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矩阵 军事记者

本刊编委会

主 任 李  军  孙继炼

副主任 夏洪青

编 委

张海平 陈广照  雷  雨

林乘东 徐双喜  张晓祺

赵风云  张 锋 姜兴华

总 编 辑 徐双喜       

副总编辑 张晓祺  赵风云

执行总监  张 锋

主  编 姜兴华

副 主 编 吕俊平

美术编辑 李  玥

发行编辑  倪晓丽

责任校对  王  蕾

本期值班 姜兴华

本刊顾问

胡怀福 冷  梅 陈国权

陆绍阳 赵云泽  隋  岩

王  杨  丁玉宝  杨庆春 

聂建忠 刘凤桥  刘绍勇

编辑 《军事记者》编辑部

出版 解放军报社

印刷 北京盛通印刷股份有限公司

总发行处 北京报刊发行局

国内统一刊号 CN11-4467/G2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  ISSN1002-4468

国外发行代号 M6261

本刊代号 82-204

订购处 全国各邮局

出版日期 每月15日

每期定价 12.00元

本刊地址 北京市阜外大街34号

邮政编码 100832

发行电话 010-66720796

电子邮箱 jfjbjsjz@163.com

连队千字新闻写作细节谈(四)

作者:郑蜀炎

摘 要:连队调查性新闻写作是一种反映基层工作经验教训的常用文体。能否写好连队调查性新闻,综合考验着军事新闻工作者的脚力、眼力、脑力、笔力。本文以三篇连队调查性新闻的写作为例,探讨连队千字新闻写作的三个细节。

关键词:连队千字新闻;连队调查性新闻;写作细节探讨

作为反映基层工作经验教训的常用文体,连队调查性新闻的写作,综合考验着军事新闻工作者的脚力、眼力、脑力、笔力。本文以三篇连队调查性新闻的写作为例,探讨连队千字新闻写作的三个细节。

【精选例文】

心得笔记本探寻录

某团在3月中旬刚结束的一次政治教育总结中有这样一条成果:全团官兵共写心得笔记上千篇。

于是,我一蹲连,就找战士借笔记想看个究竟,可连找十几位战士都没借到。原因据说是交上去未归还,或是探亲时带走忘了带回,总让人不大信服。

住在一个屋里滚了几天床板,一个盆中烫了几次脚之后,战士们才不好意思地承认:有的写得差,怕笑话;有的只是抄了几段书报,没啥看头;一个傈僳族战士汉话尚不流利,为完成任务,只能让别人帮着在报上勾画几段,自己再一笔一划抄下来。

虽说战士们在本子上写得不怎样,但交谈中我发现,对于眼下的时事政策、天下风云,他们了解得并不少。时而还有战士敲门而入,和我探讨中国的“股票热”。班长刘君自学法律专科,当兵3年已拿了10个单科结业证,差3门就是大学生了。他的笔记本一人拿不完,还请一战士帮忙抱来给我看。虽说基本是专业学习笔记,没有多少有关政治教育的内容,但你能说他不爱学习吗?

对写学习心得笔记战士们是怎样看的呢?一个战士给我看日记时,不断提醒我注意看打了折的那几页。打开一看,不是学雷锋做好事就是克服瞬间的私心杂念。应当说其言其行,的确很好。但一想起那专门打起折的每篇心得笔记,心里就觉得不是很舒坦。

战士阎治江文绉绉地诠释:心得笔记应是心有所得笔有所记。倘若不是这样岂不走了味儿。

说起来,硬性规定战士写心得笔记,并用心得笔记的篇数来量化政治教育的成果,是一些人的一种老习惯了。你说这是形式主义,他在总结里依然对此津津乐道。倒是战士刘成刚快人快语,一句话就说到了点子上:“只要入心入脑就行,何必非去凑够那几页纸。”

(刊于1992年5月24日《解放军报》第2版)

【细节解读】

说说“深入浅出”的操作性

无论是新闻教材的金科玉律,还是编辑们的面授机宜,都少不得“深入浅出”的教导。新闻是个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许多闻之醍醐灌顶的理论总是让人觉得知易行难,所谓“宜是老禅遥指处,只堪图画不堪行”。

