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矩阵 军事记者

本刊编委会

主 任 李  军  孙继炼

副主任 夏洪青

编 委

张海平 陈广照  雷  雨

林乘东 徐双喜  张晓祺

赵风云  张 锋 姜兴华

总 编 辑 徐双喜       

副总编辑 张晓祺  赵风云

执行总监  张 锋

主  编 姜兴华

副 主 编 吕俊平

美术编辑 李  玥

发行编辑  倪晓丽

责任校对  王  蕾

本期值班 姜兴华

本刊顾问

胡怀福 冷  梅 陈国权

陆绍阳 赵云泽  隋  岩

王  杨  丁玉宝  杨庆春 

聂建忠 刘凤桥  刘绍勇

编辑 《军事记者》编辑部

出版 解放军报社

印刷 北京盛通印刷股份有限公司

总发行处 北京报刊发行局

国内统一刊号 CN11-4467/G2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  ISSN1002-4468

国外发行代号 M6261

本刊代号 82-204

订购处 全国各邮局

出版日期 每月15日

每期定价 12.00元

本刊地址 北京市阜外大街34号

邮政编码 100832

发行电话 010-66720796

电子邮箱 jfjbjsjz@163.com

在历史与现场中找到共鸣点

作者:康子湛

60多年前,在抗美援朝战场,197653名志愿军英雄儿女壮烈牺牲。2013年6月以来,国家启动了在韩志愿军烈士遗骸回国安葬工作。中韩双方遵循人道主义原则,本着友好协商、务实合作精神,于2014年至2018年连续5年成功交接589位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

2019年4月3日,第六批在韩志愿军烈士遗骸被接回祖国。此次是按照中韩双方共识实施的第六次交接,韩方向中方送还的10位烈士遗骸及相关遗物是在包括铁原、涟川、华川等在内7个地点发掘的。我有幸亲历了这批志愿军烈士遗骸回国安葬仪式,记录下了一幕幕感人的场景,产生了诸多思考。

一、带着情感和责任上路,才能写出读者期待的稿件

接受报道任务后,我想起了魏巍在纪念“志愿军出国作战50周年”之际所说的话:“《谁是最可爱的人》这个题目不是硬想出来的,而是从心底跳出来的,从情感的浪潮中蹦出来的。”由此我感到,英勇牺牲的志愿军烈士离开我们60多年了,做好这次新闻报道一定要带着情感和责任上路,才能写出读者期待的稿件。

4月3日7时20分,沈阳桃仙国际机场,身着戎装的礼兵方队已经在停机坪列队完毕。尽管停机坪上寒风瑟瑟,但礼兵方队精神抖擞、庄严肃立。为了迎接英烈回国,他们进行了充分准备。礼兵方队组训负责人告诉我,为适应寒冷环境、展现良好精神风貌,在此前的军姿等训练中,礼兵们穿得不多,礼服里面就是一件绒衣和一件保暖内衣。

战士们的情感和责任,让我更加感到,报道好这次活动,是一项严肃的政治任务。迎接在韩志愿军烈士遗骸回国安葬,彰显了我国作为负责任大国的良好形象,反映了国家软实力在不断提升。同时,活动也令社会公众崇尚英雄、尊重英雄的情怀产生强烈共鸣。作为军事记者,要传递出的正是这种家国情怀。

11时36分,我空军一架专机平稳降落在辽宁沈阳桃仙国际机场,机上载有10位志愿军烈士的遗骸及145件遗物。专机进入中国领空后,两架战斗机全程护航,用空军特有的方式向志愿军烈士致敬。

此刻,我难掩激动的心情。60多年前,中国人民志愿军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抗美援朝。胜利来之不易,197653名英烈的遗骸,或许留在了天寒地冻的长津湖,或许留在了寸草不剩的上甘岭,或许留在了黄沙血染的松骨峰,又或许留在了248公里长的“三八线”上……

“国家举行隆重迎接仪式,就是要大力宣扬烈士精神,传承民族气节。”仪式上,这句话久久回荡在现场,也成了军内外媒体报道的主题。一名战士在接受采访时说道:“一个国家不能只有轻歌曼舞,一支军队更要倡导家国情怀。每一代人的经历和认知都会受时代或观念的影响。参加今天这样的仪式,能激发我对历史、对英勇牺牲者的崇敬之情。”他的话,说出了军人的情感和责任,也道出了我作为军事记者的情感和责任。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要求的:“在路上心里才有时代,在基层心里才有群众,在现场心里才有感动。”

二、采写历史跨度大的稿件,只有掌握大量精准的数据和把握好相关时间节点,才能确保稿件经得住时间检验而历久弥新

英魂归来,数百名社会各界代表排起长队,向烈士遗骸献花致敬;雄伟高亢的国歌声,低沉柔和的《思念曲》声,整齐划一的礼枪声,婉转悠扬的小号声,在陵园上空萦绕,追忆着志愿军烈士的忠魂和壮举。

看到阔别60多年的老战友的遗骸终于魂归故里,88岁的志愿军老兵李维波激动不已。每年这个时候,他都会穿上熨烫整齐的老军装,把军功章佩戴在胸前,以最庄严的方式缅怀战友们。

缅怀英烈,离开了那个时代的讲述是空虚的。采访中,我一直想着,如何让经得起检验的历史发声“说话”。“我认为这不仅仅是一场仪式,更是一种精神的传承。烈士遗骸回国安葬活动让我们的集体记忆又一次被唤醒。”连续六年担负鸣枪方队教练班长的沈胜敏的话与我产生了共鸣。迎接烈士遗骸回国安葬,难的不是“迎接”,而是“缅怀”。这让我找到了历史与现实的切合点,我在文章中提出“60多年前的这些官兵,非常清楚自己担负的任务注定九死一生,是什么力量让他们慷慨赴死、视死如归?”“我们如何在缅怀追思中砥砺前行?”文章刊发后,网友留言称,这个话题紧贴时代,发人沉思。

