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矩阵 军事记者

本刊编委会

主 任 李  军  孙继炼

副主任 雷 雨

编 委

陈广照  夏洪青 林乘东 

徐双喜  张晓祺 赵风云 

张 锋 姜兴华

总 编 辑 徐双喜       

副总编辑 张晓祺  赵风云

执行总监  张 锋

主  编 姜兴华

副 主 编 吕俊平

美术编辑 李  玥

发行编辑  倪晓丽

责任校对  王  蕾

本期值班 姜兴华

本刊顾问

胡怀福 冷  梅 陈国权

陆绍阳 赵云泽  隋  岩

王  杨  丁玉宝  杨庆春 

聂建忠 刘凤桥  刘绍勇

编辑 《军事记者》编辑部

出版 解放军报社

印刷 北京盛通印刷股份有限公司

总发行处 北京报刊发行局

国内统一刊号 CN11-4467/G2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  ISSN1002-4468

国外发行代号 M6261

本刊代号 82-204

订购处 全国各邮局

出版日期 每月15日

每期定价 12.00元

本刊地址 北京市阜外大街34号

邮政编码 100832

发行电话 010-66720796

电子邮箱 jfjbjsjz@163.com

时代封面 强军担当

作者:■ 柳 刚 王通化 高立英

摘 要:在人民海军成立70周年之际,《解放军报》“军营观察”专版连续整版推出 “人民海军成立70周年特别策划—走近舰艇长”系列深度报道。战舰,是海军的军种“名片”;舰艇长,是这个“名片”的“封面”。大国海军新一代舰艇长的形象,是人民海军新时代发展风貌的微缩。系列深度报道以人物特稿为主体,以多名海军舰艇长的个人成长脉络反映时代巨变,展现海军官兵的强军担当和独特魅力,是呈现海军发展壮大的缩影。

关键词:人民海军成立70周年 ;新一代舰艇长;深度报道

2019年4月,人民海军迎来成立70周年庆祝活动。4月17日至23日,《解放军报》军事新闻编辑室在“军营观察”专版连续整版推出“人民海军成立70周年特别策划—走近舰艇长”系列报道。《我,我的舰,我的祖国》《时代在淘汰人,时代也在挑选人》《一位补给舰舰长的“大小辩证法”》《个人记忆 时代相册》《去远航,一个崛起的民族在我身后》等系列人物特稿,搭配一组记者手记,以新一代舰艇长个人的成长脉络反映时代巨变,表现海军官兵的独特精神气质,如舰艏犁开碧波,激起朵朵浪花。

对人民海军而言,一艘战舰,就是一张军种名片;一位舰长,就是中国海军的形象代言人。整组策划选取人民海军传奇故事的“青春封面”—年轻一代的舰艇长们为观察坐标,通过他们的成长与奋斗、光荣与梦想,在个体、职业、时代三者之间,垂下了一面观感鲜亮细腻的电影幕布,既描摹出人民海军这支国际性军种的样子,也奏响了人民海军肩负使命、驶向深蓝、护航中国的时代旋律。

小切口反映大时代

——以新一代舰艇长的成长反映人民海军发展新风貌和时代巨变

每一个物体,都会打上时代的光影;每一个人物,都会密合进时代的经纬。

所有时代巨变的主体都是人,如果想延长历史摄像机的镜头,不可避免地就要将光圈缩小到个体身上。放眼人民海军,被称为“改革开放同龄人”的一代军官已经走上舰艇长等中坚岗位,他们生命的黄金时期覆盖“两个一百年”战略目标。他们具有舰艇长的身份特征,更具有人民海军和伟大祖国的属性特征。他们的成长是国家命运、强军进程的缩影。他们既是这个时代的见证者,也是这个时代的证明者。

这是怎样的“幸运一代”?打开舰艇长们的个人履历,对照中国海军的大事记,很容易得出答案。这是一个意味深长的细节:与改革开放同龄的一代官兵已经走进大国战舰的舰长室,成为驾驭共和国深蓝利剑的新一代指挥员。新一代战舰遇见了新时代,新一代舰长们也遇见了新时代。他们,都是新时代带给中国军队的“礼物”。

如果说“走进舰艇长”这一策划有主角的话,这个主角有且只有一个—那就是时代,这个我们所有人身在其中的新时代。

70年,人民海军热血演绎的这部历史大剧,是想象力再丰富的剧作家绞尽脑汁也无法创作出来的。“没有当成飞机设计师,也没有成为作家,马高峰从此以海为家。”同样,这些舰艇长既带着历史的烙印,也带着个人奋斗的足印,既有个体的偶然,也有时代的必然。他们的成长,都离不开时代的赋能,更少不了时代机遇的垂青。