我倒更愿意按自己路数,在一篇篇稿子的写作中去找感觉,这样一来,虽然土一点,但也渐有所悟。为了少兜圈子,就拿自己的稿子当标本吧。

先说“深入”。“深”者主要是两条,一是揭示或提出的问题要有普遍性。譬如这里提出的问题直指政治教育中的形式主义,这是人人都看在眼里的普遍问题,容易引起读者共鸣;二是要有明确的指向性,有具体批评的“靶子”。如此文,锋芒直击虚假风气,有的放矢;三是不能面面俱到。报纸受篇幅所限,不可能在一篇文章里四面出击。所以,一定要聚焦在一个具体的点深入。如我选的“心得笔记”这个点,虽小但却在穴位上。

再说“浅出”。“出”是讲新闻怎么谋篇布局、遣词造句,把要表达出来的意思说出来。“浅”是浅显易懂、一目了然。真理是朴素的,但弄不好就会流于浅薄、失之苍白。很多时候,看似“浅出”并不“浅”,它恰恰检验着你思辨逻辑、文字功力的深度。

【精选例文】

一连为何“牛”

有些战士想“走后门”调到一连,理由是:在歌声不断的连队干着有意思。

在炮团论唱歌,数一连最“牛”。

连队荣誉室并排挂着参加当地“七一”歌咏比赛冠军和全师“八一”百首革命歌曲比赛第一名的锦旗,连长蒋朝忠指着边上挺显眼的一小块空墙说:那是给国庆节比赛留的位置。

“牛”得可以,但又让人不能不服。

连队当晚搞了个“卡拉OK”演唱会欢迎记者。自恃曾在星级饭店上过场,记者拿过话筒就头一个唱了起来,但很快就发现连里高手不少,十几个登台的战士似乎都比记者强。

刚唱罢一曲的黄兴士告诉记者,当兵前因家在山区从未看过电视,但现在却在学五线谱。

连里所有战士都能唱上百首革命歌曲,通俗歌曲也会唱不少。师里组织宣传队,一下从一连挑走3人……

记者在连队两天,便有3家地方单位来联系军民共建,理由很简单:唱歌这么好肯定士气高、作风好。与连队隔一马路是一家歌舞厅,据说有初到当地者听到里面的歌声后,拿着票在营门口硬说歌舞厅在这儿……

记者在连里参加了几次文体活动,发现所有干部都上了场。周连长说,这是连队的规矩,水平可以有高低,活动却一定要参加。

经过几天接触,记者发现一连的干部并非人人都有“文艺细胞”,但为了给战士做好样子,他们都在不断调整补充自己。

张指导员从未在人前唱过歌,但跟着周连长练了几天后,一咬牙也就上了台;大学本科毕业的二排长曾国东原先除了英语没啥业余爱好,但现在不仅是歌坛好手,而且还有一绝—用英语唱歌,在比赛中为连队得分不少;星期天大太阳挂着,一排长田龙江却一个人抱着歌本在训练场又哼又唱。他告诉记者,自己发音不准,老拖排里的后腿,现在抽空练练……

耳闻目睹了这些后,记者明白了一连为何“牛”的道理。

住在一连,在其他连结识的几位战士来找记者走“后门”,要求帮忙调到一连,理由很简单:在歌声不断的连队肯定干着有意思。

将这事告诉周连长后,他说:其实所有连队都可以搞得这么生龙活虎的,关键是看干部是否有这份心气儿,是否能身体力行。

(刊于1992年9月11日《解放军报》第2版)

【细节解读】

写出有“军味”的稿件来

在“八卦”新闻充斥的今天,部队的基层稿子,怎样与之抗衡,怎样争取读者?应当说强化有“军味”的军事新闻是根本之策。

有人可能不以为然:我们这些穿军装的作者写的部队的稿,能没“军味”吗?是的,问题恰恰就是这样,有些虽然是发生在军营或者出现在军人身上的事,却未必能构成“军味”十足的军事新闻。

简单的定义一下:“军味”就是充满了军队特色甚至是军队特有的新闻,诸如演习训练等军事活动自不待言。除此之外,在基层的日常工作、平凡生活中,“军味”十足的素材也不少见。比如这稿写的唱歌之见闻—唱歌并不稀罕,可能够这样去唱歌和把歌唱成这样,绝对属于我们的军营,绝对“军味”十足。军队是个战斗集团,战士爱唱歌与其他人的区别就在于,他们的歌声总是和士气、荣誉和战斗力挂在一起,写出这种感觉来就有了“军味”。

