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矩阵 军事记者

本刊编委会

主 任 李  军  孙继炼

副主任 雷 雨

编 委

陈广照  夏洪青 林乘东 

徐双喜  张晓祺 赵风云 

张 锋 姜兴华

总 编 辑 徐双喜       

副总编辑 张晓祺  赵风云

执行总监  张 锋

主  编 姜兴华

副 主 编 吕俊平

美术编辑 李  玥

发行编辑  倪晓丽

责任校对  王  蕾

本期值班 姜兴华

本刊顾问

胡怀福 冷  梅 陈国权

陆绍阳 赵云泽  隋  岩

王  杨  丁玉宝  杨庆春 

聂建忠 刘凤桥  刘绍勇

编辑 《军事记者》编辑部

出版 解放军报社

印刷 北京盛通印刷股份有限公司

总发行处 北京报刊发行局

国内统一刊号 CN11-4467/G2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  ISSN1002-4468

国外发行代号 M6261

本刊代号 82-204

订购处 全国各邮局

出版日期 每月15日

每期定价 12.00元

本刊地址 北京市阜外大街34号

邮政编码 100832

发行电话 010-66720796

电子邮箱 jfjbjsjz@163.com

浅谈军事记者提高文学素养的意义与路径

作者:■ 王雁翔 张智伟

摘 要:军事新闻与文学是两种不同的文体,存在着明显的区别和界限,但二者之间又有很多相通、相近之处。从本质上说,新闻报道是一种叙事文体,报道者的文学素养最终体现为新闻作品的质量与传播效果。全媒体时代,新闻传播面临传统优势弱化、渠道多元化、受众圈层化等挑战,军事记者需提高文学素养,采写出富有魅力、沁人心脾、适合当代受众审美情趣的精品力作。

关键词:全媒体时代;军事新闻;文学素养

军事新闻与文学是两种不同的文体,存在着明显的区别和界限,但二者之间又有很多相通、相近之处。我军新闻史上的许多大家名家,往往都是游刃于新闻与文学之间的跨界高手,很多军事新闻典范之作,之所以流传甚广、超越时空,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具有很强的文学性和感染力。

尤其是全媒体时代,舆论生态、媒体格局、传播方式等的深刻变化,正在消解和重构信息传播秩序与格局,军事新闻传播面临着官方话语传统优势弱化、传播渠道多元化、受众圈层化等诸多挑战与考验。

面对挑战与考验,军事新闻传播亟需诸多创新,但最根本的是内容创新。军事新闻记应提高文学素养,活用文学手法,创新表达方式,以深刻的思想、鲜活的语言、生动的笔触拨动心弦、鼓舞士气,讲好中国军队的故事,把中国军队的声音传播得更广更远。

一、新闻的叙事属性和审美追求要求军事记者具备良好的文学素养

新闻报道是一种叙事活动,新闻文本不可避免地带有文学性。在关于新闻的定义中,陆定一提出了至今最为通用的概念:“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此前,徐宝璜曾提出:“新闻者,乃多数阅者所注意之最近事实也。”陆定一的概念受人赞赏之处,是将“报道”这一新闻生产过程作为界定新闻概念的核心要素。也就是说,新闻是经过人的采写、编辑之后对事实的反映。记者对事件的时间、空间、因果关系等的排列组合,对传播材料的安排过程,其实质就是一次叙事的过程,记者在叙事过程中对语言文字的运用,也使“新闻文本带有难以消抹的文学性”。[1]

叙事方式、结构、策略、语言的差异,必然对新闻的真实性和倾向性产生影响,而记者的文学素养、驾驭语言的能力、写作笔法的灵活运用,都会影响新闻作品的质量和传播效果。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新闻叙事技巧、叙事方式的差异,会影响新闻反映事实的真实、全面和准确程度,记者对话语技巧的掌控能力,如语言的丰富程度、修辞、笔法的运用、谋篇布局等,不仅决定其对事实的反映和再现能力,也决定受众对报道的阅读兴趣。军事记者江永红的作品《孙铁锤传奇》,被视为人物报道的经典之作,仅仅千余字篇幅,就使孙铁锤的形象、性格跃然纸上。在他之前,有不少记者也曾报道孙铁锤,效果却不尽如人意,江永红总结这篇报道经验时说,应该借助文学手法把人物个性生动地展现出来。

