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矩阵 军事记者

本刊编委会

主 任 李  军  孙继炼

副主任 雷 雨

编 委

陈广照  夏洪青 林乘东 

徐双喜  张晓祺 赵风云 

张 锋 姜兴华

总 编 辑 徐双喜       

副总编辑 张晓祺  赵风云

执行总监  张 锋

主  编 姜兴华

副 主 编 吕俊平

美术编辑 李  玥

发行编辑  倪晓丽

责任校对  王  蕾

本期值班 姜兴华

本刊顾问

胡怀福 冷  梅 陈国权

陆绍阳 赵云泽  隋  岩

王  杨  丁玉宝  杨庆春 

聂建忠 刘凤桥  刘绍勇

编辑 《军事记者》编辑部

出版 解放军报社

印刷 北京盛通印刷股份有限公司

总发行处 北京报刊发行局

国内统一刊号 CN11-4467/G2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  ISSN1002-4468

国外发行代号 M6261

本刊代号 82-204

订购处 全国各邮局

出版日期 每月15日

每期定价 12.00元

本刊地址 北京市阜外大街34号

邮政编码 100832

发行电话 010-66720796

电子邮箱 jfjbjsjz@163.com

全媒体时代军事记者的新闻视野

作者:费士廷

摘 要:全媒体时代,舆论生态、媒体格局、传播方式等正发生着深刻变化,对军事记者的新闻视野要求更高了。军事记者要适应全媒体时代要求,察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开拓视野的宽度,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这一“看家本领”增强视野的深度,深入“最基层”“第一线”磨砺视野的锐度。

关键词:全媒体时代;新闻记者;新闻视野

如果说新闻报道是一门艺术,它的基层应是“技”,上层该是“道”。换句话说,做好记者的基础条件要掌握新闻报道的十八般武艺,更高的境界则要有思考力度、思想深度。无“技”不成形体,无“道”没有高度,“技”“道”融合,方成大家。

当前,随着新兴媒体不断壮大,全媒体扑面而来,全程媒体、全息媒体、全员媒体、全效媒体竞相出现,信息无处不在、无所不及、无人不用,舆论生态、媒体格局、传播方式等正发生着深刻变化。

全媒体时代的这种变化,除了对新闻记者“技”的要求更多了,实际上,对新闻记者“道”的要求也更高了。一名新闻记者的思考力度和思想深度,表现在业务能力上就是新闻视野,即,他能够看多远、看多深、看多透,具体而言就是他眼界有多宽、眼力有多强、眼光有多高。某种程度上,这也决定着一名新闻记者最终能走多远、走多久、走多高。

一、察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开拓视野的宽度

俗语说,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对时代船头的瞭望者—新闻记者来说,“谋万世”“谋全局”是应有之义、应尽之责。

全媒体时代,“地球村”正成为现实,世界各个国家、各个地区、各个民族、各个行业、各个领域的发展都紧密相连、彼此相关。对当下军事记者而言,“万世”从何谋起?“全局”又在哪里?我觉得,这个全局就是习近平主席反复强调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所谓“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对世界而言,有科学技术之变、经济全球化之变、国际政治格局之变、全球治理秩序之变、文明多元激荡之变;对中国而言,则有历史方位之变、主要矛盾之变、发展目标之变、发展理念之变、国际地位之变。总而言之,今天的人类历史又一次进入大变革、大变动、大变局的时代。

对新闻记者特别是军事新闻记者来说,应该认识到,大变局影响国家安全战略,国家安全战略又指导并规范军事战略,而军事战略决定着国防和军队建设的方向和目标,决定着军队的使命和任务,从而影响军队建设的方方面面、角角落落。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新闻记者只有正确观察和分析“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才能像登临泰山绝顶一样,看国家建设的动向、看国防和军队建设的走向,就会有“众山小”的感觉。

党的十九大着眼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对坚持走中国特色强军之路、全面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作出战略部署,绘就了把人民军队加快建成世界一流军队的目标图路线图,这是党中央、中央军委和习主席立足“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对国防和军队建设作出的科学筹划和顶层设计,是新时代国防和军队建设的“全局”,也是每一名军事新闻记者必须深刻理解和把握的“大局”。

具体而言,在习近平强军思想指导下,坚持党领导人民军队的一系列根本原则和制度、准确把握全面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的战略安排、统筹推进军队建设改革重点任务落实、聚焦备战打仗提升履行使命能力、汇聚磅礴力量建成世界一流军队……军事记者只要把这些“大局”把握好、理解好,视野自然也就宽了、大了,就能对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各领域全过程洞若观火、明察秋毫。

二、掌握“看家本领”增强视野的深度

全媒体时代,一个“全”字,不仅包括报纸、杂志、广播、电视、音像、电影、出版、网络、电信、卫星通讯在内的各类传播工具,而且涵盖视、听、形象、触觉等人们接受资讯的全部感官,信息庞杂、类型众多、无处不在。