“没有负重,怎么可能有很多机遇?你看,许多机遇都在等着有能力、有定力的人呢。”正如《时代在淘汰人,时代在挑选人》中舰长张广耀所说,一批批担当者,被托举到时代舞台上。什么样的人被祖国选择了?什么样的人被时代选择了?两条血脉融汇笔端,流淌出一个关乎个体与时代关系的深层质询—被淘汰与被选择。舰长张光耀的经历充分证明,正如舰船不能脱离水而航行,每个人都不能脱离时代而追梦。一个人融入时代,个人梦才能对接家国梦。

世界观,首先“观世界”。系列报道充满了辩证法和哲学思考。比如,“战舰塑造我们,我们塑造战舰”“心在舰上,舰在心上”“我的舰不小,眼前的海更大”等等,借助舰艇长的视角,让读者看到了人民海军的全球视野、宏阔眼界和万千气象。比如,舰长张广耀所说,“足够的水深,才能托起来这么多现代化军舰;足够开阔的水面,才能容得下我们这一代舰长鱼跃般的成长”。再比如,舰长刘永新所说,“当你不够强大时,很小的事就会变成很大的事;当你足够强大时,很大的事就会变成很小很小的事”。这是刘永新的人生辩证法,也是人民海军成长壮大的辩证法。

如果仔细凝视张广耀、马高峰等新一代舰艇长们的成长历程,你会发现,他们成长的“枝繁叶茂”处,恰是时代召唤时。他们的每一次人生选择,都是这棵生命之树与时代雨露的相遇、相守与相约。

多维立体刻画

——以新一代舰艇长观察人民海军官兵的时代气质和独特魅力

你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桥上看你。

每个人物,既是时代的受益者,也是时代的见证者。在信息时代,不管距离自己有多远,人们可以从碎片化的信息中,经数据处理而清晰勾画出一位军人的样子。同样,人们也可以直接从海军这个军种及其官兵的一言一行中,描绘和感悟一个军种的样子。

近年来,新一代舰艇长与人民海军共成长,指挥舰船从近海挺进深蓝,视野变得越来越开阔,胸襟变得越来越宽广。他们身上,既有时间的纵深,也有时代的宽度。他们身上集中体现了海军这支军种的性格特征。

系列报道选取的观察角度既不仰视、也不俯视,而是采取最接近本真的角度—平视。

恰恰是这种平视,为丈量历史提供了另一种认知的尺度。这组报道,让舰艇长回归了普通人,透过他们的个人成长、家国情怀、喜怒哀乐,多个维度去表述,让读者在贴近中缩短与舰艇长的距离,让观察的视窗动起来、活起来、立体起来,令人在观察和阅读中产生强烈共鸣。

“马高峰习惯说话轻声细语,可实际上他常常要面对的是不可预知的风险。”(《对话海军长岛号援潜救生船船长马高峰》)“成为舰长的他,仍像当年那个喜欢冒险的少年一样,不愿待在‘安全舒适区’。”(《对话海军临沂舰舰长张广耀》)“陆敏性格沉稳,唯一的爱好是钓鱼。”(《对话海军某潜艇艇长陆敏》)舰艇长们或自信,或沉稳,或内敛,或奔放。这是舰长张广耀和临沂舰的青春样子—“就像一个男孩的青春期暴涨,个头已经长起来了,但还要长肌肉、长思想、长见识、长文化”;这是舰长胡杰的世界眼光—“只有在世界的坐标系中,你的每一步成长才值得喝彩。”

对舰艇长们的报道,既有与他们工作紧密相关的常态报道,也有与他们家人和命运相关的非常态报道。家与国,这个普通人不会刻意去思考的话题,却是海军官兵需要面对的常态命题,而舰艇长们用家国情怀给出了“最优解”。比如,“从关中平原到世界舞台,从农家子弟到海军船长,他怀揣最朴实的愿望,与大时代撞个满怀。”(《对话海军长岛号援潜救生船船长马高峰》) “走过大千世界,他依旧怀念那个小小的海岛,怀念儿时的家,怀念父母。”(《对话海军长春舰舰长胡杰》)文中用了不少篇幅报道舰艇长们的家庭、成长环境以及与家人的相处。这些看似是不经意的落笔,甚至是闲笔,却折射出新一代海军舰艇长的家国情怀。在外,他们是驾驭战舰“护航中国”的海军舰艇长,是“穿着军装的外交官”;在家,他们是把“接送孩子上学”当成一种幸福的父亲,是为“妻子头上多出一根白发”而伤感的丈夫。有血有肉、真实立体的人物形象,缩短了读者与舰艇长之间的距离,产生强烈共鸣。

