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矩阵 军事记者

本刊编委会

主 任 李  军  孙继炼

副主任 夏洪青

编 委

张海平 陈广照  雷  雨

林乘东 徐双喜  张晓祺

赵风云  张 锋 姜兴华

总 编 辑 徐双喜       

副总编辑 张晓祺  赵风云

执行总监  张 锋

主  编 姜兴华

副 主 编 吕俊平

美术编辑 李  玥

发行编辑  倪晓丽

责任校对  王  蕾

本期值班 姜兴华

本刊顾问

胡怀福 冷  梅 陈国权

陆绍阳 赵云泽  隋  岩

王  杨  丁玉宝  杨庆春 

聂建忠 刘凤桥  刘绍勇

编辑 《军事记者》编辑部

出版 解放军报社

印刷 北京盛通印刷股份有限公司

总发行处 北京报刊发行局

国内统一刊号 CN11-4467/G2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  ISSN1002-4468

国外发行代号 M6261

本刊代号 82-204

订购处 全国各邮局

出版日期 每月15日

每期定价 12.00元

本刊地址 北京市阜外大街34号

邮政编码 100832

发行电话 010-66720796

电子邮箱 jfjbjsjz@163.com

全息媒体:新闻生产的场景化思维

作者:徐 嫣 滕鲁阳

摘 要:全媒体时代,新闻生产中场景化思维的应用将引发传媒业从信息采集到编辑制作、从阅读体验到内容推送等诸多环节的革新与流程再造。本文从新闻媒体场景化的内容、用户、技术三个思维维度入手,解析场景化思维在新闻生产中的应用。

关键词:全媒体时代;新闻生产;场景化思维

2019年1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推动媒体融合发展、建设全媒体成为我们面临的一项紧迫课题。他同时指出,全媒体不断发展,出现了全程媒体、全息媒体、全员媒体、全效媒体,信息无处不在、无所不及、无人不用,导致舆论生态、媒体格局、传播方式发生深刻变化,新闻舆论工作面临新的挑战。在习总书记提出的“四全”媒体这一新概念中,全息媒体即指新闻媒体要不断强化“场景化思维”,通过图文、语音、视频、VR、AR、可穿戴设备等多种形态立体化呈现新闻信息,带给用户全息多维感官体验。本文从新闻媒体场景化应用背景入手,从技术、内容、用户三个维度解析媒介场景化思维。

一、场景、场景传播与场景化思维

场景,是指人与周围景物的关系总和,其核心是场所与景物等硬要素以及空间与氛围等软要素。它最早属于影视用语,欧文·戈夫曼从时间维度去考量它,赋予“场景”面对面交往的特质。

随着全媒体时代的到来,“场景”的意义不断增强,人们的信息接收和传递的行为模式也随之发生了改变。传统媒体时代,新闻媒体强调“讲故事”,主要在内容和形式两方面展开竞争,讲求的是“先新闻,后社交”;如今,“无社交不新闻”成为了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显著标榜,“场景”的价值不断被提升,成为吸引用户、解决用户痛点,并为用户带来沉浸式体验的一种社交情景。

当下,场景理论有了新的发展,业已成为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新常态,并逐渐渗透整个新闻传播领域。无论是新闻的采集制作方式还是内容呈现方式,场景化思维的应用越来越受到重视。随着媒介形式不断发生更迭,媒介的移动化转型也成为大势所趋。场景传播作为一种新型的传播样态,打破以往文字、图片的静态传播模式,旨在为受众带来深层互动体验,正成为未来新闻业的新形式与新符号,场景的智能融合赋予移动传播魅力无穷的景观呈现。

媒介实现场景传播的前提是必须具备场景化思维。场景化思维是基于用户场景的服务思维,强调设身处地考虑用户需求和体验感受,从实际操作层面出发,将时间、地点、用户、用户行为以及预期目标等元素纳入考量范畴。

二、媒介场景化思维的三个维度

媒介场景化思维包括三个维度,即内容思维、用户思维、技术思维。

(一)内容思维:沉浸体验打造身临其境的感官

VR新闻、AR新闻、网络直播和360°全景播报……主流新闻制作逐渐被这些沉浸传播技术填充,新闻的呈现形式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变成了沉浸式的体验、参与式的创造、全民直播的狂欢,沉浸传播带给用户非凡的感官体验。

流动性使得“地点”变得飘忽不定,物理的“地点”与媒介中的“地点”界限模糊化,“地点”与“媒介”共同构建了人的交往模式和信息传播模式,“天涯若比邻”成为了现实,强烈的“在场感”让每一位用户完全沉浸于媒介刻意营造的场景中。

(二)用户思维:用户至上指引个性化定制

所谓“场景化”传播,就是要基于用户的场景移动或改变而调整方案,以满足用户的信息和服务需求。首先,场景时代用户的个性化继承了网络传播时期用户多元化的特点。其次,同一个体行为习惯和心理状态改变,也相应导致对信息需求的个性化转变。最后,基于场景的社交也会对用户需求造成影响。场景化的O2O模式便应运而生,改变以往“自由认领”的做法,借助大数据技术,对用户所处的场景拥有整体的把握,通过建立联系和分析关联,实现个性化定制和精准化信息投放。