新闻是记者对客观事实的再现,但叙事策略的差异,会在不声不响间影响新闻的倾向性。毛泽东同志1949年4月22日为新华社撰写的消息《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全文仅一百七十余字,以极其凝练的文字与笔力,生动形象地描述出人民解放军的磅礴气势和国民党军队的日薄西山、不堪一击,其中“长江风平浪静,我军万船齐放,直取对岸”白描式叙述更是脍炙人口,为读者描绘出一个雄浑、壮阔的战场画面。

从美学角度看,新闻产品也是受众审美的对象,新闻文本理应具有审美价值。工人日报社原社长、总编辑孙德宏先生和东北师范大学王确教授提出,美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标志,而新闻传播活动既是人类的实践活动,也是人类实践过程中的精神活动,是带有普遍意义的审美传播,应当遵循“美的规律”。

新闻报道不光应当在思想和精神上具有审美价值,传递出具有张力、心灵共鸣力的深刻思想,而且要在新闻文本上具有审美意义。这就要求记者借用文学的手法,通过各种方式创作出能够抵达人心的作品。[2]我国新闻史上,那些流传至今、影响甚广的报道,往往都是极具思想和文本审美的作品。1990年7月,《人民日报》刊发通讯《人民呼唤焦裕禄》,感人至深的报道打动了无数人,时任经济日报社总编辑范敬宜先生“心潮难平,中夜转侧”,提笔撰写评论员文章《不信东风唤不回》。

可见,新闻大家多是将新闻和文学进行融合的高手,亦是文学和新闻领域创作颇丰的“双面”大家。新闻与文学的联姻一直是国内外媒体不断探索的方向。范敬宜先生曾提出“新闻与文学是孪生姐妹”“新闻工作者缺少文学素养,写出的新闻没有感染力”。我军著名记者如杨子才、江永红、钱钢等无一不是极具影响力的作家型记者。杨子才曾是解放军报社记者中的标兵,曾担任解放军报社总编辑,在从事军事新闻工作的同时撰写了大量文笔辛辣、思想深刻的杂文。他曾在解放军报社记者会上说过一句话:“军报人要有一支五彩的笔。”其报告文学《草原铁流》获得全军征文一等奖。1980年,江永红写出新闻名篇《“蓝军司令”越演越狡猾,“红军指挥”越练越过硬》后,又与钱钢合作,写出报告文学《蓝军司令》,获第二届(1982年)全国优秀报告文学奖。钱钢于1986年发表报告文学《唐山大地震》,全景式描绘10年前的大灾难,不光当时震动了文坛,时至今日仍是畅销不衰的名著,深受读者喜爱。

自20世纪80年代掀起报告文学热潮之后,国内新闻界也兴起了特稿热潮,以讲故事的方式展开报道。普利策新闻奖于1978年增设特稿写作奖,其中明确规定“一篇杰出的特稿首要关注的应该是高度的文学性和创造性”。

新闻报道是纪实性作品,语言有其自身的特点与要求,不能虚构和夸张,但新闻作品不能没文采。没文采,语言苍白干瘪,缺乏感染力,很难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所以,新闻语言也要增强文采,有文学性和美学价值,至少文学作品中的许多笔法可以借鉴,比如叙述、描写、抒情、议论、悬念、伏笔、比喻、排比等等。新闻纪实性与文学性的矛盾是对立统一的,新闻作品有文采和文学性,可以帮助新闻作品获得更多的读者,从而使新闻事实得以更广泛传播。

