 姜兴华

总 编 辑 徐双喜       

副总编辑 张晓祺  赵风云

执行总监  张 锋

主  编 姜兴华

副 主 编 吕俊平

美术编辑 李  玥

发行编辑  倪晓丽

责任校对  王  蕾

本期值班 姜兴华

本刊顾问

胡怀福 冷  梅 陈国权

陆绍阳 赵云泽  隋  岩

王  杨  丁玉宝  杨庆春 

聂建忠 刘凤桥  刘绍勇

编辑 《军事记者》编辑部

出版 解放军报社

印刷 北京盛通印刷股份有限公司

总发行处 北京报刊发行局

国内统一刊号 CN11-4467/G2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  ISSN1002-4468

国外发行代号 M6261

本刊代号 82-204

订购处 全国各邮局

出版日期 每月15日

每期定价 12.00元

本刊地址 北京市阜外大街34号

邮政编码 100832

发行电话 010-66720796

电子邮箱 jfjbjsjz@163.com

优化军队新闻舆论人才队伍建设的若干思考

作者:■ 周伟业 陈田雨

摘 要:建设一支听党指挥、业务精湛、作风过硬的人才队伍,是发展和繁荣军队新闻舆论事业的重要基础。在人才队伍建设方面,首先应该发扬“群众办报”“全军办报”优良传统,形成覆盖全军官兵的“专业队伍+兼任队伍+专长队伍”的复合式队伍结构。其次需要健全人才管理机制,建立一支政治素质、专业素质过硬的可持续发展的人才队伍,还应面对改革强军和全媒体传播的时代背景,提升人才队伍能力素质。

关键词:军队新闻舆论工作;人才队伍建设;思考与举措

习近平主席2015年12月25日视察解放军报社时指出,新形势下办好解放军报,要建设一支听党指挥、业务精湛、作风过硬的人才队伍。这一重要论述为我军新闻舆论人才队伍建设指明了发展方向和奋斗目标。军队新闻舆论人才队伍既包括在军队媒体担任记者、编辑等职务的专业采编人员,也包括在各战区、各军兵种从事新闻舆论工作的人员,还包括各基层单位的新闻舆论骨干。人才是事业之基。新的时代背景下,面对愈加复杂的国际舆论斗争格局以及飞速变革的信息传播环境,要想搞好我军新闻舆论工作,提高军队媒体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就必须在强化、优化军队新闻舆论人才队伍建设上下功夫。

一、发扬“群众办报”“全军办报”优良传统,夯实军队新闻舆论人才队伍建设基础

强化军队新闻舆论人才队伍建设,首先需要解决的是人才来源和人才队伍的基础问题。新闻舆论人才从哪里来?依靠谁来搞好我军的新闻舆论工作?解决问题的答案其实可以在我党新闻工作优良传统中找到。1948年4月2日,毛泽东在接见《晋绥日报》编辑人员时指出:“我们的报纸也要靠大家来办,靠全体人民群众来办,靠全党来办,而不能只靠少数人办。”也就是说,要避免出现仅仅依靠报社少数几个人来办报的“关门办报”现象,应该发动广大人民群众参与办报活动。这就是我党“群众办报”的优良传统,它是我党群众路线在新闻工作中的具体体现。毛泽东在论述这一问题时,新闻媒体主要指报纸,但随着大众传播媒介的发展,“群众办报”中“报”的内涵已经拓展到囊括广播、电视、网络媒体在内的一切新闻事业。具体到我军新闻事业,“群众办报”就是指发挥全军广大官兵积极参与新闻舆论工作,实现新时代的“全军办报”,即依靠广大基层官兵,开门办好媒体,搞好我军新闻舆论工作。

依靠基层官兵“办报”,是搞好军队新闻舆论工作的内在需求。广大基层官兵是强军事业的参与者,是改革实践的亲历者,能够最大程度地把准改革强军的时代脉搏。常年处在一线的基层官兵,对部队的发展变化感受最真、体会最深,部队一线的演习演练、教学科研、训练任务、政治教育开展得如何?取得了哪些成就?他们最有发言权。而军队媒体的使命,正是最大程度地反映这些一线官兵的心声,反映改革强军中的新面貌、新气象。就这一层面来讲,搞好军队新闻舆论工作离不开广大基层官兵的积极参与。

当前,我军新闻舆论工作主要依靠军队媒体的记者、编辑和部队的新闻骨干,这部分人员专业素养高、业务能力过硬,毋庸置疑是兴办我军新闻事业的骨干力量。但在改革强军的时代背景下,强化军事新闻舆论人才队伍建设,除了要发挥好这些专业人才队伍的作用,还要借助好广大基层官兵的力量。一方面,选取热爱新闻事业、具有专业兴趣的基层官兵兼任连队新闻骨干,同时与机关的宣传部门做好沟通接洽,确保他们在新闻舆论工作中出得了力、帮得上忙。另一方面,利用新兵入伍、士官选拔、干部调动等时机,广泛吸纳人才,引进文字功底较好、具有摄影摄像等专业特长的人员及时补充到军队基层新闻舆论人才队伍中来。努力形成覆盖全军官兵的“专业队伍+兼任队伍+专长队伍”的复合式的新闻舆论人才队伍结构。