此前,在退役军人事务部牵头发起的为志愿军烈士寻找亲属活动中,找到了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周少武烈士的侄孙周波。当天他特意从河南济源来到沈阳。周波说,“看到志愿军烈士,就像看到自己的亲人一样,自己有责任有义务把革命先烈的光荣传统继承好、发扬好”。

“我们什么都不需要,只要祖国知道我!”一位抗美援朝老兵接上了周波的话茬。由此我感到,报道中既要坚持历史性,又要注重当代性,以新闻的视角迎接英烈、怀念英烈、追寻思考。比如,烈士身后事,折射的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对于英雄的态度,也是人民群众最为关注的。这就需要从历史和现实中千方百计发掘相关第一手材料。

新闻“易碎”往往是就时效性而言。但是从见证历史的角度看,新闻的真实和详尽更重要。通过采写《第六批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迎接和安葬仪式侧记》等新闻,我深感采写历史跨度大的稿件,只有掌握大量精准的数据和把握好相关时间节点,才能确保稿件经得住时间的检验而历久弥新。

为历史写历史那是教科书,为现实写历史才是新闻纸。看似对立的新闻与历史,却又相联相通,通过仪式让人们回顾朝鲜战场那段历史,既让我们知道我们的队伍从哪里来、到哪里去,同时也让历史记住这些英烈,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最可爱的人。

采访中,我始终带着一个“靶子”:除紧贴时代特色进行观察思考外,报道中还应注重回应一些敏感话题,澄清错误认识,让新闻宣传起到纠偏正向的舆论引导作用。比如,网上亵渎黄继光、邱少云等革命烈士的污言秽语,迫切需要正面引导。只有对疑问作出正面解答,提升读者对英烈保护的法律认识,才能形成弘扬英烈精神的强大正能量。

“熄灯号吹过了许久,但北部战区陆军某旅上等兵汤岩松迟迟未能入睡:白天执行第六批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迎接任务的场景反复闪现在他的脑海里。”这些看似不起眼的细节,也成了我报道的素材。新闻报道无法对事件作全景式的写照,需要记者调动新闻味蕾,选取事件的一个侧面,来开口子,然后深挖其中思想和影响,勾勒出一篇文章的独特立意。而礼兵汤岩松的思想变化,正是我撰写稿件的一个引子。

三、努力写出革命精神与时代精神的紧密关联,在历史与现场中找到共鸣点

活动当天,天空阴雾沉沉,在沈阳休假的驻丹东某部战士李玲玲手捧鲜花,早早来到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门口静静等候。她说,当年所在部队战士跨过鸭绿江奔赴前线,不少英烈埋骨他乡,今天她特意赶来迎接烈士遗骸回家,向他们致以崇高的敬意。在现场,我一边追寻历史,一边穿插现实细节,架起历史与现实对话的桥梁。

退役军人事务部、外交部、财政部、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和辽宁省政府、沈阳市政府、北部战区、辽宁省军区、武警辽宁总队代表和志愿军烈士家属、抗美援朝老战士代表,学生、部队官兵代表共同见证了这一庄严时刻。这样的规格也于无形中增强了广大官兵的自豪感,凸显了人民群众的家国情怀。

此次报道留给我一个重要启示:写在韩志愿军烈士遗骸回国安葬,既要写“祖国接你回家”,又不能拘泥于此,要努力写出革命精神与时代精神的紧密关联,在历史与现场中找到共鸣点。这其实也是写活类似历史与现实结合题材稿件的秘诀。新闻稿件最后,我附上采访感言“在缅怀追思中砥砺前行”,由此升华主题。

沈胜敏所在部队连续六年执行在韩志愿军烈士遗骸护送回国安葬任务。每一次迎接志愿军烈士回国,对官兵都是一次触动、一次教育。“今天,我们迎接先烈忠骨回国,同时接回来的还有他们曾经的梦想与期待,不辱使命,不负众望,是我们的承诺与誓言。”英雄无言励后人,他们的感悟也是我稿件的点睛之笔。有网友称,跳出了活动的本身,让文章更有厚重感、时代性、针对性。

连续六年隆重举行迎接在韩志愿军烈士遗骸回国安葬仪式,相同的主题、类似的题材,如何写出新意、做出影响?这是我受领任务后一直思考的问题。最终我认为除了故事感动、导向鲜明外,还要突出家国情怀、焕发革命精神、激发英雄气概。跳出报道任务看整个宣传活动工作,真正发人深省、让人感动的,正是渗透在报道中的家国情怀的力量。

由此我想到,2019年清明节前夕,退役军人事务部和《人民日报》新媒体平台等联合发起了“寻找英雄”活动,这些都是家国情怀的体现,更是受众最为渴望得知的珍贵信息。“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迎接在韩志愿军烈士遗骸回国安葬活动的开展也必然带有当代眼光与情怀的烙印。战争已经结束,我们还需关注什么?当然还是人。

曾有战争名言:老兵永不死,只是渐凋零。我在《第六批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迎接和安葬仪式侧记》的结尾指出,截至发稿至少有7位烈士亲人已经找到。让读者看到的结局是:老兵未凋零,血脉在传承。

(作者系解放军报社北部战区分社记者)

责任编辑:姜兴华 实习学员:张 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