系列报道,精心选取了舰艇长们的一次次人生选择,见证了他们人生道路与时代轨迹的相遇、交错与同行。报道既叙述舰艇长们的传奇故事和心灵载荷,也用创造性的设计、构思和表达讲述海军故事,以及他们走过的时光和航程,充满人文精神。

聚焦强国强军

——以新一代舰艇长的青春梦想呈现人民海军官兵的强军梦

如果说这个时代也有气质,那么这个气质中最突出的一个关键词必然是—奋斗。不奋斗,就要被淘汰。

“人的一生只有一次青春。现在,青春是用来奋斗的;将来,青春是用来回忆的。”这是习主席送给当代青年的一句话。

100多年前,先行者李大钊的“中国梦”,是“青春中华”的理想。在《新青年》杂志上,李大钊曾刊文《青春》。他写到:“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类,青春之地球,青春之宇宙”的人生实践。100多年前,塞缪尔·厄尔曼发表了400多字的短文《青春》。“青春不是一段年华,而是一种心境。”“年岁有加,并非垂老;理想丢弃,方堕暮年。”

青春有梦,不负韶华。70年的人民海军正青春,“改革开放同龄人”的舰艇长们正青春。青春的样子,往往是一个人最真实的样子,来不及修饰,也不必修饰。这青春魅力,“秀”在世界关注的目光里;这青春担当,“刻”在驶向深蓝的航迹里;这青春朝气,洋溢在舰艇长们自信的眉宇间。

文中,对舰艇长们人生“最关键那几步”,进行了精细勾勒,用细节再现了他们这一代青年不同的选择和共同的奋斗。青春的底色是奋斗。绝大多数的奋斗并不是轰轰烈烈,而是踏踏实实向着目标一步步迈进。

“还有什么能像我的战舰这样,把我和我的祖国如此紧密相连!”长春舰舰长胡杰用一句反问给出最直接的答案;“我们是为祖国值更的人,哪一天、哪一夜、哪一更,都得坚守,不能分神。”临沂舰舰长张广耀用“守夜人”为自己定位;“潜得越远,战争就离我们越远,和平就离我们越近。”潜艇长陆敏时刻准备为祖国“去远航”。恰恰是一任任大大小小的舰艇长,默默无闻地驾驶着不同类型的军舰,航行在一望无际的大海上,为中华民族最壮丽的复兴景象增添了绚丽的一笔。

系列报道多次介绍了舰艇长丰富多彩的梦。这个梦,最初是个人的成长梦,但有了深蓝的底色,便演化成了强军梦、中国梦。青海湖舰舰长刘永新毕业时可以留校,但深蓝的诱惑太大,他主动要求去南海。在那里,有祖国一片深蓝色的大海。“梦想没有更大,只有更好。”刘永新在人民海军快速提升战斗力的过程中,找到了适合自己成长的位置,把自己的梦想与我军体系作战的理念和发展很好地融合在了一起,诠释了一个海军舰艇长的担当。

从某种角度上来说,新一代舰艇长不仅是观察近年来中国海军乃至中国军队快速发展的一个时代窗口,也是新时代中国军人日渐成长并担当强军重任的一个时代载体。系列策划刊发后,收到广大读者的留言点赞。其中,有一位同为海军舰长的读者,用这样一句话来表达心境:“我将生命与荣耀献给守夜人,今夜如此,夜夜皆然。”

大海潮起潮落,时代澎湃向前。从孕育诞生到蓬勃生长,从守土护疆到驶向深蓝,再精巧的画笔,也无法描绘出人民海军壮阔70年的航程。系列报道以舰艇长为窗口,用顺滑的叙事和贯通的文气、精妙的体系化修辞,关注舰艇长之舰、舰艇长之情,以个人的时代成长反映大时代巨变,以个人的梦想热血反映海军官兵的精神气质,让读者看到了人民海军发展壮大的一个缩影,也通过个人的成长脉络看到了人民军队建设发展的时代纹理。

(作者系解放军报社军事新闻编辑室主任、副主任、编辑)

责任编辑:吕俊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