二、全媒体时代军事传播的挑战亟需军事记者提高文学素养

全媒体时代,舆论生态、媒体格局、传播方式等都发生了深刻变化,对军事传播的传统内容和形式带来了诸多挑战。面对新挑战,运用文学手段、文学素养挖掘和提升军事新闻报道的内涵与价值,提高军事新闻作品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是军事新闻宣传工作的一道时代课题,也是军事新闻工作者的职责和使命。

全媒体时代,官方话语权更需要优质内容作支撑。随着新闻生产与消费的二元对立被打破、传播内容的生产权“下放”后,互联网为各类主体提供了发声平台,各类新媒体平台如雨后春笋,传播内容的生产权力由官方、专业的新闻机构向非专业机构、个体扩散,传统的受众都能够参与新闻的生产制作。

还有一个明显的特征是,新闻生产权与分发权分离,传播内容的分发权、把关权转移。传统媒体时代,新闻的生产权和分发权均由官方媒体、专业新闻机构掌握,新媒体的出现使分发权从媒体机构转移至拥有海量用户的新媒体平台,如微信、微博等等。互联网平台和算法推荐机制逐渐取代媒体机构和专业编辑的把关人角色,决定受众看什么、哪些内容流行,流量挑战主流价值对算法的驾驭地位。因此,官方话语需要生动活泼、通俗有趣,才能吸引受众、得到传播,呆板、干瘪、枯燥的语言和报道形式,很难在新媒体生态中赢得市场。

传播渠道多元和受众圈层化,要求新闻作品只有引发共鸣,才能产生广泛影响。知乎、豆瓣、虎扑、贴吧等多样化的社交媒体和网络社区集聚不同类型受众的同时,助推了受众间的区隔。受众依赖不同平台获取信息,而平台类型的不同,则意味着受众社会属性、兴趣爱好、文化品位、阅读习惯、接受心理等的差异,不同平台甚至形成了各自独特的沟通符号、话语风格、交流方式、文化特征等等。同时,新媒体也促进了不同互动群体和网络圈层的形成,并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群体极化效应。

美国学者凯斯·桑斯坦说,科技的发展,提供了更多受众想要的信息和过滤技术,加剧了信息的分裂,减小了共享知识和看法的可能。这就意味着个体对内容掌控能力剧增的同时,公共媒体的力量在剧减。[3]因此,传统媒体时代的大众传播逐渐演变为分众传播、圈层传播。军事新闻作品的传播要破除平台区隔和圈层壁垒,就需要找到能够在大众层次、社会层次甚至国际层次传播和吸引受众的引爆点,而作品的形象性、情感性等是产生引爆点的一项重要因素。

全媒体时代,受众面对海量信息,传播转瞬即逝,如何让一篇新闻作品深入人心,被受众成倍转发并能产生持续影响力和传播力?从实现程度和影响时间看,传播效果的达成是由抵达、阅听到接受、行动等环节的深化和累积过程,并且影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减弱。传统媒体时代,受众可得到的信息相对少,新闻作品通常能对受众产生较为深刻且持久的影响。全媒体时代,受众获取的信息剧增,阅读习惯碎片化,新闻作品对受众的影响经常仅停留于抵达、阅听层面,难以实现组织、动员作用,并且传播效果呈现出即时性特点,难以形成长期影响。从说服程度看,依据受众对传播者意图的接受程度,受众对媒体报道的反馈一般分为“主导型”“协商型”和“对抗型”三种类型。传统媒体时代,信源类型单一、舆论环境具有较强的一致性,受众对媒体报道的反馈以“主导型”和“协商型”为主,传播者容易实现其传播意图。而全媒体时代,信源类型众多、舆论环境复杂,受众对媒体报道的反馈逐渐向以“协商型”和“对抗型”为主转变,传播者说服受众的难度加大。因此,军事新闻作品的传播要挣脱“新闻的易碎品属性”“对抗时间的流逝”,就需要增强“文本之美妙、情怀之深沉”,用“新闻的真与美”产生深远影响。[4]

