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矩阵 军事记者

本刊编委会

主 任 李  军  孙继炼

副主任 雷 雨

编 委

陈广照  夏洪青 林乘东 

徐双喜  张晓祺 赵风云 

张 锋 姜兴华

总 编 辑 徐双喜       

副总编辑 张晓祺  赵风云

执行总监  张 锋

主  编 姜兴华

副 主 编 吕俊平

美术编辑 李  玥

发行编辑  倪晓丽

责任校对  王  蕾

本期值班 姜兴华

本刊顾问

胡怀福 冷  梅 陈国权

陆绍阳 赵云泽  隋  岩

王  杨  丁玉宝  杨庆春 

聂建忠 刘凤桥  刘绍勇

编辑 《军事记者》编辑部

出版 解放军报社

印刷 北京盛通印刷股份有限公司

总发行处 北京报刊发行局

国内统一刊号 CN11-4467/G2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  ISSN1002-4468

国外发行代号 M6261

本刊代号 82-204

订购处 全国各邮局

出版日期 每月15日

每期定价 12.00元

本刊地址 北京市阜外大街34号

邮政编码 100832

发行电话 010-66720796

电子邮箱 jfjbjsjz@163.com

敬畏编辑岗位,历练责任担当

作者:■ 董保存

我是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从事编辑工作的,从助理编辑、编辑到副编审、编审;从编辑部副主任、主任到副社长、副总编辑。一路走来,的确是漫漫风雨路,甘苦寸心知。

30多年来,我在编辑工作中,有过寻求不到优质选题时的苦恼,也有过读稿过程中的眼前一亮;有过“眉毛胡子一把抓”的忙乱,也有过面对图书市场的喧闹坚持作品品味的从容和淡定;有过历尽千辛万苦却没有达到预期效果的失落,也有过自己编出的书一夜之间走红大江南北的惊喜。

当年,我刚刚走进出版社大门的时候,有位老同志认真地跟我说,编辑工作是为他人做嫁衣的苦差事,要想当“新娘”(作家),要想风光无限,就不要从事这个行当。这是老一代编辑给这项工作的定位。他们从事编辑工作的时候,正值新中国成立不久,一大批刚刚从烽火硝烟中走来、有着丰富战争经历的有志之士,要拿起手中的笔描述曾经的峥嵘岁月。这些同志中很多人文化水平较低,要把当年的战斗历程写成文章,特别是写成文学作品,难度之大可想而知,所以就需要编辑的帮助。红色经典之中《苦菜花》《红日》《保卫延安》等作品在问世的过程中,编辑们付出了大量心血。

至于那一大批以《星火燎原》为代表的纪实性作品,编辑付出的劳动就更多了。在原解放军出版社军事出版陈列室中,就可以看到老编辑改了七八遍的稿子,也有老一辈革命家和编辑讨论修改稿子的多封信件……20世纪80年代、90年代出版的一批将帅回忆录,也都渗透着很多编辑人员的心血。

我刚刚当编辑时,就曾经帮助好几位老同志整理出版过回忆录,其中莫文骅中将的《回忆解放北平前后》的整理工作,就用了一年多的时间。

对于部队基层的业余作者,我也像老编辑那样热心地扶持他们,帮助他们。《士兵今年十八九》的作者栾人学,是时任驻吉林磐石的一位炮兵团政委。当时,我读完稿子后,觉得这部描写部队现实生活的作品,虽然有许多不足,但生活气息浓,很有激情。为了改好这部作品,我和作者之间仅通信就有40多封。有时会为一个情节、一个细节反复推敲。老社长朱亚南给我说,这些信要留着,让新来的同志们看看怎么当编辑……不久前见到栾人学,他还跟我说:“是你的那些信把我引上了文学创作的道路。”

一、敬畏编辑岗位,珍惜工作平台

曾多年从事过编辑工作的邹韬奋、茅盾等名家都说过:要当好一名编辑,首先要对“编辑”这两个字有敬畏之心。编辑这个角色如同一个挑担子的人,这副担子,一头是作者,一头是读者。作者的作品通过我们的手,才能到达读者手上。不少年轻人是因为读到了一本好书,影响了他的人生道路。因此,我们不能不对“编辑”这个称谓心存敬畏,必须要做一个人类美好心灵的守望者。

无论是报社、出版社,还是杂志社的编辑,究竟应该怎样看待编辑这个平台,怎样认识编辑这个岗位?