同时,写“军味”的文字表述要如“军语”,简洁明快、一步到位。连队都是年轻人,充满活力,拒绝老气横秋。稿子中的语言和细节,让熟悉连队的同志一看就能感觉到一股部队的朝气扑面而来。

【精选例文】

喜人的数字变化

在兰州军区某团红一连采访,最吸引人的是变化的数字,有变多的有变少的,有变大的有变小的,变得眼花缭乱,变得令人鼓舞。

变化最大的是战士的军装口袋。老指导员张登武1982年当兵时,“四个兜”是干部的代名词,战士只有两个兜,还在上面,连个本子都揣不下。现在一个战士身上的口袋,早已赶上过去干部的兜。当然,多的不仅仅是口袋,揣在里面的津贴费也比过去增加7倍。

1980年前,战士一周才能看一次电影。而今,一连的官兵每天都能从银幕或屏幕上看到一部电影,另外还有168部“故事片”存在团VCD库里供他们选看。

营房变新了。连队环境越来越干净,战士打扫卫生的时间越来越少。1977年前,连队住窑洞,清沙扫尘是全连早晚各半小时的“保留节目”。如今战士每天攥扫把拿抹布的时间少了,可以腾出1个小时去团图书馆。请注意,是“馆”而不是“室”,这一字之变,是用藏书量增加10倍换来的。

战士个人身上的“大小多少”也在变:大—个头大了(身高体重都在增加);小—饭量小了(一顿吃20个包子的战士打着灯笼也难找);多—战士“头衔”多了(连队成立了各种科技、文化业余活动小组,不少学有专长的战士当上了小组“领导”);少—信少了(9月17日,全团才来了61封信,10年前,一连来信最多的一天差不多就这数,现在思念亲友时就拿起电话“喂……”)。

有个绝对数一直没变,那就是作息时间,但睡眠时间的相对量却在增多。住窑洞和住平房的时候,夏天午休热得睡不着,冬天防煤气中毒,每晚常被“检查醒”。现在新楼房里夏有电扇冬有暖气,楼前楼后21种花木暗香浮动,睡得能不香吗?

写了这么多数字,其实一个新词尽可囊括—生活质量。

生活质量的提高促进着战斗力的增长。吕连长讲:新兵进连一年后,每天跑5公里越野,没有一个跑不下来的,当年入伍当年成为训练尖子的越来越多……

(刊于1999年10月5日《解放军报》第1 版)

【细节解读】

换一种算账法

通过“算账”写发展变化是一种最常用手法(这个稿子就是最典型的),从无到有,由少变多……这当然是最直观而简洁的写作手法了。但凡岁末年初、重要纪念日,满眼皆是这类文章。

使用数字算账的好处是直截了当,所谓“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但这样写稿绝对是一柄双刃剑,因为数字越多,文章越趋于抽象化,数字很容易使现实成为一种远离切身感受的空洞存在。算账中所罗列的数字一旦超出了读者的生活体验和知识范围,就只是作者自己在玩数字游戏了。你想,那些纵跨几十年前的流水账本,对毫无感同身受的连队官兵能有什么触动;那些军国大事的宏观数字尽管可观,但也因在连队找不到参照系而遥不可及……

同样是歌颂变化,稿子何妨换一种算账法—既然写连队,就把战士身边的数字写透。且看稿子,凡进入账本的,全部是连队的人、自己的事。那些变化中的衣食住行,扭头就见到,伸手就抓来。这时文中的数字,就成了鲜活的新闻事实。

再者,即便算账也不要像那些古板的账房先生拨拉算盘一样了无生趣。你看,从衣兜多了说到兜里揣的钱也多了,从战士身上的“大小多少”看变化……这些描述,充满了生活气息,实在而不乏诙谐,生动而不失准确,把一堆数字全变成了细节,或者说成了相声里的“抖包袱”。

(作者系解放军报社原记者部副主任、高级记者)

责任编辑:姜兴华 实习学员:刘小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