三、军事记者提高文学素养的方法路径

(一)回归新闻本质,使报道通向人物和事实。提升军事新闻的审美价值,其根本在于使报道回归新闻本质,关注报道对象本身,注重发掘报道对象的本性与特质,让读者在心理上可以接受报道内容。如在人物报道中,应当打破多年来有的典型宣传报道形成的套路,避免千篇一律、千人一面的报道模式,以辩证的思维看待和采写人物,以多彩的、富有个性化的语言展现人性、担当、追求、情感。在事件报道中,应当努力追寻事情背后的逻辑与真相,避免先入为主、立场先行的片面化、简单式报道,让报道符合常识、常理、常情。2018年7月,《中国青年报》一篇报道西藏军区山南军分区边防部队的特稿《西南偏南》,在短时间内刷屏,有读者评论“文字如刀,心中震动”。特稿打动人心的原因之一就在于将官兵的“恐惧与无畏、动摇与坚定、世俗与崇高”奇妙地揉合并表现出来。

(二)丰富写作手法,探索语言和文体的创新运用,丰富表现手法和语言运用。穆青曾提倡新闻报道的形式和结构应向自由活泼的散文方向发展,换言之,即可借鉴散文记事、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文学手段自由运用的特征。这几年颇受读者青睐的非虚构写作,以随笔散文笔法报道人物和重大事件的深度报道、报告文学,实际上也是借助文学手法创新新闻报道的一种尝试。由此可见,想象力、形象性、情感性等成为增强新闻报道文学性的重要因素。

(三)拓展创新报道文体。文体的创新通常能够引发报道思维、表现形式的创新,报告文学、深度调查、特稿报道等都是文体创新带来内容创新的典范。如《解放军报》“军营观察”版,定位“以军委重大决策部署为坐标轴,以部队广大官兵关切为坐标点,深入展开调研式报道”“坚持问题导向,追踪热点话题”,版面每期围绕一个话题,通过“新闻样本”“记者调查”“微观点”等多种文体展开报道,突破了传统军事新闻报道文本体例和样式的束缚,调用描写、叙述、议论甚至抒情等多种表现手法,读来令人感觉既深刻又生动。

(四)树立辩证思维,处理好新闻性与文学性的关系。文学性是新闻作品难以抹消的内在属性,但应把握好新闻性与文学性矛盾的对立统一关系,如新闻讲求真实、客观、严谨,文学注重想象力、主观情感,应当坚持以新闻性为主,将文学性作为辅助手段和形式,防止因过分追求一个方面,或苛求两者均达到极致而导致首尾失据、“两边不讨好”。一方面,避免因强调新闻性而忽视文学性。另一方面,也要避免因文学性过强破坏新闻性,导致本末倒置。片面追求文学性可能产生内容虚假、情感主导等问题,最终侵蚀掉新闻作品应有的真实性、客观性,落入形式主义的窠臼。

四、结语

实践证明,好的新闻作品,都是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作品。好的思想、观念、内容,只有用读者喜闻乐见的形式和手段表达,作品才有“时代温度”。军事记者常年奔波在一线,但拿到第一手新闻素材,并不代表就能写出好作品。在“人人都有麦克风”的全媒体时代,受众的自主选择性越来越突出,如果在新闻作品的表达方式上没有创新,没有贴近受众的鲜活表达,那种“板起面孔”的新闻很难进入受众视野。新闻作品的表达方式体现在话语体系上,军事记者只有提高文学素养和人文情怀,做到身到心到动真情,以鲜活时尚的话语和文笔讲“强军故事”,笔下才会写出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精品力作。

【注释】

[1]徐亮.新闻文本的文学性与新闻专业主义的相对性[J].新闻与传播研究,2008(02).

[2]孙德宏,王确.新闻的审美传播[J].新闻与传播研究,2008(02).

[3][美]凯斯·桑斯坦,黄维明译.网络共和国[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4]陆晔.文学新闻:特征、文化价值与技术驱动的未来[J].新闻记者,2018(05).

(作者单位:解放军新闻传播中心、国防大学政治学院)

责任编辑:姜兴华