(三)技术思维:“场景五力”凝望服务全过程

2014年,美国人罗伯特·斯考博和谢尔·伊斯雷尔在《即将到来的场景时代》中大胆预言了“场景时代”的到来,提出了场景时代的技术力量,即“场景五力”,即移动设备、社交媒体、大数据、传感器以及定位系统。上述五种技术原力,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信息生产模式的转型升级,重塑着传媒生态格局。随着移动网络的全覆盖、“万物互联”的实现、全息技术的跨越式发展,当下处于起步阶段的场景传播技术布局,将在未来几年迅速铺开。技术在不断更新迭代,场景就是新的进化。

三、场景化思维在新闻生产中的应用

(一)更新新闻采集方式,推进制作过程变革

全媒体时代,新闻传播领域正经历着一场前所未有的变革和创新,在新闻采集阶段,媒体就应该不断优化新闻采集形式,满足受众多样化需求。

如自动化新闻的兴起不仅成为新闻生产的重要转向,也代表着新闻制作的一种新思维。2015年9月,腾讯财经发布了一篇题为《8月CPI同比上涨2%创12个月新高》的报道,该报道对文中的专业术语进行了简要介绍,署名为自动化新闻写作机器人Dreamwriter。Dreamwriter能根据算法在第一时间自动生成稿件,瞬时输出分析研判,一分钟内将重要资讯和解读送达用户。这不仅将记者从繁重的编写任务中解放出来,使媒体不再单纯依靠人力制作新闻内容,减轻记者在新闻生产中的工作压力。同时也减少了生产成本,增加了新闻稿件数量,并且使新闻报道的视野变得更加开阔,如从最初的财经新闻逐渐延伸到体育新闻、灾害报道、医疗资讯等领域。由此可以看出,新闻生产中场景化思维的应用促进了新闻生产方式的转型,在提升新闻产品质量的同时,促使媒体发挥自身优势,推进新闻制作过程的变革。

(二)创新新闻表达方式,带来深层互动体验

场景时代的新闻传播更多的是强调新闻产品通过数据可视化技术、多媒体融合技术以及虚拟现实技术带来的沉浸式体验,打破了以文字、图片为主的静态传播样式,使新闻图片、视频、文字等各种元素结合,为读者创造生动的新闻场景,同时使得信息以交互体验的方式得以呈现,融合报道赋予受众更多的选择权,进一步提高受众参与感、互动感和真实感。

《监禁之后》(After Solitary)是由前线(Frontline)节目组和标志公司(Emblematic Group)合作出品的一则沉浸式VR新闻作品,采用了摄影测量、体视摄影技术和VR技术,报道了曾在缅因州监狱长期被单独监禁的犯人肯尼·摩尔的监狱生活。作品充分利用虚拟现实技术“沉浸性”“交互性”的特点,打破了传统新闻的时间和空间上的局限性,为受众创造一个监狱的“拟态环境”,整个新闻叙事得以立体化呈现,受众可以360°环顾肯尼居住的狭小的牢房,如一个身临其境的感受者一样,听见监狱里响起的犯人的吵闹声、肯尼诉说在监狱的绝望和所见所感,使报道充满了冲击力、震撼力和价值表达。这一作品也获得了2017年全美网络新闻奖—沉浸式报道卓越表现奖。全媒体时代,公众的在场参与意识不断被强化,场景传播以第一时间、视听合一的强大优势,让大众仿佛置身于真实的新闻现场,满足了大众信息获取、参与和跟踪的媒介互动需求。

(三)实现新闻精准落地,达成共时性场景的融合

这是一种连接用户此刻的场景,从而提供符合此时场景的新闻服务。具有实时推送、精准落地的巨大优势。过去,受众获取新闻主要依靠传统的自上而下垂直传播,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传播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受众主动获取有效信息资源的诉求更加旺盛,渠道也更加多元化,这极大地增强了新闻的互动性。大众传播的“垂直化”和网络人际传播的“水平化”交织在一起,构建出受众纷繁复杂、纵横交错的场景图谱。如何在这移动场景中找准用户最感兴趣、最贴近的新闻,将是理解场景化获取的关键所在。例如新华社曾经推出的应用“我在现场”就是通过对用户地点的追踪定位,方便用户搜索附近发生的新闻。根据CNNIC发布第43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止2018年12月,我国手机网民达8.17亿,网民通过手机接入到互联网的比例占98.6%。考虑到移动端成为核心用户,在内容呈现上,人民网除了制作适应PC端的横版模式以外,还充分照顾了移动端,实现了“移动+PC”双适配。以上举措均充分发挥了传统新闻价值五要素的“接近性”原则。

全媒体时代,新闻几乎能够实现对用户的全场景覆盖。随着受众个人场景的消逝或是移动,新闻的传播将改变过去被动传递的方式,根据受众日常生活轨迹紧密结合网络空间圈层位置实现个性化推送,呈现出更为精准、细分的受众选择。可以说,场景传播构建了多元化的社会互动关系,新闻产品也将被赋予更加丰富的内涵意义。

(作者单位:国防大学军事文化学院)

责任编辑:吕俊平 实习学员:张 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