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矩阵 军事记者

本刊编委会

主 任 李  军  孙继炼

副主任 雷 雨

编 委

陈广照  夏洪青 林乘东 

徐双喜  张晓祺 赵风云 

张 锋 姜兴华

总 编 辑 徐双喜       

副总编辑 张晓祺  赵风云

执行总监  张 锋

主  编 姜兴华

副 主 编 吕俊平

美术编辑 李  玥

发行编辑  倪晓丽

责任校对  王  蕾

本期值班 姜兴华

本刊顾问

胡怀福 冷  梅 陈国权

陆绍阳 赵云泽  隋  岩

王  杨  丁玉宝  杨庆春 

聂建忠 刘凤桥  刘绍勇

编辑 《军事记者》编辑部

出版 解放军报社

印刷 北京盛通印刷股份有限公司

总发行处 北京报刊发行局

国内统一刊号 CN11-4467/G2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  ISSN1002-4468

国外发行代号 M6261

本刊代号 82-204

订购处 全国各邮局

出版日期 每月15日

每期定价 12.00元

本刊地址 北京市阜外大街34号

邮政编码 100832

发行电话 010-66720796

电子邮箱 jfjbjsjz@163.com

连队千字新闻写作细节谈(五)

作者:郑蜀炎

摘 要:部队年年训练新兵,如何在周而复始中把新兵连新闻写出新意,是对军事新闻工作者综合素质的考验。本文以两篇新兵连新闻的写作为例,探讨连队千字新闻写作中如何抓住发展变化、抓住人物差异两个细节。

关键词:连队千字新闻;新兵连新闻;写作细节探讨

新兵连新闻写作是反映基层新兵训练新人新事的常用文体。新兵连新闻和部队的许多新闻一样,岁岁年年,周而复始,如何才能写出新意,是对军事新闻工作者综合素质的考验。本文以两篇新兵连新闻的写作为例,探讨连队千字新闻写作中如何抓住发展变化、抓住人物差异两个细节。

【精选例文】

为“有准备”的新战友领航

他们把风险系数和艰苦指数最大的职业作为第一选择,把与色彩斑斓的社会生活有着明显反差的军营作为青春的起跑线,这样的动机和目的值得尊重,同时也需要引导。

当军报记者20年,多次走访新兵连。但是今年接到再访新兵的任务,还是不免有些忐忑。在鲁中山区的一个新兵营,我开始了对今年新兵第一次面对面的采访。

尚未接受过训练的新兵大概还不知道回答提问时是否应该起立,座谈中显得有些紧张拘谨。可即便如此,他们对非常直截了当的问题,回答依然很坦然。

你们到部队是不是有些个人打算?我就这个不太好说套话的问题,把顺着床铺围坐的新兵问了一圈,几乎百分之百的回答都是“当然”。当最后一位新战士又有了同样的表述时,大家都会心地笑了。

按说,刚来到一个新环境的新兵们应当比较内向,没想到他们并不想掩饰自己内心的想法。记者在济南军区联勤部新兵营黑板报上看到一个新兵写的诗,可以说是他们对自己真实的描述—我们已经迈出了理想的第一步,就应该高声歌唱着加速。

武警济南市支队政委闫炳忠则是用这样两句话概括了今年新兵最显著的新特点—一是动机直接,二是有备而来。

先说动机。记者根据采访到的数字做了个概算,新兵中想考军校、选取士官的超过半数,想学技术、入党的人也不少。而没有什么具体打算,只是泛泛说来锻炼提高自己的,大约只占10%。

再看准备。新兵们对自己的目的指向,决不是盲目的。某防空旅19岁的新兵李松松由于不了解大学生入伍的政策,大二时从重庆工商大学退了学回家报名入伍。可他并没觉得有什么遗憾,底气十足地告诉记者:“我的选择是考指挥军官学校,不能说稳操胜券但绝对是有充分准备的。”让记者惊讶的是,新兵们通过当兵的亲友、军队报刊等渠道,对部队的士官政策了解得很是清楚。难怪很多对考军校没把握的新兵,一开始就很务实地把军旅目标确定为选取士官。

记得十几年前采访新兵时,新训干部一说新兵特点就老有一个词挂在嘴边—“找出路”。今天看来,这个词大概是可以换做“奔目的”了。

从采访开始我就一直在思索:今年新兵特点何在?和新兵几天来的接触使我有了这么一个结论—他们最大的特点就是和时代同步。

年轻人总是领风气之先。新战士跨入军营之后,对自己的未来有目标、有激情,这恰恰是我们这个时代色彩折射出的亮点。更何况他们把风险系数和艰苦指数最大的职业作为第一选择,把与色彩斑斓的社会生活有着明显反差的军营作为青春的起跑线,这样的动机和目的是值得尊重的。

带兵干部骨干告诉记者这样一个现象,抱有很明显目的性的新兵至少有这么几条优点—他们基本不搞老乡关系,因为考军校需要求教的不是老乡而是学习更好的人;他们对部队的规定制度适应很快,因为既然有了长期在军营干的打算,就得早点融入这片绿色天地;他们很“阳光”很坦诚,因为他们觉得为国尽义务与实现自己的目标是能够相得益彰的……

对于新战士的坦诚和有备而来,我们再也不能用过去的眼光视作“动机不纯”;但对于他们的不同想法特别是过高的期望,如何进行引导,却是需要认真思索的。新战士有备而来,我们带兵人准备好了吗?

