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矩阵 军事记者

本刊编委会

主 任 李  军  孙继炼

副主任 夏洪青

编 委

张海平 陈广照  雷  雨

林乘东 徐双喜  张晓祺

赵风云  张 锋 姜兴华

总 编 辑 徐双喜       

副总编辑 张晓祺  赵风云

执行总监  张 锋

主  编 姜兴华

副 主 编 吕俊平

美术编辑 李  玥

发行编辑  倪晓丽

责任校对  王  蕾

本期值班 姜兴华

本刊顾问

胡怀福 冷  梅 陈国权

陆绍阳 赵云泽  隋  岩

王  杨  丁玉宝  杨庆春 

聂建忠 刘凤桥  刘绍勇

编辑 《军事记者》编辑部

出版 解放军报社

印刷 北京盛通印刷股份有限公司

总发行处 北京报刊发行局

国内统一刊号 CN11-4467/G2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  ISSN1002-4468

国外发行代号 M6261

本刊代号 82-204

订购处 全国各邮局

出版日期 每月15日

每期定价 12.00元

本刊地址 北京市阜外大街34号

邮政编码 100832

发行电话 010-66720796

电子邮箱 jfjbjsjz@163.com

推进军人荣誉体系建设的传播价值

作者:张 驰

摘 要: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推进军人荣誉体系建设”“让军人成为全社会尊崇的职业”。军人公墓为举行军人葬礼或缅怀军人等仪式传播活动提供了场域。本文以军人公墓规划建设为例谈全媒体时代下的仪式传播。

关键词:军人公墓;全媒体时代;尊崇军人;仪式传播场域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推进军人荣誉体系建设”“让军人成为全社会尊崇的职业”。军人的哀荣是军人荣誉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军人公墓的规划建设正是完善军人荣誉体系的一个重要举措。特别是随着全媒体时代的到来,军人公墓作为凝聚社会对军人群体价值认同的载体,具有更多的传播价值。

一、军人公墓为举行军人葬礼或缅怀军人等仪式传播活动提供了场域

根据传播学的相关原理,从仪式传播参与者个体的角度,可将仪式场域解析为物我场域、人我场域、自我场域三个层次。[1]从仪式传播参与者群体的角度来看,仪式场域主要由心理场域和地理场域组成。[2]

微观层面上,军人公墓提供的仪式传播场域更具有军队属性。军人公墓的物我场域指为举行军人葬礼或缅怀军人等仪式传播活动所营造的,以表达哀思、形成尊崇的特定时空和象征;人我场域即军人葬礼、缅怀军人等活动参与者个体在仪式过程中形成体验的场域。在这一场域,我军设定了专门的军人葬礼仪式,其中礼兵、标兵、鸣枪礼等仪式元素体现了葬礼的军队属性,从而使参与者所生成的体验更具有军队指向性;自我场域强调了参与者对军人葬礼、缅怀军人等活动意义的反思,既是对牺牲军人生前事迹的再回顾,也是对牺牲者军人身份的再认同。正如多位国防教育专家所言,对于军人这个大群体而言,目前正在规划的军人公墓将具有重要的意义。

宏观层面上,军人公墓提供的仪式传播场域为跨群体传播提供了可能。军人公墓的心理场域指人们在举行军人葬礼或缅怀烈士时的群体心理情境。当参与者处于这一场域时,实现的是具有不同个性的群体对军人群体的理解,是生者对逝者的悲悯、人民对军人的感怀,以及公墓现场陌生人之间,出于对牺牲或病故军人的共同关注而产生的某种共同身份的认同感;地理场域则指参与者所具有的特殊文化背景和地理范围,强调的是置身于军人公墓的人们具有的文化和地理共性,这些共性形成的接近性能够消弭不同个性群体间明显的界线。

由此,军人公墓作为仪式传播场域,也具有了三个层面的传播功能。一是加深了个体对军人牺牲奉献的体悟,从而提升对军人群体的感性认识。对参与军人葬礼或缅怀军人等仪式传播活动的个体而言,形成了自我传播回路,通过置身于军人公墓环境中,获取军事属性符号对自身的刺激,在现场墓碑、哀乐等设置烘托下,强化个体崇尚军人的潜认知;二是军人公墓成为了一个符号,刻进个体记忆的同时,也成为了群体的文化记忆,为仪式的参与者提供了一个共存的空间,形成群体认知,即“我们”,由“我们”来纪念军人,形成“崇尚军人”的集体记忆;三是军人公墓还是全民国防教育的一个重要场所,对增强全民国防观念,提高全民国防意识,让关心国防、热爱国防、建设国防、保卫国防成为全社会的思想共识和行动自觉,具有重要促进作用。

二、全媒体时代推动军人公墓的仪式传播场域外溢

2018年底,全国退役军人事务厅(局)长会议提出,按照“国家统一规划、属地建设管理”的原则,研究拟订军人公墓建设规划和标准,适时出台建设、管理和维护政策。2019年1月11日退役军人事务部发布消息,军人公墓规划建设座谈会对军人公墓的概念、内涵、功能定位、建设规划及标准、安葬条件、管理模式进行了进一步研讨。

2019年1月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人民日报社就全媒体时代和媒体融合发展举行第十二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媒体不断发展,出现了全程媒体、全息媒体、全员媒体、全效媒体,信息无处不在、无所不及、无人不用,导致舆论生态、媒体格局、传播方式发生深刻变化,新闻舆论工作面临新的挑战。可以说,军人公墓的规划建设正处于全媒体时代的传播浪潮中。以下三点使得军人公墓作为仪式传播场域,在空间和时间上得到拓展和延伸,提升了军人公墓的传播价值。

