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矩阵 军事记者

本刊编委会

主 任 李  军  孙继炼

副主任 夏洪青

编 委

张海平 陈广照  雷  雨

林乘东 徐双喜  张晓祺

赵风云  张 锋 姜兴华

总 编 辑 徐双喜       

副总编辑 张晓祺  赵风云

执行总监  张 锋

主  编 姜兴华

副 主 编 吕俊平

美术编辑 李  玥

发行编辑  倪晓丽

责任校对  王  蕾

本期值班 姜兴华

本刊顾问

胡怀福 冷  梅 陈国权

陆绍阳 赵云泽  隋  岩

王  杨  丁玉宝  杨庆春 

聂建忠 刘凤桥  刘绍勇

编辑 《军事记者》编辑部

出版 解放军报社

印刷 北京盛通印刷股份有限公司

总发行处 北京报刊发行局

国内统一刊号 CN11-4467/G2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  ISSN1002-4468

国外发行代号 M6261

本刊代号 82-204

订购处 全国各邮局

出版日期 每月15日

每期定价 12.00元

本刊地址 北京市阜外大街34号

邮政编码 100832

发行电话 010-66720796

电子邮箱 jfjbjsjz@163.com

青年的“温度”就是我们的“温度”

作者:张 坤

2019年5月20日,《中国青年报》头版头条推出《无手的军礼—记陆军某扫雷排爆大队战士杜富国》,同时全媒体推出相关融媒体报道产品,产生广泛社会影响。

这既是长期以来《中国青年报》关注优秀青年、军队英模的又一力作,也是全媒体时代的又一融媒体精品。

军队是优秀青年汇聚的地方,军事报道是《中国青年报》的特色和优势领域之一,《中国青年报》也一直深受部队官兵喜爱。我们一直向《解放军报》等军队媒体同行学习,在报道上提倡“军人和退役军人优先”,注重用融媒体精品讲好强军故事,弘扬强军兴军正能量,为实现中国梦强军梦提供强有力思想舆论支持。

《中国青年报》军事部在报社全媒体改革探索中走在前列。近年来,他们制作了《驾歼-15降在辽宁舰上,敢试试吗?》等众多优秀H5产品,如今又开始在视频领域发力,组建视频通讯员队伍,创办“中青军视”栏目,同时牵头常态化更新“中国青年报”官方抖音账号,短时间内制作出《中国海军第一位女实习舰长》《武警特战队员开展爆破震感体验训练》等浏览量超千万的短视频作品。

军事报道全媒体融合转型的努力探索,是整个中国青年报社融合改革的一个缩影。

2019年5月10日《中国青年报》一版评论员文章 《永久奋斗,超越小我—青年的“温度”就是我们的“温度”》中,表达了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把自己的小我融入祖国的大我、人民的大我之中,勇于砥砺奋斗,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

从五四精神中汲取“永久奋斗”的青春力量,在立足本职中实现“超越小我”的使命担当,是新时代中国青年内心深处最滚烫的“温度”。

《中国青年报》正是按照党的要求引领凝聚青年、服务青年成长的媒体。青年最火热的温度,也是正在加速融合中的《中国青年报》人的“温度”。

青年的“温度”就是我们的“温度”,意味着“青年在哪里,我们就在哪里”。创刊68年至今,《中国青年报》已经出版了16000多期,但我们的产品早已不局限于传统的文字、图片,而是涵盖了纪录片、微电影、短视频、直播、MV、H5、VR等多种融媒体样态。《中国青年报》正在用激情与梦想、创新与创造,颠覆你对一张“报”的想象。

《中国青年报》适应新媒体飞速发展和舆论格局重大变化的形势,从理念到行动,从形式到内容,全面转型,彻底革新。截至目前,中国青年报“两微一端”等移动端直接用户已累计超过3000万,融合传播各项指标居全国同行特别是报纸前列。

中国青年报社的全媒体融合转型探索开始于2014年,从“报网互动”到“报网融合”到“24小时《中国青年报》在线”,再到“24小时《中国青年报》随手看”。经过3年多摸索,2017年4月27日,根据自收自支等自身特点和实际,《中国青年报》特色的中央厨房—“融媒小厨”开张,成为报社全媒体内容制作、分发传播、整合运营的机制平台。在“融媒小厨”“指挥部”,8块LED大屏每天实时显示着各平台的更新情况和传播指数,全媒体值班团队在这里研判、分析,将那些“青年关注、关注青年”的信息,用年轻人喜闻乐见的融媒体手段呈现给受众。

“融媒小厨”要有大情怀,更要有大制作。党的十九大以来,《中国青年报》围绕“奋斗青春最幸福,强国一代有我在”主题,推出了一系列融媒体产品。依托“融媒小厨”机制,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中国青年报》与中国青年网紧密协作、深度融合,实现了共青团系统报、网、端等全媒体资源统一调配,推出“青年大学习·两会时刻”“两会青年说”等一系列立足青年视角的融媒体产品,热搜话题冲到全国榜首。

青年的“温度”,就是中国这片大地的“温度”。我们应该弯下腰来,紧紧地贴近大地、贴近青年,承担起更多的责任,“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

青年关注,关注青年。我们要继续向军队媒体同行学习,把青年的“温度”最真实、最准确、最及时地反映出来,同时把党和政府的关爱、关怀及时传递给青年,促进研究解决青年的迫切需求和实际问题。

(作者系中国青年报社党委书记、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