我们能够在军队新闻出版平台做编辑工作、记者工作,应该说是很幸运的。我曾和同事说,能在编辑岗位上取得这么多成绩、获得各种各样的国家级奖项和荣誉,不是因为我有了什么特殊的才能,也不是因为智商比别人高,而是得益于这个平台。所以我觉得,编辑这个平台,是永远值得我敬畏和珍惜的。

这么多年来,我切身感受到许多老编辑对这个平台的感情,对自己倾注了大量心血的平台的不舍。原解放军文艺出版社有一位叫张忠的副社长,接到退休命令之后,在办公室里一边整理书稿档案,一边掉眼泪,后来竟失声痛哭起来。投笔从戎几十年来,张忠副社长把最好的青春年华奉献给了编辑事业,他最大的兴趣爱好,就是一天到晚看稿子、编稿子、发稿子。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张副社长和作者谈稿子的时候,有的作者自己都忘了稿子中的一些情节、细节,张副社长却可以详细地把这些情节、细节说出来,时常让作者折服。这样一位爱岗敬业的人,在即将离开自己为之倾注了毕生心血的编辑工作岗位时,自然会格外留恋、难以割舍。

我还见过一位年近80岁的老军旅作家。他已经在地方出版社出版了好几部作品。他找到我,提出要在原解放军文艺出版社出一本书。要我一定想办法帮助他圆这个梦。我问他:“为什么非在军队出版社出书?”他说,“我当了一辈子兵,如果没有在军队的出版社出过书,将是一大遗憾。”

由此可见,军事新闻出版这个平台在人们心目中是多么的重要。所以,我们既然选择了这个平台,就应该十倍百倍地珍惜它,在此发挥作用、实现理想、成就事业,为军事新闻出版事业的不断繁荣壮大作出应有的贡献。

二、敬畏编辑职业,自觉进行历练

编辑是个苦行当,当一个人选择了这个行当,就意味着走上了一条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的追求之旅。要成为一名优秀的编辑,非经过一番艰苦的历练不可。

老一辈的编辑说,要成为一个好编辑,首先要使自己成为一个作家。编辑工作要求我们有丰富的知识积累、良好的知识结构。因为谁也不知道,下一刻自己的案头会出现什么样的文稿,文稿中会涉及哪个领域的知识。只有具有丰富的知识积累,面对全新的课题、深奥的内容,才能从容不迫、游刃有余。如果一部书稿放在面前,自己都没搞清楚说的是什么,只能是“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编辑不仅要当杂家,同时也应成为一个方面的专家。没有专业的知识积累,就无法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难以与作者交流对话。萧克上将创作的《浴血罗霄》,曾获得第三届茅盾文学奖。当初,我受命担任该书的责任编辑时,与作者之间的年龄、资历、学识等方面的巨大差异,给我的编辑工作带来许多不便和困惑。为了了解该书创作的时代背景,我把书稿中涉及的厚厚一大摞历史背景资料进行了认真解读,使自己对这段历史有了一些领悟。后来,在有关专家的指导下,这段历史脉络在我脑海里逐渐清晰起来。在编辑、改稿的过程当中,我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向着专家化的道路迈进。无论是到萧克将军当年战斗过的地方体验生活,还是到长征路上采风,我在尽可能地收集历史资料的同时,还采访了许多健在的当事人,通过不断努力,我对早期的红军史和长征史有了较深刻的认知,对部分长征史的研究可以说比较专业了。凭着对长征史不断的积累,我不仅高质量地完成了《浴血罗霄》一书的编辑工作,还在中央电视台军事部为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所组织的“不忘初心再长征” 大型采访活动中,以“专家”身份应邀参加相关活动,并对其中的史实进行解读。

长期的历练,不仅能使编辑增加学识,而且还有利于提高甄别能力,练就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把一部书稿拿到手里,就能判断出它的价值和独特之处;通过与作者的一番交谈,就能发现他是一个好苗子,不断推出名家和名作。

有一年,《亮剑》的作者都梁,拿了厚厚一摞稿子来到我的办公室。我问他写过中篇、短篇没有,他说没有。我又问他发表过其他门类的文学作品吗,他说也没有。他告诉我,自己此前连一块火柴盒大小的文字也没有在报刊上发表过。但我没有因此戴上“有色眼镜”,而是客观、冷静地阅读这部书稿,看了不到100页,就让我眼前一亮。我告诉他,这本书可以出。作品塑造的李云龙这个人物个性鲜明、栩栩如生,他身上体现出的既有我们这个民族不畏艰险、奋发图强的精神,也有我们这支军队经过战火锻造出的亮剑精神。仅凭这一点,就值得下功夫编辑。后来,我把这部作品改了3稿。改稿过程中我发现作品中女性人物的形象弱了一些,就和作者商量,把女性的戏份增加一些。于是,作者在第3稿中增加了这位英雄军长在军事学院学习时的一段婚外恋情。但当我们再看稿子的时候,怎么看都觉得故事像是贴上去的,缺乏真实性。对小说中李云龙的形象不仅不会增色,反而会有所损害。最后商定,还是把这一段删掉。当《亮剑》发行过百万册后,有一家出版社出版了这本书的所谓“全本”,把我们删掉的这段内容印了一个小册子,夹在书里一起销售。结果还是没有得到读者认可。