一是军人公墓的规划建设政治站位高。只有在党和国家层面上对体制机制进行完善,才能真正提升军人职业吸引力和号召力,提升军人荣誉感。我国正大力推进军人荣誉体系建设,从出台《中华人民共和国英雄烈士保护法》、施行“军人依法优先”等措施可以看出,全社会正在将崇尚英烈、尊崇军人的风气推向高潮。军人公墓的规划建设,无疑是“崇尚军人”的一项具体举措,对推进军人荣誉体系建设,让军人成为全社会尊崇的职业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二是公民社会责任感增强,媒介素养正在提高。随着我国政治、经济、社会的长足发展,国民对于国防和军队建设发展的关注日益增高,而近年来发生的非战争军事行动,诸如抗震救灾、海外撤侨等更加拉近了军民之间的情感距离,使得民众对军人群体格外关注。根据第4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8年12月,中国网民的规模达到了8.29亿,网络新闻用户规模达6.75亿,媒介可得性的提升以及社会整体文化水平的提升使得公民有了通过各种渠道“抵达”军人公墓的能力,以及对军人牺牲或病故产生共情、表达共情的能力,无形扩大了这一仪式传播场域的潜在空间。

三是全媒体时代的到来致使场域外溢。全程媒体的出现使军人公墓作为仪式传播场域得到纵向延续;全息媒体利用图文、视频、VR等技术使军人公墓在虚拟空间立体化、具有真实感;而全员媒体意味着每个人的手机就是一个传播媒介,最典型的案例是近期发生的四川木里“3.30”森林火灾扑救行动,31名烈士归乡、安葬的报道,有很大一部分来自抖音、微博等平台,属于网友自发的报道行为,而这也将对烈士哀悼的仪式传播场域由哀悼现场扩散至全网域。全效媒体解决的是宣传报道到达率问题,精准、分众传播,适时调整传播策略,才能真正令自我场域作用到参与者个体内心,并在参与者群体的心理场域凝聚起社会尊崇军人的共识。可以预见,顺应全媒体时代发展,能使军人公墓这一仪式传播场域有效扩展、延续。

三、全媒体时代提升军人公墓的传播价值

军人公墓作为军人葬礼仪式和烈士纪念活动的主要发生地,既是承载这一系列活动的传播场域,也成为象征我国国防和军队建设发展软实力的一个重要符号。应注重发挥仪式传播的力量,提升军人公墓的传播价值,激发全社会对军人的尊崇。

一是宏观上依据国情、民情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并加以积极引导。葬入军人公墓,实际上是党和政府对军人或曾经从军的个体个人价值的一种确认,“军人”便是这名个体作为一个“人”的“墓志铭”。而在我国,公民通常家族观念较重,许多家庭希望家人去世后能够葬在一起,而各个地方也有不同的风俗习惯等,这些或许与提倡军人葬入军人公墓的做法相悖,故在设置完善相关条款时应充分考虑文化背景等因素,在尊重官兵及军属观念、习俗的同时,充分利用全媒体手段,予以积极引导。引导的过程,本身就是对军人这个特定符号的传播过程,亦是全民国防教育的具体体现,可谓事半功倍。

二是中观上完善配套基础设施,实现线上线下联动。对于军人公墓实体环境进行合理设计。公墓选址是较为有争议的问题,不论是城市或郊区,其传播含义各有侧重,如选择城市更为看中的是烈士与人民的“接近感”,通过地理上的接近增进“熟悉感”,在便于人们瞻仰的同时弥合烈士与受众之间时空的疏离感,让崇尚军人的氛围触目可及。选择郊区更多考虑的是民众传统丧葬文化的观念问题。不论是设计还是选址,都应当在朴素中彰显中国军事文化和优秀传统文化特色,同时要符合仪式传播规律,并与国际通行的设置军人公墓的理念、做法接轨;坚持移动优先策略,利用全媒体,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化进行报道宣传,做精、做全、做真军人公墓相关的网上祭奠平台等;还应注意打通线上线下,配合军人公墓实地环境设置和悼念活动,线上注意设立长期的固定网络悼念、报道平台,以及重大突发事件和重要时间节点到来时的临时悼念、宣发机制和议程设置,要融通平台,破除平台壁垒,以方便无法到达现场的民众在网上进行悼念。

三是微观上善于把握时机、场合,形成互动仪式链,积聚情感能量。善于运用符号的象征意义,将人们投放在共有的属于中国人的文化背景当中,消弭不同社会群体对军人群体的理解屏障。军人也是人,也会生老病死,也是某个人的孩子、父亲母亲或是伴侣。当出现有军人牺牲、病故或悼念、缅怀军人时,要借助军人公墓(包括线上)场域集聚的力量,将社会不同群体聚合在一起,通过人们作为“人”的心灵深处的恻隐之心、共情之处,激发对军人群体的共同关注,运用符号传递出生者对逝者的悲悯、百姓对子弟兵的疼惜,形成全社会的在场感,形成互动仪式链,最终强化全社会尊崇军人的意识。

【注释】

[1][2]张方敏.仪式传播场域论纲[J].当代传播,2015(5):19.

(作者单位:国防大学军事文化学院)

责任编辑:姜兴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