对新闻记者来说,信息多是好事,但也是挑战,“乱花渐欲迷人眼”,如何从庞杂的信息中发现最有价值的信息,如何从众多现象中抓住问题的本质和核心,事关记者的理论思维和分析判断能力,事关记者新闻视野的深度。

作为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探究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的本质和规律,是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核心,是科学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做好工作的方法论,它能帮助党的各级领导干部透过现象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正确处理各种复杂的矛盾关系,也能有效帮助新闻记者正确地判断形势并保持头脑清醒,坚定理想信念和坚持正确政治方向,不断提高理论思维水平和增强分析判断问题的能力,成为新闻记者观察分析问题的“望远镜”和“显微镜”。

新闻记者是党的新闻舆论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的政策主张的传播者、时代风云的记录者、社会进步的推动者和公平正义的守望者,在今天这个“人人都有麦克风”“人人都是传播者”的全媒体时代,面对铺天盖地、泥沙俱下、真假难辨的碎片化信息,要精准把握热点问题、深入解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全面准确宣传党的创新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就必须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自己的看家本领。

实践证明,新闻记者只有学好、用好马克思主义哲学,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看家本领,把哲学思维转化为解决问题的工作方法,才能不断增强辩证思维能力,不断提高驾驭矛盾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好认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大势和历史发展规律,更加能动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

20世纪70年代末,《人民日报》发表的新闻名篇《分清主流与支流—莫把“开头”当“过头”》,自见报之日起备受推崇,该文对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在全国农村的贯彻起到了很大推动作用,这就是一篇记者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分析问题的典范之作。

这篇报道以事实、以记者所见所闻为支干,以大量典型的农村活生生的材料为素材,边讲述边分析边结论,旗帜鲜明地提出“莫把开头当过头”的观点,指出“活起来”在农村根本不是“过头”,而是刚刚开头,由此落脚到各级干部必须解放思想。

记者之所以能够以敏锐的视角抓住问题的实质所在,除了记者长期深入农村生活之外,根本原因在于记者对党的方针政策有着透彻的理解,并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观点逐层说理,有点有面,有高度、有深度。

军事记者要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看家本领,就要下气力打牢自己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根底。要坚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把理论学习作为一种人生习惯、一种精神追求、一种工作责任、一种生活方式,不断提高理论思维水平。要树立理论联系实际、学用相长的优良学风,关注当下中国和世界的重大现实问题,做到理论与实践、知与行的统一。

三、深入“最基层”“第一线”磨砺视野的锐度

全媒体时代,新闻记者获取信息的渠道多、时效快,“不出户,知天下”成为现实。甚至有人妄言“脚底板下出新闻”已经过时。

“太山之高,背而弗见;秋毫之末,视之可察。”中国新闻前辈范长江历经10个月,艰苦跋涉6000多公里,写出了《中国的西北角》。穆青六访兰考、八下扶沟、四赴宁陵、八下辉县、两上红旗渠,与同事一起采写了《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等新闻名篇。实践证明,优秀的新闻报道,仍然要靠好的作风文风来完成。新闻记者要练就独具匠心的新闻眼光,磨砺新闻视野的锐度,除了深入调查研究,没有任何捷径可走。

“春江水暖鸭先知。”全媒体时代,新闻记者要“既见人之所见,亦见人之所未见”,仍要不停脚步,在路上心里才有时代;仍要往基层去,到基层心里才有群众;仍要在现场,在现场心里才有感动。在路上才能有底气,到基层才能找到好课堂,在现场才能查实情、动真情。比如,20世纪80年代《辽宁日报》刊登的新闻《两家子公社:夜无电话声 早无堵门人》,记者从乡间夜晚的平静发掘出农村干部作风转好、生产大为发展,人均收入大为提高这一系列变化,通过今昔对比,凸显了党的农村政策给两家子公社带来的巨大变化。试想,如果不是记者深入乡村,又住在公社秘书办公室,怎样能写出具体生动、立意深远的新闻作品。再比如,《野山羊来到老西沟》《女社员下地不带针线笸箩了》《鱼儿又游回了乌梁素海》等优秀新闻作品,仅看标题,就知道不到现场是发现不了、也写不出这样的好作品。

国外新闻同行也有一类特殊报道,主要依靠记者的目击写成的新闻报道。像新闻名作《火葬—甘地永存》《天哪,黑鬼子竟在学校里头》等都是依靠记者目击写成的新闻报道,即所谓“观察性报道”。

全媒体时代,越是信息发达、信息繁杂,越要把实践和基层当作最好的课堂,要拜人民为师、向群众学习、向基层官兵学习,在最基层了解国情党情军情、把握实际与实情,在第一线强化宗旨意识、增进情怀与担当。

(作者系解放军新闻传播中心时政部文字采编室主任)

责任编辑:姜兴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