事后才知道,《亮剑》在到我手头之前,作者曾辗转找过两家出版社,都遭遇了退稿。如果这样的一部好书从我们眼前溜走,那将是一个编辑的终生遗憾。所以说,从大量繁杂的书稿中发现好作品,需要编辑具有高超的判断能力,这是对编辑知识积累和能力素质的一个考验。

除此之外,编辑还要历练跟各种各样作者打交道的能力。编辑所面对的作者来自各行各业和社会不同阶层,能不能和作者打好交道,事关编辑工作的成败。20世纪90年代的一天,我得知原国家安全部的熊向晖副部长同志要写一部有关隐蔽战线斗争的书,就向他约稿。此前我做了不少功课,但打交道的时候还是出了纰漏。那天,约定早上9点到他家面谈。我坐公交车换地铁,紧赶慢赶,到熊向晖同志所住楼下时,已经9点半了。上楼去敲门,没有人应答,但我能听见屋子里面有说话声。再敲门,还是没人应答。我又跑到电梯间找人问他们家的人是不是外出了?开电梯的小女孩说没有。实在没办法,我就跑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传达室拨通了他家里的电话。我问,熊部长您在家啊?他没有回答我,而是反问“你看看几点了?”我赶忙道歉说:“首长,今天堵车,晚了一点。我现在过去?”他说:“我现在有另外一个约会,改天再约吧。”两天之后,我再次赴约,约定的时间还是9点,我8点40分就赶到了熊副部长家门口,9点钟准时敲门。进屋之后,熊向晖同志对我说,“知道为什么不给你开门吗?我做地下工作这么多年从来都是准点准时。我的老领导周总理也要求我们,一定要养成严格的时间观念,一分一秒都不能差,差一秒钟都是要死人的!几十年来我始终恪守这个信条。不管是别人约我还是我约别人,说几点就是几点。别说是你,就连上次英国作家韩素音来,晚了20分钟,我照样没有见。”这次约稿的经历,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三、敬畏编辑职务,谨记责任担当

军队的新闻出版工作者的特殊性要求军队新闻出版工作者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当好排头兵。新时代的军事新闻出版工作,对军事新闻出版工作者提出了更高要求。作为一名图书编辑,应时刻谨记自己的责任担当。

对党、国家、军队的大事要事,我们的图书出版工作不仅不能缺席,而且必须走在前面。几十年的实践证明,跟上了时代的潮流,我们所编辑的书刊就可能得风气之先。我们编出的书刊只有反映了社会主流价值,才能受到人们的欢迎、引领阅读的潮流。

我军一代又一代的新闻出版工作者,总是主动地站在最前列。百万大裁军、北京奥运会、世纪大阅兵、抗洪抢险、抗震救灾……只要是有军人出现的地方,就有我们记者、编辑的身影,就能看到我们的报纸和书刊。

纪念新中国成立50周年的时候,我们推出了一套“新中国纪实丛书”第一本是《毛泽东、尼克松在1972》,第二本是《红墙内外》,这些书的销量都在几十万甚至上百万。对当时纪实文学的兴起、阅读风尚的引领,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199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当得知世界各国都在准备举行盛大纪念活动的信息之后,我针对西方国家强调的“二战主战场在欧洲”“东方没有主战场”的论调,建议出版社利用这个节点,对东方主战场的抗日战争进行一个全景式的描述。得到批准后,我们立即给原总政治部文化部打了报告,同时也通过出版管理部门上报中宣部。中宣部领导认为这是一个很好的契机。支持我们组织一批全军和地方作家来完成这一浩大的文学工程。当时还有19位开国上将健在,我就一个一个登门拜访,征询他们对这套丛书的意见,之后将具体实施方案上报军委。江泽民同志在到俄罗斯出席世界反法西斯胜利纪念活动的前一天晚上,专门为这套系列丛书题写了书名。时任军委副主席刘华清和张震同志分别作序题词。在抗战胜利纪念日那天,中宣部和原总政治部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了丛书发行仪式。这套丛书,在海内外都引起了巨大反响。

编辑必须具有判断能力、把关能力。编辑是出版的第一道关口。一部书稿摆在案头,要有准确的判断,看得出存在的问题。这个能力非常重要。记得一次,有一位编辑把一部小说集送给我审查,其中一篇小说的人物口无遮拦地将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和前苏联的解体相互联系。当我向责任编辑指出这一问题时,他说这是小说,就是打个比方而已。我告诉他,这看似是玩笑的话,实质上却有政治隐患。经过提醒、教育,使这位编辑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对自己没有从政治高度考虑问题进行了深刻反思。

编辑岗位既要提倡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认真把好各个关口,临危不乱、妥善应对,确保新闻宣传出版质量。同时,也应主动担当、大胆负责,面对书稿,果断取舍、拍板定夺。如果没有担当精神,该下决心时优柔寡断,一定打不了胜仗,出不了好书。

古人说: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当好一个编辑亦如此。

(作者系原解放军出版社副总编辑)

责任编辑:吕俊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