二、健全人才管理机制,避免人才流失和人才浪费,稳定并搞活军队新闻舆论人才队伍

新闻舆论人才是兴办新闻事业的基础,没有一支稳定、可持续发展的人才队伍,发展和繁荣我军新闻舆论事业便困难重重。那么,如何培养生成这样的人才队伍?需要依靠政治教育、理想教育、职业教育等多种途径从内在素质方面真正锻造优秀的新闻舆论人才队伍,提高我军新闻工作者的综合素养。人才队伍素质的培养离不开外在管理机制的配合和激励。所谓机制顺,则人才聚;管理好,则事业兴。当前,亟需努力健全、改革我军新闻舆论人才队伍管理机制,确保以制度优势聚集人才优势。这项工作涉及到人才招录、人才选拔、人才培养、人才使用、人才评价、人才激励等方方面面的具体措施,需要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实事求是,真正拿出改革的担当和勇气,敢于破解难题,提出建设性的举措,理顺关系,调整机制,优化管理。

新时代背景下,随着军队改革调整的逐步深入,军队新闻舆论人才同样面临着岗位变动、编制落实等现实问题。一方面我军新闻舆论工作亟需大量的人才资源;另一方面,新的环境下军队新闻舆论工作者的编制又有较大调整。这就造成了工作需要人,但队伍还不能完全适应的困境。

针对上述问题,各单位必须进一步健全人才管理机制,切实抓好人才选拔、人才培养、人才使用工作。在人才选拔上,要树立“大人才观”,保证人才结构多元化,明确编制岗位与相应职责,在现有干部队伍中挖掘具备培养潜质、适合从事新闻工作的人才,充实到各级新闻岗位上兼任新闻骨干;科学补充配备文职人员队伍以及士官队伍,将其作为新型力量补充到新闻舆论工作队伍中来。在人才培养、人才使用上,各单位要加强对新闻工作者的激励,在评优评先、晋升任用上,确保与其他岗位人员同等对待;加强人文关怀,对军队新闻舆论工作者在生活、工作中遇到的困难予以积极帮助;对成绩突出、进步明显的新闻舆论人才予以表彰奖励。

总之,健全人才管理机制,就是要达到人才队伍兴旺、人才结构合理的基本目标,最终形成一支政治素质、专业素质过硬的可持续发展的人才队伍。

三、重视两个时代背景,强化军队新闻舆论人才队伍的能力素质

如今,传媒领域正在发生着深刻变革,信息传播技术飞速发展,媒介与媒介之间的界限愈加趋于模糊,几乎所有的媒体机构都不可避免地投入到媒体融合的大势之中,一个全媒体传播的时代已悄然来临。与此同时,改革强军形成热潮。习主席反复强调,要牢固树立战斗力这个唯一的根本的标准。军队一切工作要向能打仗、打胜仗聚焦。军队新闻舆论工作作为政治工作的一部分,其根本任务就是要服务战斗力、保障战斗力的提升,最终为改革强军服务,为战斗力标准服务。

全媒体传播的时代背景对军队新闻舆论人才提出了更新的要求,备战打仗的时代背景又对军队新闻舆论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强化军队新闻舆论人才的能力素质,就是要兼顾好这两个时代背景,寻求强化能力素质的着眼点和着力点。

一是面对全媒体传播的时代背景,培养适应融媒体格局的复合型人才。要广泛开展岗位轮训、加强与地方媒体的学习交流,进一步提升军队媒体专业记者、编辑的能力素质,使其成为我军新闻事业的专家和骨干人才;要依靠院校及媒体资源开展培训班、邀请新闻名家进行授课,强化基层部队新闻舆论人才的能力素质,使其成为我军新闻事业的基石;要加强文职人员的入职培训、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实现文职人员专业素质与部队需求紧密对接,使其成为我军新闻事业的新生力量。培养适应融媒体格局的复合型人才,最终要使广大军队新闻工作者具备独立从事新闻舆论工作的能力,具备熟练的信息选择与整合加工能力,具备采写传播广、影响力和指导性强的新闻作品的能力。

二是面对改革强军的时代背景,培养面向战场、面向部队的新型人才。服务打仗,是军队新闻工作的军事特性,这一特性要求我军的新闻工作者必须向战场靠拢,与部队的练兵备战活动靠拢,其战位在演习场、练兵场。战场在哪里,动人的故事就发生在哪里,鲜活的新闻就来源自哪里。加强军队新闻人才队伍建设,必须继续坚持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积极结合好“记者在战位”等主题采访活动,鼓励军队新闻工作者走进一线、走进基层、走上战位,同广大官兵坐在一条板凳上,积极挖掘军营好典型、好故事,借助多样的全媒体技术手段,深入反映部队实战化训练的火热场景,充分展现全军官兵在改革强军进程中取得的丰硕成果,发扬好战地记者的优良传统,努力打造带有泥土味、硝烟味的军事新闻作品。

(作者分别系国防大学军事文化学院教授、31121部队干事)

责任编辑:姜兴华 实习学员:刘小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