(刊于2006年12月20日《解放军报》第2版头条)

【细节解读】

身逢其时文亦逢其时

如开头所言,同样写新兵连的稿,前后相距20多年。部队的许多新闻大抵如此,岁岁年年,周而复始,这样写下去,能写出新意吗?

“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就表象而言,确实在一次次的重复。不过对照着看一下20年前新的新兵,就会发现完全是两回事了。当年带兵的重点是怎样让懵懂无知的新兵尽快完成“从老百姓到军人”的转变,而现在是如何为“有准备”的新战友领航;当年更多考虑的是衣食住行等物质生活条件,现在的关注点则落在精神需求上……

不经意间,这些差别已经构成了质的变化,体现了时代的发展。新老交替年年有,但来来往往的人却大不相同。部队物质条件、硬件发展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变化一目了然。但很容易出现一个盲点,那就是对精神、思想、文化领域的发展变化眼光不敏锐、认识不足。部队的许多工作无不如此—演习、考核、拉练……许多年年在进行的活动虽然貌似相同,但其内涵实质,早就不可同日而语了。如果依然“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稿子肯定蹈旧陈袭,落后于现实。

新闻的特质是时代感,时代不仅是一个时间概念,更多意义上是在指发展变化,只有抓住这一条,我们才能不仅身逢其时,而且文亦逢其时,常写常新。

【精选例文】

军营来了一群“挥着翅膀的女孩”

有一个词应当属于她们:诗情画意。蕴涵着父母挚爱深情的名字如诗—丹、雪、伊、琪……而那散发着青春风采的相貌则如画……

一到防空兵指挥学院新兵连女兵班,便感受到什么是天真。这些第一次远离家门、刚到军营一周的姑娘们,起先还兴奋地讲述着同学们挥手作别时羡慕的眼神,头一次穿军装的兴奋,但话题一说到老爸老妈,一个个全都眼泪汪汪了。

她们当然是父母心头最宝贝的,她们当然还会拥有家乡的梦境。但这一切,都已成为生命的背景。从踏进军营那天起,一个神圣的称呼将引导她们开始新的人生—战士。

谁也没想到,跨入军营的第一关竟是剪头发。飘逸的长发、俊美的辫子,全都得“一刀切”。山西姑娘宫雪不好意思地告诉我,看着十几年来天天精心梳理护养的一头长发说没就没了,她当时就哭了。带她们的女班长、一级士官董飞当然理解这些。于是,征得连队同意后,在对女兵管理的一些具体事上稍稍实施了点“特殊政策”—零食,可以吃但要到休息的时候集中吃,她们把这个时段戏称为“零食时”;洗面奶可以用,但为了内务整齐不能摆放在外面……

不过,这些偶尔之间的小女儿态总是很快就过去了。连队干部介绍说,其实她们比想象的更懂事,更有严格要求自己的决心。她们中很少有人是带着手机、MP3来的,带的零花钱也都不过几百元。而对她们的种种优点和长处,连队干部总是细心地去发现,并用各种方式及时鼓励。很快,她们就像自己最喜欢唱的那首歌《挥着翅膀的女孩》一样,在迈出军营第一步时,总把理想的翅膀高扬。

队列训练时,聪明而灵活的姑娘们接受快,要领一说就懂,而且在高中时都有参加过军训的基础,因此总被连里表扬;搞内务更是平时就讲究整洁的女孩子们的强项,每次评比和互相参观,都把男兵们比得灰头土脸的;至于唱歌,她们一开口,偌大的新兵连便都静了下去。据说一次偶遇高手,她们在女班长的带领下,用一首英文歌《昨日重现》就把男兵们给镇住了……

17岁的王丹一脸灿烂地说,在家听人说起“巾帼不让须眉”“谁说女子不如男”的花木兰,老觉得有点“古老”,但如今却觉得这些话特别提劲儿。

女兵班的故事很简单,但其中的一点启示似乎值得思考:只要我们用真心、爱心和细心去带兵,新兵们就会成长得更快更好。

(刊于2006年12月23日《解放军报》第3版)

【细节解读】

抓住人物的差异文章就成功了一半

“葡萄酒是时间的玫瑰。”翻看旧稿,突然想起这个浪漫的比喻来。是的,当年采访的这些如鲜花一样绽放的女战士们,今天不知身在何方,是否依然充满了诗情画意。新闻是易碎品,几年前写的文章已难言芬芳,但敝帚自珍,在时光的流失中,当年的旧作酿造出另一番滋味,不敢妄比玫瑰,但也可以作为另一类风格的文章借鉴参考。

女兵无疑是军营色彩斑斓的独特风景,编辑部交代要专门写一篇。说来简单写起来难度不小:一是她们初到军营,一切故事都还没发生;二是女兵这个群体的差异性不大(家庭、学历等);三当然是采访也有所不便。再难也得按期交稿啊,我选择了另外的路径—抓不着问题就写情调,通过写她们与男新兵的差别,展示军营温暖和谐的气氛,以可读性为主。于是,借她们美丽的名字作文章,描述她们的小女儿态,再串以时髦歌曲,文章写的轻巧而浪漫……

前面提到女兵的独特性,其实,每个类型的群体和个人都风貌各异。写人物只要抓住了这个差异,稿子就成功了一半。比如稿中的吃零食、化妆品及对父母的思念等细节,如是写男战士就太矫情了,可放在女兵身上就恰倒好处。

这里有个采访技巧问题,比如我的年龄、职务,她们难免拘谨。所以专门请来带兵的女干部,由她来穿针引线、挑起话头,这样采访就顺利多了。

(作者系解放军报社原记者部副主任、高级记者)

责任编辑:姜兴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